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海旭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广东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电子电信

主题

  • 2篇输出回路
  • 2篇频率特性
  • 1篇输出腔
  • 1篇双间隙输出腔
  • 1篇速调管
  • 1篇特性阻抗
  • 1篇外观品质因数
  • 1篇矩形波导
  • 1篇高次模
  • 1篇TM
  • 1篇波导

机构

  • 2篇广东工业大学

作者

  • 2篇刘海旭
  • 1篇张华福
  • 1篇赵培伟
  • 1篇林福民

传媒

  • 1篇电子器件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TM_(310)高次模圆柱形谐振腔耦合矩形波导输出回路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设计了适用于多注速调管,工作在TM310高次模圆柱形谐振腔耦合矩形波导输出回路,其工作中心频率为7585.3MHz,计算了腔体内各漂移管间隙阻抗的频率特性,并分析了输出回路的输出带宽。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频率条件下,采用圆柱形TM310工作模式的谐振腔体积将是采用圆柱形TM010工作模式谐振腔体积的7倍;TM310高次模圆柱形谐振腔耦合矩形波导后,各漂移管特性阻抗与耦合前相比有稍微变化,但耦合后各间隙特性阻抗非常接近;反射系数相位法及等效电路法计算输出腔外观品质因数分别为为154和160,输出中心频率7585.263MHz,比耦合前腔体谐振频率降低26.525MHz,输出带宽约为3%,因此,该类型输出回路比较适合用作高射频段的窄带多注速调管。
刘海旭林福民张华福赵培伟
关键词:矩形波导输出回路外观品质因数频率特性
速调管非对称双间隙输出腔及输出回路研究
本硕士论文扼要介绍了速调管输出回路研究的重要意义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一方面提出了工作在模式TM010圆柱形非对称耦合双间隙谐振腔输出结构,并采用Isfe13D软件模拟计算的设计方法,较为精确地给出在1.25GHz、...
刘海旭
关键词:特性阻抗输出回路速调管频率特性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