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 作品数:22 被引量:47 H指数:4 供职机构: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 江苏省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社会学 经济管理 历史地理 更多>>
脓毒性休克患者股动脉和桡动脉平均动脉压差异的观察 目的 观察脓毒性休克患者桡动脉和股动脉平均动脉压的差异,探讨此类患者的最佳血压监测部位.方法 以2012年3月至2013年11月收入我院重症医学科(ICU)的52例脓毒性休克患者为观察对象,入选病例行PiCCO监测和桡动... 陈鸣 顾勤 刘洋 刘宁去甲肾上腺素对脓毒性休克心排出量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去甲肾上腺素对脓毒性休克患者心排出量的影响以及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研究的方法,对2012年9月至2012年11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36例脓毒性休克患者,给予或增加去甲肾上腺素静脉泵入维持平均动脉压(MAP)≥65 mm Hg。采用脉搏轮廓连续心排出量监测(PiCCO)法监测患者心率(HR)、MAP、中心静脉压(CVP)、心排指数(CI)、每搏排出量指数(SV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VI)和心功能指数(CFI)等血流动力学指标。观察应用去甲肾上腺素治疗(给予或增加去甲肾上腺素)前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脓毒性休克患者应用去甲肾上腺素治疗后血流动力学监测结果显示:CI和SVI显著增加[(4.08±1.18)比(3.50±1.10)L·min-1·m-2,(35.98±9.93)比(30.45±8.64)mL/m2,均P<0.05],CVP和GEDVI亦显著增加[(8.61±2.91)比(8.17±2.73)mm Hg,(762.22±143.83)比(700.44±137.90)mL/m2,均P<0.05),CFI显著增加[(5.62±2.24)比(5.25±2.29)L/min,P<0.05],MAP和SVRI明显升高[(77.72±8.22)比(60.17±4.26)mm Hg,(1469.33±471.35)比(1289.44±397.30)dyn·s·cm-5·m-2,均P<0.05],HR无明显改变[(114.50±17.98)比(113.94±17.21)次/min,P>0.05]。动脉血乳酸较治疗前显著降低[(3.23±3.92)比(4.46±4.67)mmol/L,P<0.05]。去甲肾上腺素治疗前后GEDVI变化(ΔGEDVI)、CFI变化(ΔCFI)与CI变化百分比(ΔCI%)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74和0.92,均P<0.05),而治疗前GEDVI、CFI则与ΔCI%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结论脓毒性休克早期应用去甲肾上腺素可以增加患者心排出量,与去甲肾上腺素增加心脏前负荷以及心肌收缩力有关。 刘洋 顾勤 刘宁 徐颖 陈鸣关键词:脓毒性休克 去甲肾上腺素 心排出量 收缩力 老年与中青年病人应用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的比较 2022年 目的比较老年与中青年病人应用利奈唑胺治疗致PLT减少的发生情况,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90例接受静脉注射利奈唑胺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45例、中青年组(18~59岁)45例,比较2组基线水平,以是否发生PLT减少为因变量,将基线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药物相关PLT减少的危险因素。结果老年组高血压患病率、糖尿病患病率、初始PLT计数高于中青年组,胆红素、肌酐清除率低于中青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年龄是PLT减少的重要预测因素(P<0.05)。结论老年病人使用利奈唑胺时应密切监测PLT计数。 刘洋 何玮 梁培 许莹 曲晨 顾勤 董丹江关键词:利奈唑胺 血小板减少 老年人 一种构建KLF12高表达小鼠的方法及在构建非叶酸依赖的神经管缺陷小鼠模型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构建KLF12高表达小鼠的方法及在构建非叶酸依赖的神经管缺陷(neural tube defects,NTDs)小鼠模型的应用,其包括根据Klf12基因序列,利用Cre‑loxP基因重组技术,构建Rosa... 孙海翔 颜桂军 刘洋ICU新病房对细菌菌谱变迁及耐药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病房环境对ICU病房病原菌种类分布及耐药性的影响。方法:统计南京鼓楼医院2012-03-2013-03期间收住ICU老病房的所有送检标本以及2013-03-2014-03期间收住ICU新病房的所有送检标本,剔除同一患者同一标本中的重复菌株,对入选标本进行比较。结果:2012-03-2013-03期间ICU老病房送检标本共计8 700份,剔除同一患者同一标本中的重复菌株5 655份,共有3 045份纳入研究对象,其中标本总体阳性率38.98%,阴性率61.02%,G+菌检出率为29.40%,G-菌检出率为59.22%,真菌检出率为11.37%;2013-03-2014-03期间ICU新病房送检标本共计7 919份,剔除同一患者同一标本中的重复菌株4 572份,共有3 347份纳入研究对象,其中总体标本阳性率29.01%,阴性率70.99%,其中G+菌检出率为31.82%,G-菌检出率为55.10%,真菌检出率为13.08%,新老病房中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均最高,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伯雷菌分别排列第2、第3位;表皮葡萄球菌在新病房中检出率增加,而金黄色葡萄球菌相比老病区检出率下降。结论:ICU新病房送检标本总体阳性率明显低于老病房,其中以G-菌检出率下降为主,但G+菌、真菌检出率较老病房有增加趋势,病原菌菌谱出现较大变迁可能与病房搬迁后环境改变、设备更新等有关。 祁慧 刘洋 许莹 顾勤关键词:病原菌 耐药性 ICU病房 肾脏高溶质清除重症感染患者万古霉素合适初始剂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肾脏高溶质清除(ARC)对重症感染患者万古霉素治疗达标的影响,分析基于12 h肌酐清除率(12 h-CLCR)的万古霉素初始剂量。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7年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采用万古霉素抗感染经验性治疗或目标性治疗的重症感染患者。纳入患者均采用万古霉素间断滴注方式治疗,6~12 h给药1次,4个或5个治疗剂量后,于下一次给药前取血检测万古霉素初始血清谷浓度(Cmin),目标浓度为15~20 mg/L。检测患者尿肌酐(UCr),计算CLCR。