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江涛
- 作品数:7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窦性心律与无人区电轴被引量:4
- 2008年
- 周从义于亚杰刘江涛罗玉兰
- 关键词:无人区电轴窦性心律宽QRS心动过速宽QRS波电轴右偏心房颤动
- 62例早期复极综合征分析
- 2005年
- 目的了解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发病率与年龄、性别和心率的关系及QT间期的改变。方法对1894例健康体检中诊断早期复极综合征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早期复极综合征总发病率为3.27%,男性为5.61%,女性为0.67%(x^2=36.41,P<0.005),发病年龄在50岁以下的占发病人数的90.32%,心率偏慢,QT间期比正常对照组长。结论早期复极综合征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其发病机制多认为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关,基本节律较慢,由于复极延长率高于除极缩短率,致QT间期延长。
- 刘江涛黄蓉
- 关键词:早期复极综合征发病率Q-T间期QTC
- 肺心病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心电图分析
- 2008年
- 目的比较分析肺心病(PHD,A组)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B组)心电图改变及心律失常的差异。方法对住院患者中两者的心电图相关改变及心律失常进行比较,分析两组间差异的因素。结果肺型P波、肢体导联低电压、顺钟向转位、电轴右偏、aVR导联R/q>1、V1导联R/s>1、V5导联R/s≤1、心律失常等两组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传导阻滞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反映肺气肿、右房、右室增大或肥大的相关参数及心律失常随着病情的发展而加重,前者对PHD有一定诊断价值。
- 刘江涛蒲蓉黄蓉
- 关键词:肺心病阻塞性肺气肿心律失常
- 517例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心电图分析被引量:8
- 2005年
- 目的探讨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IRBBB)的检出率与年龄、性别的关系及附加导联在诊断IRBBB上的意义。方法对2928例健康体检组及9 701例患者组中IRBBB进行相关心电图分析,并加作V_1、V_2附加导联筛选诊断IRBBB。结果体检组检出率2.7%,男4.0%,女1.3%;患者组检出率4.5%,男6.6%,女3.1%,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5),各年龄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IRBBB多见于男性,与年龄无关,加作V_1、V_2附加导联能明显提高检出率。
- 黄蓉刘江涛余芳
- 关键词: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检出率
- 双束支传导阻滞119例心电图分析
- 2006年
- 目的探讨双束支传导阻滞的表现形式及合并其他心律的失常的发生率。方法分析119例双束支传导阻滞的不同组合类型、合并其他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其类型以及与年龄结构、病因的关系。结果以右束支阻滞(RBBB)合并左前分支阻滞(LAFB)为主,占68.1%,RBBB合并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一度AVB)为16.8%,LAFB合并一度AVB为10.1%,RBBB合并二度AVB为2.8%。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多见,占63.0%。60岁以上占82.4%。结论双束支传导阻滞以RBBB合并LAFB及RBBB合并一度AVB为主。多见于60岁以上老年人,病因以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为主。
- 黄蓉余芳刘江涛
- 关键词:双束支传导阻滞心电图心律失常高血压
- 心房扑动伴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并4相左束支阻滞
- 1999年
- 患者男,65岁。以反复咳嗽、心悸、双下肢水肿入院。超声心动图(UCG)示:左房、右房、右室稍大,少量心包移液。CT示:双侧胸腔积液,心包少量积液,左心室扩大,双肺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诊断:肺心病合并冠心病。心电图(ECG)示P波消失,代之以F波,F-F间距匀齐,频率316次/min。其间可见细小的f波。QRS波形态有2种:①正常QRS波(R1~3.7)。
- 刘江涛文穗南付才英
- 关键词: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左束支阻滞心房扑动交接性逸搏心律隐匿传导室性逸搏
- 室性期前收缩形态特征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分析室性期前收缩(PVS)形态特征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49例有完整临床及心电图资料的PVS,根据波型形态特征进行功能性及器质性PVS判定。结果149例PVS中器质性PVS 47例,占31.5%,功能性PVS 102例,占68.5%。心血管疾病中器质性PVS占72.3%(34/47);其他疾病中器质性PVS 27.7%(13/47)。结论根据心电图形态特征判断PVS的性质有一定实用价值,但有其局限性,必须结合临床综合分析。
- 刘江涛黄蓉余芳舒佳
- 关键词:心电图室性期前收缩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