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明
- 作品数:10 被引量:69H指数:3
- 供职机构:青海省气象局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 青海省49站降水概率及日气象要素资料查询系统
- 2006年
- 本系统可用图形方式或文本方式查看青海省49个气象站日、候、旬、月不同时段不同量级的降水概率,亦可查询各气象站逐日各气象要素,使预报员能直观的了解各气象站的气候背景及不同区段降水概率,为预报员制作概率预报及对外开展气象服务提供参考依据。
- 刘海明
- 关键词:降水概率气象要素查询
- 青海省2006年公众气象服务效用定量评估被引量:8
- 2009年
- 青海省气象局于2006年在全省首次开展了"公众气象服务效益定量评估"工作。根据对全省695份随机抽样的有效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社会公众对气象服务总体评价较满意,天气预报基本准确;公众关注的气象信息类型前四项依次为灾害性天气预报警报、天气实况信息、未来0~12h天气预报、未来3d的逐日天气预报;公众获取气象服务的主要渠道依次为电视、手机短信、广播;绝大多数公众收听(看)天气预报的次数为1天1次;较为关注晚上播出的天气预报;提高预报准确率仍是公众需求的首选;青海省2006年的气象服务水平在全省公众中产生的效用,用货币来衡量至少为1.8亿元人民币。
- 李有宏贺敬安张海珍巨克英张丽萍刘海明
- 关键词:公众气象服务
- 青海省天气预报业务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 2005年
- 青海省气象局自1999年开始推行预报业务体制改革以来,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已逐步建立了以数值天气预报产品为基础,以人机交互处理系统为平台,综合应用多种技术方法的天气预报业务流程,短期预报和气候预测业务现代化建设成效显著,短期气候趋势预测、一般性降水预报及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逐年稳步提高,有力地促进了青海省天气预报服务水平和能力的提升。
- 刘海明
- 关键词:天气预报业务预报业务流程预报准确率气候预测气候趋势降水预报
- 茫崖地区一次冻害事故 对预报服务工作的启示
- 2006年
- 刘海明
- 关键词:气象服务工作冻害事故灾害事故沙尘暴
- Q矢量及水汽通量散度在青海省1999年8月4日大降水中的释用被引量:2
- 2000年
- 本文利用1999年8月4日到8月6日实时高空资料,通过计算300hPa,500hPa,700hPa各层次的Q矢量和水汽通量散度,对本省8月5日凌晨开始出现的一次大降水过程中Q矢量湿锋生函数和Q矢量散度场及水汽通量散度场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出Q矢量湿锋生函数、Q矢量散度场及水汽通量散度场对高原锋生、降水系统的发展及未来降水落区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可作为将来预报本省大降水的一些参考依据。
- 刘海明巨克英张青梅达成荣
- 关键词:Q矢量水汽通量散度大降水
- 侧向涡旋对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形成突发性降雪(雨)天气的激发作用
- 2004年
- 本文从整体上对发生在青藏高原东部地区的5次突发性降雪(雨)天气的成因进行了探讨。分析表明:斜压气流对动量和热量南北向的强烈输送,可以使大气状态由惯性稳定和对流稳定转变为对称不稳定;在高原中低层辐合较弱,上升运动受到抑制的情况下,通过西风U强烈的垂直切变造成的侧向涡旋发展,可为对称不稳定区域内的倾斜对流提供扰动,并最终导致突发性降雪(雨)天气形成。文中还具体分析了Y方向的侧向涡旋(η=u/z-w/x)和由它导致的倾斜对流的主要变化特征。
- 马林刘海明保广裕
- 关键词:青藏高原气候变化
- 侧向涡旋对青藏高原东部地区重要城镇形成突发性降雪(雨)天气的激发作用
- 本文从整体上对青藏高原东部地区重要城镇上空发生的5次突发性降雪(雨)天气的成因进行了探讨。分析表明:斜压气流对动量和热量南北向的强烈输送,可以使大气状态由惯性稳定和对流稳定转变为对称不稳定;在高原中低层辐合较弱,上升运动...
- 马林刘海明保广裕
- 关键词:青藏高原
- 文献传递
- 青海省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发布的现状及建议被引量:3
- 2006年
- 本文对《青海省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发布办法》实施以来发布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的情况、发布预警信号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及时有效地监测、预报、预警重大突发灾害性天气提出了建议。
- 刘海明王清达成荣
- 关键词:灾害性天气预警
- 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增暖与高原东部500hPa高度的相关特征及其对该区旱涝的影响被引量:1
- 2004年
- 利用4Oa(1961~2000年)的海温资料和同期NCEP资料以及高原51个测站的降水资料,探讨了赤道东太平洋平均海温增暖与青藏高原东部地区500hPa月平均高度的相关关系,以及在这种相关影响下气温、比湿和气流动能等的变化状态。结果表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增暖(SSTA≥0.5℃)与青藏高原东部地区500hPa月平均高度场之间存在明显的滞后性相关关系,这种滞后性相关不但影响到高原高度场,还影响到气温、比湿和气流动能等,使高原500hPa气象场发生变化。同时这种变化又与高原东部地区表征旱涝状况的Z指数的时空分布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即当受影响的高度、气温、比湿增大及气流动能减小时,高原东部地区发生涝(多雨)的几率较大;当受影响的高度、气温、比湿减小及气流动能增大时,高原东部地区发生旱(少雨)的几率较大。
- 马林刘海明时兴合赵燕宁白彦芳马丽萍
- 关键词:赤道东太平洋降水资料旱涝灾害
- 青海东部一次强暴雪天气的Q矢量诊断分析被引量:55
- 2003年
- 20 0 2年 1 0月 2 1~ 2 2日青海高原东部地区发生近 1 0年以来秋季最强的一次暴雪天气过程。利用Q矢量方法以及GMS 5红外云图、水汽云图和常规观测等资料 ,对强暴雪天气进行了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 :Q矢量湿锋生函数、Q矢量散度场和水汽通量散度场与青海高原暴雪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对青海高原的降雪预报有指示作用。
- 李加洛达成荣刘海明贾红莉韦淑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