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陆 作品数:103 被引量:255 H指数:8 供职机构: 上海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文化科学 天文地球 一般工业技术 更多>>
基于Boltzmann矩方程的扩展速度滑移边界条件 被引量:1 2017年 针对半空间流,从R13矩方程出发,基于壁面附近Knudsen层外Knudsen层的修正效应近似为零的条件,理论推导得到等温情形下扩展的速度滑移边界条件.该速度滑移边界条件的滑移系数是不固定的,不仅与气流的努森数有关,还与壁面适应系数有关.以微Poiseuille流为例,分析扩展的速度滑移边界条件的适用性.研究表明,在近过渡流区,扩展的速度滑移边界情形下的质量流率与基于Boltzmann-硬球分子模型方程的结果更为接近,优于现有文献中的速度滑移边界条件.当努森数为1时,扩展的速度滑移边界条件情形下的气流速度与直接模拟Monte Carlo(DSMC)模拟结果之间的差别仍然较大. 杨琴 张海军 沈剑英 刘宇陆关键词:速度滑移 滑移系数 适应新常态 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 被引量:6 2015年 ●坚持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端应用技术人才之路,在转型应用技术大学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应用技术大学的产学研合作是指学校学科链、专业链与产业链等三链相互有效衔接。●学校科学研究的选题、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紧密围绕行业企业技术创新的重大需求,重点研究和解决企业急需的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问题。 刘宇陆关键词:跨越式发展 产学研合作 有效衔接 非等距网格高精度差分方法用于气动声学问题计算 被引量:3 2004年 研究了非等距网格下高阶精度有限差分方法用于气动声学问题的可行性.通过Taylor级数展开法构造了不等距网格下的七点六阶精度空间离散格式,分析了格式适用的波数范围,时间积分采用显式四阶精度推进格式,可直接计算非定常欧拉方程用于气动声学问题.算例采用随机变化的网格间距,对一维单波方程和球形波方程进行了计算,验证了非等距网格格式模拟波动问题的能力.对二维情况,计算了亚音速均匀流中初始声、涡和熵脉冲波问题,得到了很好的结果. 罗柏华 王泽晖 刘宇陆关键词:计算气动声学 Hilbert-Huang变换在拉格朗日单颗粒湍流中的统计研究 采用Hilbert-Huang变换方法对拉格朗日湍流中单个颗粒的速度展开多尺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频率区间内存在明确的惯性子区.在不使用扩展自相似律方法的前提下,直接从该惯性子区内提取到了标度律函数.相应的标度指数与Bi... 刘宇陆 黄永祥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近壁圆柱绕流控制 2023年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方法(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DRL),采用一对施加在圆柱表面的质量流量为零的射流,对Re=200,400,间隙比G/D=0.5,0.7,1.0,1.5,2.0的近壁圆柱进行主动流动控制研究。通过DRL方法获得不同参数下的射流控制策略与相应控制效果,并讨论了不同射流位置(90°,270°)、(90°,320°)、(90°,360°)对控制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Reynolds数、间隙比和射流位置都对控制效果有重要的影响。射流位置为(90°,270°)时通过DRL控制可以有效降低阻力系数及其波动,控制后的圆柱尾迹被拉长且圆柱前后压差降低。射流位置为(90°,320°)和(90°,360°)的控制效果相似,都能使平均阻力系数有所降低,但控制位置的不对称性导致控制后的阻力系数波动较大。Reynolds数和间隙比的增大会增加控制射流的质量流量水平,在相同条件下,使用(90°,270°)的射流位置可以用相同的质量流量得到更好的控制效果。 王强 王伯福 刘宇陆关键词:减阻 改进两阶段分解的熵变混合短期风速预测研究 被引量:2 2022年 针对风速序列不平稳难以预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混沌麻雀搜索算法(CSSA)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参数的短期风速预测混合模型。模型结合样本熵(SE)和具有自适应噪声改进的互补集成经验模态分解(ICEEMDAN)、变分模态分解(VMD)两阶段分解的数据预处理方法。首先,利用ICEEMDAN分解原始风速序列,且依据SE评估子序列的复杂程度,重构熵值近似的序列,VMD二次分解熵值最大的序列。然后对所有子序列分别建立LSSVM预测模型,同时CSSA对该模型参数优化以提高预测效率。最后将预测的各子序列叠加得到最终风速预测值。通过与经典模态分解等混合模型比较表明,所提基于优化算法的模型预测精度和收敛速度有明显提高。 杨奎 邱翔 邱翔 刘宇陆关键词: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短期风速预测 论全方位、全过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5 2008年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对教学工作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和全员性管理的一套操作系统,它把对教学产生重要影响的教学管理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其目的是保障学校办学特色的发挥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形成。我校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由八个相互支撑的子系统组成的全方位、全过程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在保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方面显露成效。 周小理 姜超 刘宇陆关键词:全过程 教学质量保障 应用型人才培养 均匀剪切稳定分层流动中湍流特性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 2012年 采用大涡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均匀剪切稳定分层流动.主要对不同梯度Richardson数下湍流动量和标量输运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梯度Richardson数的增大,湍流动能减小,湍流势能增大;垂向热通量和雷诺应力减弱,流向热通量增强;并且在强分层情况下,存在动量和热量的逆梯度输运现象. 贾俊梅 刘宇陆关键词:湍流输运 大涡模拟 矩形弯管中非预混湍流燃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2010年 对C3H8/空气在弯管燃烧器中的非预混湍流燃烧进行数值模拟,湍流模型采用RNGk-ε模型,燃烧模型采用守恒标量的概率密度函数(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PDF)模型,辐射模型为离散坐标(discrete ordinate,DO)模型,压力和速度项的耦合采用SIMPLE算法.在燃料丙烷入口速度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空气入口的速度,进行5种工况的模拟.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入口空气速度的增大,燃料和氧化剂分子混合更均匀,燃烧速率升高,燃料浓度迅速减小,温度场高温区提前,火焰空间速度场整体速度增加,湍流强度增强,径向压力梯度增大.由此,可以通过控制空气入口的速度,控制火焰空间速度场速度的大小以及燃烧进行的程度.考虑到提高燃烧效率的问题,在保证燃料充分燃烧的情况下,尽量减少空气入口的速度,以达到工业目的. 宋颖 邱翔 刘宇陆关键词:湍流燃烧 湍流模型 完全发展的非对称槽道湍流的分形维数研究 2004年 湍流的分形维数刻画了湍流的统计正则性 ,本文利用正交子波变换对完全发展的非对称槽道湍流脉动速度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文中首先将脉动速度信号分解到各个尺度 ,然后利用正则法和盒子法两种方法计算了不同尺度信号的分形维数 ,着重于考虑分形维数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 :(1 )随着信号分解尺度的增加 ,速度信号的低频部分和高频部分的维数都逐渐减小 ;(2 )逆输运现象对速度信号的分形维数没有本质的影响 ;(3) 蒋剑波 邱翔 卢志明 刘宇陆关键词:正则 湍流 槽道 分形维数 刻画 信号分解 子波变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