刘翔平
- 作品数:240 被引量:1,683H指数:20
- 供职机构:应用实验心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 国外层级式学校心理服务体系及其启示被引量:2
- 2011年
- 在学校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较早,发展比较完善的国家里,学校心理服务体系分为学校辅导、学校心理学、学校咨询三个层级,每个层级有各自明确的服务人群、服务内容和专业组织,而我国的学校心理服务体系不够清晰,缺少学校心理咨询员与学校心理学家的划分,心理咨询也常与心理辅导相混淆,因此,需要明确目标,分出层次,通过政府立法完善各个层级的服务定位,同时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素质,建立健全中国学校心理服务体系。
- 钟姝范燕瑞刘翔平刘晓东
- 关键词:学校心理学学校辅导
- 如何养成乐群的心理品质
- 2009年
- 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烦恼吗?——身边的人与你在观点、意见以及行为风格等方面产生分歧,使你产生一些不愉快的心理感受,甚至因此与对方冲突,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
- 刘翔平杨双
- 关键词:心理品质心理机制自我价值感心理感受安全心理
- 社交焦虑个体被放逐后对潜在社交机会的反应偏差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遭遇放逐后,社交焦虑个体对不同类型的潜在社交机会(陌生人/好友/网络社交)的反应偏差。方法:通过简明版惧怕否定评价量表筛选高、低社交焦虑被试共110名,随机分配到放逐组(58人)或控制组(52人),通过网络虚拟掷球任务对其分别进行放逐或控制操纵。使用基本心理需求满足量表、改编版社交兴趣问卷以及志愿时间募集任务对所有被试予以测量。结果:两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在潜在交往对象为陌生人的志愿时间上,社交焦虑和放逐操纵的交互作用显著,即相比于控制组,低社交焦虑个体在遭到放逐后更愿意参与志愿活动,而这一组间差异在高社交焦虑个体中却没有出现。在与朋友交往和网络社交的社交兴趣上,放逐操纵和社交焦虑的主效应显著,但交互作用不显著,即与低社交焦虑个体相同,高社交焦虑个体在被放逐后对与好友旅行和使用网络交友也表现出更高的社交兴趣。结论:社交焦虑个体遭遇放逐后,在面对以陌生人为对象的潜在社交机会时,出现归属需求补偿缺失现象;而在潜在社交对象为朋友或通过网络时,没有出现补偿缺失现象。
- 邓衍鹤向睿洋刘翔平
- 关键词:社交焦虑放逐
- 部件字形加工难度对听写困难儿童字形-空间捆绑编码的影响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研究部件字形加工难度对听写困难儿童字形-空间捆绑编码的影响。方法:采用变化检测范式,从苏州某小学四至六年级的儿童中筛选年龄和智商匹配的听写困难儿童、对照组儿童各25名,实验材料以部件字形的相似程度作为部件加工难度的指标,对比听写困难组儿童和对照组儿童在字形-空间记忆任务上的成绩差异。结果:两组被试在成绩上组别主效应不显著,但在反应时数据上,组别和材料的交互作用显著,听写困难儿童在部件字形高相似条件下的反应时明显高于字形低相似条件,而对照组被试在两个实验条件下的反应时没有明显差异。结论:在字形-空间的捆绑编码时,听写困难儿童存在明显的字形难度效应,在字形加工难度较低时,听写困难儿童的捆绑加工水平较为正常,但是,一旦提高字形加工难度,听写困难儿童就表现出字形-空间捆绑缺陷。
- 宁宁杨双袁卓刘翔平
- 关键词:听写困难
- 放逐对潜在接纳线索选择性注意的作用:社交焦虑的调节效应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社交焦虑在放逐对潜在接纳线索(积极面孔)选择性注意作用中的调节效应。方法:将被试随机分配到放逐或控制组,使用网络掷球任务进行放逐/控制操纵后,使用改进版点探测任务测量其对积极面孔在定向和脱离过程中的注意偏向。结果:在对积极面孔的注意脱离上,社交焦虑对放逐操纵的调节效应显著,简单效应分析表明,低社交焦虑被试遭遇放逐后从积极面孔脱离更慢,而高社交焦虑被试却脱离更快。结论:社交焦虑水平能够显著调节放逐后个体对积极面孔的注意脱离加工过程,对理解社交焦虑的起源与维持有重要启示。
- 邓衍鹤向睿洋刘翔平
- 关键词:放逐社交焦虑
- 汉语阅读障碍儿童注意转换的空间缺损特点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研究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空间注意转换特征。方法:从小学三、四、五年级共446名学生中筛选出阅读障碍组29名,同时匹配年龄、智力水平、阅读水平相对的对照组儿童29名。采用经典的注意转换任务,比较两组儿童在不同线索和视野组合下的反应时差异。结果:在有效线索条件和无效线索条件下,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左视野的反应时均显著长于右视野的反应时;而在无线索条件下,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左右视野的反应时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空间注意转换存在左右视野不对称的特点。
- 戴莉钟姝刘翔平
- 我国中小学心理教师的角色模糊及其深层次原因剖析被引量:25
- 2004年
- 本文对我国中小学心理教师的角色模糊现象及其体制的原因进行了理论探讨。心理教师的角色模糊主要表现为心理教师与管理者、与德育教师及与普通教师的混淆。造成这一混淆的根本原因在于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和管理框架内运作,缺少与特殊教育的联系,现存殊教育范围的狭窄及其与主流教育的脱节等。解决混淆的根本途径在于深化目前的德育与管理体制的改革,在特殊教育框架内,以特殊儿童的服务为核心,重新整合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使心理辅导与心理测评发挥其应有作用。
- 刘翔平顾群
- 关键词:心理教师角色模糊德育心理辅导
- 幸福四分之一在自己手中
- 2007年
- 幸福是什么?有人说:“幸福就是我的儿女将来有所作为。”有人说:“幸福就是工资再高一点。加班的时间少一点,能和妻子、儿女一起散散步、逛逛公园。”事业、财富、爱情、快乐、健康……这都是人们追求的幸福。
- 刘翔平
- 关键词:社会进步
- 透视网吧事件的背后
- 2002年
- 刘翔平
- 关键词:网吧火灾青少年中等教育学校管理
- 孩子厌学,应对有良策
- 2014年
- 对中国父母来说,孩子的学习是头等大事,关系到孩子的前程和命运。但是,有研究显示——24%的学生回答对学习不感兴趣;40%的学生认为学习内容枯燥乏味;
- 刘翔平李荔崔永华
- 关键词:孩子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