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志萍

作品数:16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生物学
  • 5篇农业科学
  • 3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隐翅虫
  • 3篇隐翅虫科
  • 3篇鞘翅目
  • 2篇叶油
  • 2篇樟油
  • 2篇植物精油
  • 2篇梭毒隐翅虫
  • 2篇青蒿
  • 2篇青蒿油
  • 2篇主要病虫
  • 2篇主要病虫害
  • 2篇课程
  • 2篇昆虫
  • 2篇教学
  • 2篇感器
  • 2篇艾叶油
  • 2篇板栗
  • 2篇病虫
  • 2篇病虫害
  • 2篇虫害

机构

  • 16篇西南大学
  • 3篇重庆市动物疫...
  • 1篇西华师范大学

作者

  • 16篇刘志萍
  • 5篇武煊
  • 3篇王进军
  • 3篇余维
  • 2篇刘森林
  • 2篇张强
  • 2篇陈力
  • 2篇严庄进
  • 1篇刘召
  • 1篇董国菊
  • 1篇李燕飞
  • 1篇张志升
  • 1篇郑发科
  • 1篇刘怀
  • 1篇黎晓敏
  • 1篇苏亮
  • 1篇吴俊平
  • 1篇王振吉
  • 1篇丁平
  • 1篇张强

传媒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中草药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动物分类学报
  • 1篇蛛形学报
  • 1篇Entomo...
  • 1篇电子显微学报
  • 1篇农业教育研究...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植物保护...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均匀设计法优化黄芩水煎液的絮凝工艺研究
2008年
武煊刘志萍黎晓敏丁平苏亮
关键词:均匀设计法絮凝法正交试验设计水提醇沉法
毒隐翅虫素生物合成的分子基础被引量:1
2009年
毒隐翅虫素(pederin)是毒隐翅虫属昆虫在体内生物合成的一种动物毒素,用以抵御天敌。Pederin接触到人或动物的皮肤时可引起线性皮炎,pederin可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阻碍蛋白质与DNA的生物合成,在癌症治疗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认为pederin可能是通过两条途径合成,现就此两条合成途径进行详细的介绍,但其中的部分基因簇及基因迄今仍不为所知。
刘志萍王进军
关键词:生物合成基因簇
学高为师 德高为范
2006年
建设一支具有良好师风师德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保证。为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广大教师在树立良好的师风师德方面应当与时俱进,自觉接受教育,严格要求自我,争做德、识、才兼备的优秀教师。
刘志萍
关键词:教师队伍高等教育接受教育优秀教师师德
中国毒隐翅虫亚族系统分类及酮基合酶基因的研究
毒隐翅虫亚族Paederina隶属于鞘翅目Coleoptera,隐翅虫科Staphylinidae,毒隐翅虫亚科Paederinae,分布于除南极洲外的世界各地,是农业害虫的重要天敌。毒隐翅虫素(Pederin)是由聚酮...
刘志萍
中国颊脊隐翅虫属附点颊脊隐翅虫亚属三新种(鞘翅目,隐翅虫科,隐翅虫亚科)(英文)
2008年
记述中国颊脊隐翅虫属Quedius附点颊脊隐翅虫亚属Distichalius 3新种,王氏附点颊脊隐翅虫Quedius(Distichalius)wangi sp.nov.,仙附点颊脊隐翅虫Quedius(D.)xiansp.nov.,和卧龙附点颊脊隐翅虫Quedius(D.)wolong sp.nov.。俯附点颊脊隐翅虫Q.(D.)lin Smetana和日本附点颊脊隐翅虫Q.(D.)pretiosus Sharp分别在中国大陆和重庆市是首次记录。3新种都隶属克什米尔附点颊脊隐翅虫群thekashmirensis group,该群为中国新纪录群。2新纪录种,俯附点颊脊隐翅虫和日本附点颊脊隐翅虫,分别是连附点颊脊隐翅虫群theannectens group和查特附点颊脊隐翅虫群thechaterjeei group的成员。
郑发科王振吉刘志萍
关键词:隐翅虫科颊脊隐翅虫属
重庆市石柱县六塘乡板栗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本文通过对石柱县六塘乡板栗病虫害的调查,结果发现板栗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虫害发生较重,病害发生较少.害虫主要有栗瘿蜂、金龟子类、天牛类、栗大蚜、桃蛀螟等.病害主要有板栗白粉病、果实炭疽病、栗干腐病等.本文对板栗主要病虫发生...
刘志萍刘森林严庄进董国菊
关键词:板栗病虫害害虫防治
植物精油在防治梭毒隐翅虫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植物精油(薄荷油、香茅油、桉叶油、青蒿油、艾叶油、肉桂油、丁香油、冬青油、芳樟油或柠檬油),对梭毒隐翅虫防治效果好,在用量特别低的浓度下就有很好的驱避、熏蒸或触杀效果;且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少,对环境基本无化学...
刘志萍张强武煊余维
三种隐翅虫下颚须和下唇须感器超微结构的比较研究(鞘翅目:隐翅虫总科)被引量:7
2008年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3种隐翅虫成虫的下颚须和下唇须外部形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3种隐翅虫成虫的下颚须、下唇须末节感器变化较大。梭毒隐翅虫Paederus fuscipes Curtis下颚须末节有毛形感器、刚毛形感器、柱形感器、感器簇和板形感器,其中柱形感器、感器簇和板形感器在其它昆虫下颚须中未见报道,下唇须末节有锥形感器。闪蓝束毛隐翅虫Dianous coeruleotinctus Puthz和瘦突眼隐翅虫Stenus tenuipes Sharp下颚须、下唇须末节较光滑,仅闪蓝束毛隐翅虫下颚须末节有孔状结构。此外,文中还探讨了这些感器的功能及在分类学上的意义。
刘志萍李燕飞王进军
关键词:鞘翅目隐翅虫科感器扫描电镜
5种稻田突眼隐翅虫触角感器的超微结构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本文利用扫描电镜对小黑突眼隐翅虫Stenus melanarius、瘦突眼隐翅虫S.tenuipes、黑胫足突眼隐翅虫S.macies、虎突眼隐翅虫S.cicindeloides和阑氏突眼隐翅虫S.lewisius等5种稻田突眼隐翅虫雌、雄成虫的触角感器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5种突眼隐翅虫的触角感器类型基本相同,均有5种感器,其中毛形感器和锥形感器又分为3个亚型:即B9hm氏鬃毛、毛形感器(毛形感器1、毛形感器2、毛形感器3)、刺形感器、锥形感器(锥形感器1、锥形感器2、锥形感器3)和栓锥形感器,同种感器形态相似;各种感器在触角上的分布相对稳定,具有一定规律;感器的分布、数量在种间及雌、雄两性间无显著差异。因此,触角感器可能不宜作为突眼隐翅虫种类鉴定的依据之一。
余维武煊刘召张强郭圣泉刘志萍
关键词:突眼隐翅虫触角感器稻田
重庆市石柱县六塘乡板栗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通过对石柱县六塘乡板栗病虫害的调查,结果发现板栗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虫害发生较重,病害发生较少。害虫主要有栗瘿蜂、金龟子类、天牛类、栗大蚜、桃蛀螟等。病害主要有板栗白粉病、果实炭疽病、栗干腐病等。本文对板栗主要病虫发生情况...
刘志萍刘森林严庄进董国菊
关键词:板栗病虫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