根据万古霉素治疗前12 h-CLCR将入选患者分为ARC组和非ARC组,12 h-CLCR〉130 mL·min-1·1.73 m-2定义为ARC。监测患者基础肾功能,记录患者万古霉素初始剂量和血药浓度达标时剂量。12 h-CLCR与血药浓度达标时万古霉素剂量和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并根据不同12 h-CLCR进行剂量分层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12 h-CLCR对血药浓度达标时万古霉素剂量的预测价值。结果共收集135例重症感染患者数据,排除万古霉素治疗时间〈72 h、慢性肾脏病5期、入ICU前即开始万古霉素治疗、数据资料不完整者,最终102例患者纳入分析,平均12 h-CLCR为(114.31±73.38) mL·min-1·1.73 m-2;ARC组(44例,占43.14%)12 h-CLCR明显高于非ARC组(58例,占56.86%)(mL·min-1·1.73 m-2:179.37±59.04比65.95±35.71,P〈0.01)。50.98%(52/102)的患者万古霉素Cmin达标,ARC组患者达标率明显低于非ARC组〔29.55%(13/44)比67.24%(39/58),P〈0.01〕,而且万古霉素Cmin明显低于非ARC组(mg/L:10.98±6.09比14.67±6.20,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12 h-CLCR与万古霉素Cmin呈显著负相关(n=102,r=-0.436,P〈0.001),与血药浓度达标时万古霉素剂量则呈显著正相关(n=52,r� 刘宁 张北源 刘洋 唐健 董丹江 顾勤关键词:肌酐清除率 血药浓度监测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抑制肝细胞焦亡缓解急性肝衰竭的研究 1.研究目的:急性肝功能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临床重症.现肝移植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研究发现细胞移植,尤其是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 刘洋一种普外科临床超声诊断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普外科临床超声诊断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普外科临床超声诊断装置包括超声诊断机和移动底座。其中,超声诊断机包括超声诊断机本体、操作台、显示屏以及超声波探头,超声诊断机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块,安装... 尹胤 刘巧玉 徐晓亮 刘洋 孙其凯 王锦程 张袁光炎 毛帅 岳琪 张文杰文献传递 早期足量蛋白质摄入对重症患者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疾病早期及晚期蛋白质摄入量对重症患者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研究的方法,将2016年9月至2018年3月收住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ICU的重症患者326例纳入研究,根据28d结局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以入ICU前3d蛋白质摄入量≥0.8g/(kg·d)定义为早期蛋白质达标(EPT),入ICU4~7d蛋白质摄入量≥0.8g/(Rg.d)定义为晚期蛋白质达标(LPT)。结果死亡组患者入ICU后D1、D3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以及D1~3累计蛋白质摄入量均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但D2、D4、D5、D6、D7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以及D4~7、D1~7累计蛋白质摄入量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LPT达标组的死亡率最低,ERT+LPT均达标组的死亡率和ERT+LPT均不达标组的死亡率次之,EPT达标组的死亡率最高(P<0.05)。生存曲线分析显示仅EPT达标组生存时间明显低于仅LPT达标组(P<0.05)。年龄、性别、D1~7热量累计摄入量以及D1~7蛋白质累计摄入量均为死亡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重症患者早期低蛋白摄入有利于改善结局,联合后期足量蛋白质摄入可能进一步改善结局。 徐颖 梁培 虞文魁 朱章华 刘宁 董丹江 唐健 尤勇 王妍 陈鸣 刘洋 顾勤关键词:重症患者 蛋白质摄入 体外膜肺氧合在危重症孕产妇抢救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危重症孕产妇急救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0年11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重症医学科因严重心肺功能障碍应用ECMO救治的8例围生期孕产妇的治疗过程。结果8例孕产妇年龄(32.5±6.3)岁,体质量(73.5±8.1)kg,孕周(31.0±4.4)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为(13.0±6.6)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为(8.3±3.8)分。5例合并重症肺炎的孕产妇行静脉-静脉ECMO(VV-ECMO)治疗;3例心力衰竭(心衰)孕产妇实施静脉-动脉ECMO(VA-ECMO)。8例孕产妇ECMO治疗初始流速设定为2.0~3.0 L/min,最高流速为(3.1±0.6)L/min,ECMO运行时间为(174±36)h,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为(16.0±5.4)d。5例重症肺炎、1例围生期心肌病孕产妇成功撤离ECMO痊愈出院,2例肺动脉高压孕产妇预后不良。7例孕产妇的婴儿存活,其中2例为撤离ECMO后娩出,1例则在ECMO保障下行急诊剖宫术;另外1例孕产妇因未足孕周,胎儿未能娩出。8例孕产妇ECMO运行期间虽无严重出血并发症,但1例合并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并血栓形成(HITT),更换抗凝治疗后好转;1例孕产妇穿刺血管内有血栓形成,序贯抗凝治疗3个月。结论ECMO在危重症孕产妇的抢救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针对可逆性的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孕产妇,需及早评估ECMO的应用指征,提高母婴存活率。 钱雅君 郝迎迎 刘洋 唐健 董丹江 刘宁 顾勤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 孕产妇 重症肺炎 围生期心肌病 肺动脉高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