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
- 作品数:11 被引量:62H指数:4
- 供职机构:成都市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成都市卫生局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轮状病毒肠炎并发心肌损害3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1996年
- 轮状病毒肠炎是儿科常见的流行性疾病,常见的症状为呕吐、腹泻、上呼吸道感染等,有关心脏方面的并发症报道不多,我院消化科1994年10月~1995年12月收治的轮状病毒肠炎中,有36例出现心脏受累的表现,报道如下。
- 牛文琪王瑞全刘红王梅左笠民程默
- 关键词:轮状病毒肠炎心肌损害上呼吸道感染心肌酶心动过速心律失常
-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免疫功能检测及意义
- 1995年
- 轮状病毒肠炎是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常见病。为了进一步探讨轮状病毒肠炎发病期间小儿机体免疫状态。本文对76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进行了外周血T细胞功能检测,对其中38例进行了体液免疫功能检测,并动态观察其变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谢晓丽钟佑泉王瑞全牛文琪刘红史红左立昊向梅
- 关键词: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免疫功能检测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功能ELISA婴幼儿秋冬季腹泻
- 新生儿感染与红细胞免疫状态初探
- 1995年
- 关于新生儿红细胞免疫功能检测和新生儿感染方面的报告极少,本文对新生儿感染与红细胞免疫功能作如下初探。 研究对象 1.新生儿感染组:本院新生儿病区1993年8月~12月住院患儿,月龄为2天~27天的60例患有感染性疾病的新生儿。其中败血症38例。
- 江砚颖张冠南徐敏刘红文荣康屈青任洁周文智
- 关键词:红细胞免疫功能新生儿感染红细胞C3B受体免疫粘附功能吞噬细胞
- 丹参酮Ⅱa对免疫性血管炎细胞因子和血小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被引量:27
- 2009年
- 本研究探讨丹参酮Ⅱa对家兔免疫性血管炎的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建立免疫性血管炎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丹参酮Ⅱa治疗组和阿司匹林治疗组。采用ELISA法检测治疗后血清IL-1β、IL-6和TNF-α水平。应用HE染色、弹力纤维染色和扫描电镜观察血管病变。结果表明:急性期模型组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5),细胞因子IL-6水平在各组之间尚未见无显著性差异。相关分析显示:血小板数目与IL-1β水平有一定程度的相关,血小板聚集功能则与IL-1β、TNF-α水平有关。丹参酮Ⅱa治疗可以明显降低上述各项指标的水平,并且其作用效果与阿司匹林基本相当。两者均可以显著减轻炎症对血管的病理损害。炎性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参与了血管炎发病机理,并与血小板数目和功能相关。结论:丹参酮Ⅱa可能通过抑制炎性细胞因子以及抑制血小板作用从而达到抗炎治疗、减轻病理损害的作用。
- 李晓静周敏李晓辉徐酉华刘红杨默
- 关键词:血管炎细胞因子血小板
-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76例免疫功能检测报告
- 1998年
-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76例免疫功能检测报告成都市儿童医院(610016)谢晓丽钟佑泉刘红史宏对象与方法一、对象(一)观察组:病例为1994年9月至1995年2月收住我院儿科的腹泻病儿,共76例。病程3天以内,年龄3个月至3岁。临床表现为突然腹泻,水样或蛋...
- 谢晓丽钟佑泉刘红史宏
- 关键词:儿童肠炎轮状病毒免疫功能
- 丹参酮Ⅱ_A对免疫性血管炎、血小板及凝血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4
- 2009年
- 目的分析丹参酮ⅡA对免疫性血管炎、血小板及凝血活性的影响,探讨其抗血小板、抗凝及降低免疫性血管炎炎症反应的机理。方法建立免疫性血管炎模型,检测外周血小板数量、血小板聚集功能,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活性标志Annexin V,ELISA法检测凝血酶原片断F1+2,HE染色、弹力纤维染色及电镜观察血管病理改变。并设立正常、模型和阿司匹林对照组。结果免疫性血管炎急性期血小板数量异常增高,血小板聚集功能、Annexin V检测的血小板活性以及凝血酶原片断F1+2活性也有明显增高。丹参酮ⅡA治疗后,血小板数量明显降低,为931.33±254.19×109/Lvs544.00±83.88×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nnexin V检测的血小板活性以及凝血酶原片断F1+2活性也明显降低,分别为22.55±6.00%vs12.27±6.25%、215.93±66.04pmol/Lvs148.69±14.40p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阿司匹林作用相比,除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稍弱外,其他作用两种药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酮ⅡA可能通过降低血小板活性及凝血活性从而降低免疫性血管炎的炎症反应,减轻血管的病理损害,达到治疗的目的。
- 周敏李晓静李晓辉徐酉华刘红杨默
- 关键词:血管炎血小板血液凝固
- 小儿肠炎血浆内皮素变化及临床意义探讨
- 1998年
- 内皮素(ET)是近年来从血管内皮细胞中分离纯化出的生物活性多肽,具有强烈的缩血管作用,迄今有关小儿肠炎血浆内皮素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国内报道甚少。我们对58例肠炎患儿进行了血浆内皮素动态观察,并探讨其机理及临床意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观察组病例为1995年3月至1996年3月收入我院儿科住院的肠炎患儿。
- 谢晓丽钟佑泉刘红吴萍史宏
- 关键词:血浆内皮素小儿肠炎胃肠损伤肠系膜微血管血浆ET
- 全文增补中
- 成都地区2~12岁儿童打鼾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3
- 2008年
- 目的了解成都市2~12岁儿童打鼾的流行病学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2004年9~10月间在成都市5个城区中抽取2个区的2个小学和2个幼儿园1600名2~12岁儿童,由专人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际回收有效问卷1526份。睡眠障碍患病率为33.4%,其中打鼾为5.6%。打鼾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肥胖也不是儿童打鼾的危险因素,但遗传因素则与儿童打鼾明显相关,有打鼾阳性家族史的儿童,其发生打鼾的相对危险性为无阳性家族史儿童的2.45倍。结论成都地区儿童打鼾患病率为5.6%,与国内其他地区基本相同,应当引起重视。
- 周敏王梅李晓静代玉刘红
- 关键词:儿童打鼾流行病学研究
- 腹泻患儿口服庆大霉素干糖浆血药浓度监测被引量:3
- 1999年
- 庆大霉素(gentarmicin)口服可用于肠炎及菌痢患者.但由于其水溶液具较强碱性。
- 贺林黎永源李晓辉刘红吴苏澄姜云平
- 关键词:腹泻血药浓度
- 成都地区2-12岁儿童睡眠状况流行病学调查
- 王梅何杰李晓静周敏代玉左立旻刘红涂国芳
-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睡眠是人体生命的重要生理过程,睡眠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孩子的身体、智力发育和心理健康。国外资料显示,睡眠呼吸疾病在儿童中的发病率为7-10%。常见的表现有睡眠时打鼾,出现憋气,张口呼吸,出现呼吸暂停等等...
- 关键词:
- 关键词:儿童睡眠流行病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