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怡 作品数:28 被引量:80 H指数:5 供职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准分子激光原位与上皮下角膜磨镶术对人眼高阶像差的影响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与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对人眼高阶像差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306医院眼科分别行LASIK(46例,92眼,LASIK组)和LASEK(46例,92眼,LASEK组)的中低度近视眼患者进行为期1年随访观察。主要分析指标有总高阶像差值、慧差值、球差值。结果术后1、3个月时LASEK组总高阶相差值、彗差值、球差值明显高于LASI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时LASEK组高阶相差值、彗差值、球差值略低于LASIK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SEK对高阶像差的影响高于LASIK,随着时间的推移二者趋向一致。 李飞 刘怡 赵宏伟关键词:视觉 波前像差 高阶像差 用达尔文医学的观点看待近视眼的发生和治疗 2013年 从近视眼的进化史来看,伴随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眼睛对近距离信息摄取的需求膨胀是近视眼形成的终因。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近视眼获得的每一种益处,都伴随着相应的代价。而达尔文医学关于生物进化的不完美性决定了近视眼的进化适应和代价将长期共存。因此,从治疗模式来看,应该摒弃达尔文医学固有的消极性而考虑生物的整体性和生态性。近视眼的中医和基因治疗正是避免了达尔文医学治疗模式的理论消极性,而且融入了其有关生物进化、遗传与环境统一的部分理念,可能成为近视眼治疗的候选策略。 赵宏伟 刘怡关键词:近视眼 进化论 达尔文医学 虹膜定位联合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手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比较虹膜定位联合波前像差引导的(IR+SUPER)LASIK手术与传统的LASIK手术治疗近视眼的效果。方法:对382例(762眼,a组)接受IR+SUPERLASIK手术治疗的近视眼患者和424例(844眼,b组)接受普通LASIK手术的患者分别按术前等效球镜度数分为轻度近视组(Ia,Ib组)、中度近视组(Ⅱa,Ⅱb组)、重度近视组(Ⅲa,Ⅲb组)。术后随访期间进行视力,高阶像差的检测分析。结果:a,b两组术后3mo视力达到或超过1.0以上者分别为92.64%,93.42%,二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Ia和Ib比较,Ⅱa和Ⅱb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IIIa和Ⅲ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a,b组术后3mo总高阶像差值较术前增加幅度分别为32%,68%。二者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3mo高阶像差值Ia,Ⅱa,IIIa组分别和Ib,Ⅱb,Ⅲb组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低度近视眼患者采用IR+SUPERLASIK手术和普通LASIK术后视力无明显区别,高度近视患者前者要优于后者,而在代表术后视觉质量的波前像差值方面前者效果远胜于后者。 常李荣 赵宏伟 刘怡关键词:虹膜定位 波前像差 高阶像差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二次手术方式探讨 2010年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二次手术方式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对31例(62眼)Lasik术后欠矫或屈光回退行二次手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其中A组15例(30眼)行Lasik手术,B组16例(32眼)行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术),随访观察1年。其主要观察指标有:视力、屈光度、角膜曲率、总高阶像差值。结果二次手术采用Lasek与Lasik术后1周视力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t=5.2140,P<0.01),B组视力明显低于A组;术后1个月、1年两组视力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t=0.5854、t=-0.5954,P>0.05);术后1年两组间裸眼视力、平均等效球镜屈光度、平均角膜曲率、总高阶像差值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t=0.6014、t=-0.0691、t=-1.1485、t=-0.9776,P>0.05)。A组发生角膜上皮内生1例,B组发生2+级角膜上皮下雾状浑浊(Haze)1例。结论 Lasik术后二次手术采用Lasek和Lasik术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但从术后愈合时间、早期反应及最终结果来看,Lasik术后二次手术采用Lasik术式应该是比较恰当的选择,对于角膜基质床比较薄的患者采用Lasek手术作为候补方式也能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Lasek手术方式是否可以补矫更高的屈光度仍有待观察。 刘怡 赵宏伟 李飞关键词: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 高阶像差 二次手术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高度近视眼的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高度近视眼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92只眼)接受LASIK治疗的高度近视眼患者术前、术后1年和6年的裸眼视力、屈光度、回退发生率及夜间视觉症状等情况。结果术后1年和6年平均裸眼视力显著提高(4.65±0.23)vs.(3.21±0.28),(4.59±0.20)vs.(3.21±0.28),P<0.01;(4.65±0.23)vs.(4.59±0.20),P>0.05;术后1年和6年平均屈光度显著降低(-2.43±0.26)D vs.(-9.42±3.36)D,(-2.51±0.31 D)vs.(-9.42±3.36 D),P<0.01;(-2.43±0.26)D vs.