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党
- 作品数:13 被引量:26H指数:4
- 供职机构: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美国外贸政策的演变轨迹及启示
- 2009年
- 二战以来,美国外贸政策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自由贸易阶段、调整阶段和多元化阶段。外贸政策的持续转变,实质上反映了美国经济实力与国家竞争力相对下降的客观事实。作为新兴经济体,中国要防止"被"全球化,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来化解外贸纠纷。
- 刘建党杨秋荣
- 关键词:国际贸易规则贸易立法
- 治理质量、交互效应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中国省域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基于治理关系的视角,理论分析了良好治理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采用中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政府能力、市场能力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互相强化效应,市场能力、法治水平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互相强化效应,治理能力、法治水平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互相强化效应,良好治理的高质量发展效应的交互效应存在时期差异性、地区差异性。
- 刘建党戴欣
- 关键词:交互效应
- 中国三大经济区域科技实力分析与评估被引量:4
- 2008年
- 中国东部地区的科技财力投入和高新技术产出水平省际差距都比较大,几乎所有中、西部省份的科技财力投入和高新技术产出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科技财力投入水平与高新技术产出水平密切相关;科技人力投入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三大经济区域的科技人力投入呈现明显的梯度变化态势。
- 刘建党
- 关键词:经济区域
- 中国内地与香港贸易流量的关键影响因素——基于16个省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2004年以来,中国内地与香港的贸易流量主要受GDP和人均GDP的影响,《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对双边贸易的影响并不显著,内地与香港的产业内贸易特征明显。未来,内地应该加快发展区域经济,努力增加居民收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统一市场,深化产业内专业化分工,优化区域治理结构,从而提升内地与香港的经贸关系。
- 刘建党杨贞
- 关键词:贸易流量引力模型面板数据
- 产业结构变化及其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分析被引量:6
- 2008年
- 从需求、供给和贸易角度入手,本文梳理了产业结构变化、演进的内在机制;并探讨了产业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的联系机制,提出了劳动力配置理论、扩张需求的投资理论、技术进步理论和外部效应理论;最后,通过分析产业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内在影响机制,得到了结构效应的三个理论假说。
- 刘建党
- 关键词:经济增长劳动力配置技术进步理论假说
- 就业结构变化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29个省份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被引量:5
- 2008年
- 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就业结构变化曾出现过异常,其对经济增长的消极作用起主导地位,并且,当期的消极作用大于其他时期的积极作用,导致综合结构效应为负数,中国的经济增长经验不支持"structural bonus"假说;随着就业结构变化的增大,其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不断增强,综合结构效应的绝对值逐渐减小;中国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惯性,并且,随着经济增长率的上升,经济增长的惯性增强。
- 刘建党
- 关键词:就业结构变化经济增长
- 粤港澳区域治理结构的演进和优化被引量:2
- 2012年
- 目前,粤港澳区域治理面临三大约束:政府职能衔接存在障碍;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不合理;政府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的有效机制尚未形成。未来粤港澳区域治理需要解放思想,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建立政府部门的灵活对接机制,加大对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的培育力度,提高监管水平,不断优化粤港澳区域治理结构,提升粤港澳区域合作水平。
- 刘建党张惠
- 关键词:粤港澳
- 论粤港服务业市场准入制度衔接被引量:1
- 2013年
- 粤港市场准入制度衔接目前存在三大问题:第一,机构准入门槛高、限制条件多,专业人士资格互认慢、考试难度大、注册执业难;第二,行政审批程序复杂、周期长,政府服务效率低;第三,服务业的开放缺乏相关实施细则,CEPA受到现有法规政策的限制。从国家战略的角度出发,广东要以香港为参照,探索国际通行准则;争取一步到位,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加快注册登记制度的先行先试;联合香港特区政府,争取中央支持。
- 刘建党
- 关键词:CEPA粤港合作市场准入服务业
- 就业结构变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研究——基于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
- 2009年
- 在中国的欠发达地区,就业结构变化曾出现过异常,其对经济增长的消极作用起主导地位,并且,当地的消极作用大于其它地区的积极作用,导致综合结构效应为负数,中国的经济增长经验不支持"structural bonus"假说;随着就业结构变化的增大,其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不断增强,综合结构效应的绝对值逐渐减小;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结构效应呈现:东部>西部>中部,并且,中国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惯性,随着经济增长率的上升,经济增长的惯性增强。
- 刘建党
- 关键词:就业结构变化经济增长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
- 就业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三大经济区域省级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
- 2008年
- 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就业结构变化曾出现过异常,其对经济增长的消极作用起主导地位,并且,当期的消极作用大于其它时期的积极作用,导致综合结构效应为负数,中国的经济增长经验不支持"structural bonus"假说;随着就业结构变化的增大,其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不断增强,综合结构效应的绝对值逐渐减小;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结构效应呈现:东部>西部>中部,并且,东部地区的结构效应趋于稳定,中西部地区的结构效应逐渐增强;中国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惯性,随着经济增长率的上升,经济增长的惯性增强。
- 刘建党
- 关键词:就业结构变化经济增长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