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海林

作品数:10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青海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棉铃
  • 4篇棉铃虫
  • 3篇引种
  • 3篇引种驯化
  • 3篇青藏
  • 3篇青藏高原
  • 2篇玉米
  • 2篇生物学
  • 2篇生物学特性
  • 1篇带田
  • 1篇地理分布
  • 1篇毒力
  • 1篇毒力测定
  • 1篇驯化研究
  • 1篇药剂
  • 1篇药剂防治
  • 1篇药剂防治试验
  • 1篇夜蛾
  • 1篇油菜
  • 1篇油菜害虫

机构

  • 10篇青海省农林科...
  • 1篇青海省循化县...
  • 1篇循化县农业技...
  • 1篇海南州农林科...

作者

  • 10篇刘海林
  • 5篇高淑敏
  • 4篇张登峰
  • 2篇韩德强
  • 2篇王爱玲
  • 2篇罗春燕
  • 2篇李孝繁
  • 2篇张永秀
  • 2篇王宁
  • 1篇王海
  • 1篇陈海民
  • 1篇陈斌
  • 1篇王志荣
  • 1篇王志荣
  • 1篇赵越
  • 1篇孙奎
  • 1篇张宏亮

传媒

  • 3篇青海农林科技
  • 2篇植物保护
  • 1篇第五届海峡两...
  • 1篇2012年青...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几种杀虫剂对棉铃虫幼虫的毒力测定
2000年
毒力测定结果表明 ,参试药剂 2 5%棉神一号乳剂、2 0 %氰久可湿性粉剂、2 0 %绿保素乳剂对棉铃虫 3龄幼虫的杀虫效果 ,均优于 30 %桃小灵乳剂 。
张登峰刘海林
关键词:杀虫剂棉铃虫毒力测定幼虫
带田玉米上棉铃虫危害特性的研究被引量:3
1999年
棉铃虫在青海省东部农业区,以第2代幼虫危害玉米,7月下旬中期至8月上旬中期为卵盛期,平均百株卵量达263粒。玉米雌穗和叶片正面是成虫产卵的主要部位,占全株着卵量8201%。自然条件下卵历期平均为341d,幼虫历期平均为212d。一般情况下一个雌穗上只有1条幼虫,一生危害玉米籽粒2~34粒,少有转株、转穗危害现象,平均损失粒重19147g,损失率为145%左右。
张登峰刘海林王爱玲王爱玲王志荣韩德强
关键词:棉铃虫玉米
白金针菇反季节产业化生产模式研究与开发
高淑敏王宁刘海林陈海民蔡为明李孝繁张永秀
该项目从省外引进9个白金针菇菌株,经3年试验研究,筛选出适宜该省高原地区冬春季栽培生产的低温型白金针菇菌株-白金1号、夏秋季生产的中低温型白金针菇-白金F05,以油菜、小麦、豆类等农作物秸秆为原料,对白金针菇栽培技术进行...
关键词:
关键词:白金针菇反季节生产
植物源农药瑞香狼毒的综合开发
王宁周乐张宏亮孙奎赵越陈斌张永秀王海高淑敏刘海林
该项目针对化学农药毒性大、残留重、环境相容性差、新品种开发日趋困难等突出问题,以该省分布广泛的瑞香狼毒为源材,开发植物源新农药。项目以该省农业生产中的几种病虫害为试验防治对象,采取室内生物活性测定和田间小区试验相结合的方...
关键词:
关键词:植物源农药瑞香狼毒除草剂
青藏高原柴达木野生大肥蘑菇引种驯化技术研究
本文对青海省柴达木地区野生大肥蘑菇的发生及分布进行了调查,并对其引种及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柴达木野生大肥蘑菇具有菌丝体和子实体不露出地表,生活史均在地下完成的特性.菌丝体在PDA、CDA、PT等培养基上生...
高淑敏刘海林罗春燕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人工栽培
文献传递
青藏高原柴达木野生大肥蘑菇引种驯化研究初报
本文对青海省柴达木地区野生大肥蘑菇的发生及分布进行了调查,并对其引种及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柴达木野生大肥蘑菇具有菌丝体和子实体不露出地表,生活史均在地下完成的特性。菌丝体在PDA、CDA、PT等培养基上生...
高淑敏刘海林李孝繁
关键词:青藏高原引种驯化
文献传递
青藏高原柴达木野生大肥蘑菇引种驯化技术研究
本文对青海省柴达木地区野生大肥蘑菇的发生及分布进行了调查,并对其引种及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柴达木野生大肥蘑菇具有菌丝体和子实体不露出地表,生活史均在地下完成的特性.菌丝体在PDA、CDA、PT等培养基上生...
高淑敏刘海林罗春燕
关键词:地理分布生物学特性
文献传递
棉铃虫取食玉米籽粒定量测定被引量:1
2001年
在室内实验条件下 ,对棉铃虫幼虫取食量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 :幼虫一生取食玉米籽粒数量平均为 11 32 5粒 ,最少为 8 375粒 ,最多为 14 75粒。实验数据为棉铃虫为害玉米的损失估计提供了参考。
张登峰刘海林
关键词:棉铃虫玉米籽粒取食量
甘蓝夜蛾发生特点及药剂防治试验被引量:6
2001年
2 0 0 0年甘蓝夜蛾在我省部分地区油菜田普遍发生 ,为害严重 ,平均为害株率 80 %以上 ,产量损失率14%~ 2 9%。大发生原因与我省多年暖冬和夏季高温干旱有密切关系。试验结果表明 ,参试药剂除 40 %氧化乐果较差外 ,其余药剂在试验浓度下对甘蓝夜蛾均有较好防效 ,以 15 %保丰乳油为首选药剂 ,校正防效显著 ,保产效果明显。
刘海林季克震唐小兰
关键词:甘蓝夜蛾药剂防治油菜害虫
青海省棉铃虫的发生危害调查被引量:2
2001年
棉铃虫在青海省东部农业区每年发生 3代 ,主要寄主作物有春小麦、蚕豆、玉米、番茄等。第 1代危害春小麦和蚕豆 ,第 2代主要危害玉米、番茄 ,使间套玉米造成严重损失 ,第 3代集中危害大麻 ,对农作物无大影响。幼虫期经历的龄期分为 5龄、6龄 ,两者混合发生。滞育蛹在玉米田埂、玉米田和辣椒田等处所越冬 ,是越冬代虫源之一。天敌、气候因素对棉铃虫的抑制率达 36 2 9%。
张登峰刘海林王爱玲韩德强
关键词:棉铃虫生活史生活习性寄主植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