(-2.51±0.31D),P>0.05;术后6年回退发生率14.13%较术后1年有升高趋势10.87%,但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且均与预矫屈光度呈显著相关r1=0.97;r6=0.99;术后夜间不适症状与预矫屈光度相关(r1=0.47;r 6=0.59);≥-8.0 D的患者术后主诉夜间不适比率明显高于≤-8.0 D的患者(P<0.01)。结论LASIK治疗高度近视远期疗效稳定;但随屈光度增加术后稳定性及夜间视觉质量有下降趋势,建议超高度近视眼患者慎重选择。 赵宏伟 刘怡 白凤华 高萍关键词: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近视 远期疗效 玻璃体注射抗VEGF药物与持续性眼压升高相关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系统评价玻璃体注射抗VEGF药物后持续性眼压升高情况。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纳入玻璃体注射抗VEGF药物发生持续性眼压升高的临床研究。由两名评价者独立选择试验研究、提取资料和方法学质量评估。研究数据的统计学分析采用RevMan 5.0软件分析。结果最终纳入9篇临床研究,其中5篇文献指出了抗VEGF药物的眼内注射与术后眼内压持续性升高相关,4篇文献认为无此相关性,这4篇文献中其中3篇有对照组统计分析,MINORS平均得分为22.7(22~24),其他6篇MINORS平均得分为11.5(11~13)。对有对照组统计分析的3篇研究进行资料合并后进行了Meta分析显示:抗VEGF药物注射与长期眼压升高无明显相关性(P=0.55)。结论抗VEGF药物的眼内注射与术后眼内压持续性升高无必然联系。 赵宏伟 胡莲娜 罗灵 刘怡 聂闯 马化文关键词:眼内压 META分析 玻璃体注射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离焦诱导豚鼠近视眼的生物学参数及视网膜超微结构特征 2015年 目的观察离焦诱导豚鼠近视眼生物学参数及视网膜超微结构特征。方法将35只3周龄的三色豚鼠用-10D硬性角膜接触镜(RGP)对右眼进行离焦诱导,左眼不戴镜。3周后比较双眼屈光度,眼轴变化;电子透射显微镜观察视网膜超微结构特征。结果右眼诱导前后屈光度差值为3.18±0.14D,左眼为1.37±0.13D,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眼诱导前后眼轴差值为0.62±0.04mm,左眼为0.19±0.02mm,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镜观察显示3周后诱导眼视网膜可见膜盘的轻度水肿,部分脱落;线粒体肿胀变形;内外核层细胞及色素上皮细胞的少量空泡样改变,细胞膜不规则收缩,核染色质不规则聚集等凋亡特征;视网膜节细胞未见明显异常改变。结论 -10D的RGP可以成功诱导豚鼠近视眼发生,在近视眼的形成过程中伴随着视网膜细胞的异常凋亡。 赵宏伟 梁静南 罗灵 聂闯 白凤华 刘怡关键词:近视眼 生物学参数 视网膜超微结构 虹膜识别系统在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2009年 目的:评价虹膜识别系统在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手术中的价值。方法:对366例(726眼)和472例(930眼)分别接受虹膜识别联合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手术(IR+super)和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手术(superLASIK)的近视眼患者进行为期1a的临床疗效观察。分析指标有:视力、主诉、总高阶像差值。结果:两组在3mo和1a的视力、主诉和总高阶像差值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虹膜识别系统在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手术中不能显著提高患者的视力和视觉质量。 刘怡 赵宏伟 孙轶军关键词:高阶像差 虹膜识别 波前像差 成人近视性屈光参差LASIK术后双眼单视功能的建立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成人近视性屈光参差在双眼单视功能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6例双眼屈光参差>2.00D的患者施行LASIK手术,并对其手术前后的视力、双眼单视各级功能进行分析,采用同视机观察患者双眼单视的Ⅲ级功能,颜少明随机点立体图观察近立体视。结果:成人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经LASIK术后,屈光参差差别程度明显减少,裸眼最佳矫正视力保持不变或不同程度提高;术后均获得双眼单视的Ⅱ级以上功能,Ⅲ级远立体视觉功能较术前有显著改善。术后近立体视尤其对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0.6的近视眼有更好的改善作用。结论:LASIK手术能改善成人双眼单视功能的产生,有效矫正屈光参差,其治疗效果肯定。 刘怡 赵宏伟 闫洪欣 李飞 高萍 刘彬彬关键词: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屈光参差 双眼单视 腹腔镜下纳米碳混悬液检测前哨淋巴结在早期宫颈癌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宫颈注入纳米碳混悬液检测前哨淋巴结(SLN)在早期宫颈癌转移预测及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医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早期宫颈癌的初治患者80例,术前所有患者在腹腔镜引导下注入纳米碳混悬液,观察、识别黑色染区SLN并加以剔除,同时对盆腔淋巴结(PLN)进行MRI扫查,记录SLN、PLN转移区域及分布枚数,然后行全子宫切除术+PLN清扫术治疗,比较SLN、PLN转移情况。结果 80例患者中,SLN转移检出率为97.5%,PLN为95.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0例患者SLN转移共226枚,其中闭孔区占65.5%、髂外占23.0%、髂内占8.0%、髂总占2.6%、其他占0.9%;其PLN转移共408枚,其中闭孔区占68.6%、髂外占18.9%、髂内占8.8%、髂总占2.7%、其他占1.0%,SLN、PLN的转移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宫颈癌患者的SLN、PLN病理转移情况在检出率及分布情况上具有高度一致性。腹腔镜下注入纳米碳混悬液检测SLN安全、可靠、可行,值得在早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和诊断中加以应用。 刘怡 向延芳关键词:腹腔镜 前哨淋巴结 早期宫颈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