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参注射液在中度高海拔地区开胸手术后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在中度高海拔地区开胸手术后应用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16例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04例)和观察组(112例),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并比较患者术后前3d的胸腔总引流量、术后吸氧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前3d引流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吸氧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对中度高海拔地区开胸患者术后治疗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且不会增加出血风险,临床应用安全。
- 刘刚
- 关键词:胸外科手术丹参注射液
- 曲美他嗪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的冠状动脉微循环内皮屏障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9
- 2022年
-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冠状动脉微循环内皮障碍(CDM)的影响。方法构建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将成功建立模型的大鼠按照体重分为模型组和实验组;假手术组大鼠开胸暴露心脏后只穿线不结扎,每组10只动物。实验组于术前2周及术前2 h予以10 mg·kg^(-1)·d^(-1)曲美他嗪灌胃,假手术组、模型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血清活性氧簇(ROS)、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含量,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心脏组织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假手术组、模型组、实验组大鼠血清ROS表达量分别为(100.63±15.69),(233.03±36.77)和(150.63±15.69)μmol·L^(-1);这3组ET-1表达量分别为(153.28±22.99),(269.60±40.55)和(198.28±22.99)ng·L^(-1);这3组NO表达量分别为(15.53±2.33),(8.75±1.66)和(11.69±2.33)μmol·L^(-1);这3组心脏组织中Nrf2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15,0.37±0.05和0.80±0.12;这3组HO-1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01±0.15,0.43±0.06和0.78±0.12。上述指标,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或实验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心脏组织中Nrf2蛋白表达水平与其mRNA水平表达趋势一致。结论曲美他嗪预处理可能通过促进Nrf2/HO-1通路活化,抑制ROS、ET-1表达,促进NO表达,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冠状动脉微循环内皮屏障具有保护作用。
- 刘刚孙海霞魏秀玲
- 关键词:曲美他嗪心肌缺血再灌注
- 高原地区经右胸(胸腔镜)、腹(腹腔镜)、颈部食管切除,胃-食管颈部吻合术一例报告
- 2016年
-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开展全腔镜食管癌切除术临床实践。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5年9月因食管癌疾病在我院行全腔镜食管癌切除手术的患者1例,观察手术实施效果及术后患者恢复情况。结果:本例患者均顺利实施手术治疗,术后平稳康复出院。结论:全腔镜食管癌切除胃-食管颈部吻合术在高原地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刘刚杨林江高哲俊刘国伟邵岩
- 关键词:食管癌根治术
- 中度高原地区全肺切除术临床应用及肺功能变化研究
- 高哲俊马良泰冶治杨才郎杨林江刘旭昕刘刚韩海香杨晓梅
- 该课题研究为中度高海拔地区行一侧全肺切除提供了肺功能变化资料。通过研究表明术后肺功能损害较平原地区严重,因而在选择患者时不能完全以平原地区肺功能指标为标准。该研究对有效提高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具有积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达到了...
- 关键词:
- 关键词:全肺切除术肺功能损害
-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行肺叶切除术后呼吸机的主动应用被引量:1
- 2011年
- 肺叶切除是肺部肿瘤、支气管扩张等疾病的主要术式,而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active pulmonarydisease,COPD)是影响肺功能的主要因素,也是肺叶切除术最重要的限制因素,因COPD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死亡直接相关。
- 刘刚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叶切除术呼吸机
- 4.14玉树地震胸部外伤救治体会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4.14玉树地震胸外伤的流行病学特点,总结抢救和治疗经验。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74例地震胸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4例住院地震伤员中,胸外伤26例(9.49%);肋骨骨折和血气胸是主要的类型,发生率分别为88.5%和80.8%,死亡1例,均为高龄重症胸外伤患者,病死率约0.36%。结论:肋骨骨折和血气胸是地震胸外伤主要的类型,胸腔闭式引流术和保守观察治疗,是有效治疗方式,严格掌握开胸指征,重视多发伤的处理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诊治,注意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治疗。
- 杨林江高哲俊刘刚马良泰冶治
- 关键词:地震胸外伤
- 改良POSSUM评分系统在西宁地区高龄开胸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评价改良POSSUM评分系统在西宁地区高龄胸外科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4例70岁以上的胸外科手术病人的术后并发症率和病死率。结果:改良POSSUM评分系统预测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8.33%,病死率为16.67%。实际并发症发生率为54.16%,死亡率为16.67%。结论:在西宁地区病例中改良POSSUM评分系统更具有实用价值。
- 杨林江刘刚高哲俊马良泰冶治杨才郎
- 关键词:病死率
- 膈下逐瘀汤辅助治疗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血小板聚集率和MACE发生率的影响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观察膈下逐瘀汤辅助治疗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血小板聚集率(PAR)和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表法将64例NSTEMI PCI术后患者分为膈下逐瘀汤+常规治疗组(研究组,n=32)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n=32)。于治疗前(T1)、治疗2周后(T2)检测2组患者PAR、血清细胞因子[转化生子因子-β1 (TGF-β1)、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心肌肌钙蛋白T (c Tn T)、脑钠肽(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比较2组T1、T2时中医症状积分(胸痛或胸闷、心悸、气短或气促、神疲乏力、面色晦暗、肢体困重)差异,记录MACE发生情况。结果:T2时,研究组ADP、EP诱导的PAR和血清TGF-β1、hs-CRP、c Tn T、BNP、CK-MB水平、各中医症状积分均较T1时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均<0. 05)。2组MACE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 05)。结论:膈下逐瘀汤辅助治疗可显著改善NSTEMI患者血小板聚集和中医症状,减轻炎症反应和心肌损伤,且未引起严重MACE,于促进患者疾病恢复有利。
- 刘国伟刘刚雷志毅郑孝岭杨焕娟
- 关键词:膈下逐瘀汤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血小板聚集心血管不良事件
- 中度高海拔地区开胸手术对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中度高海拔地区开胸手术对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9月至2015年4月在青海省人民医院胸外科经左胸行食管癌根治术胸内吻合术患者21例,分别于手术前后行左、右肺支气管肺泡灌洗,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PS的活性水平,包括饱和卵磷脂(SatPC)、总磷脂(TCP)、总蛋白(TP)。以右侧肺为对照组,并以饱和卵磷脂/总磷脂(SatPC/TPL)比值和饱和卵磷脂/总蛋白(SatPC/TP)比值作为判断PS活性的指标。结果术前左、右侧肺BALF中的SatPC/TPL分别为(48.75±14.39)%和(48.76±12.90)%,SatPC/TP分别为(10.88±2.24)%和(11.78±2.2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024,P>0.05;t=-1.3019,P>0.05)。术后左侧肺的SatPC/TPL为(26.15±9.81)%,明显低于右侧的(47.62±12.58)%;术后左侧肺的SatPC/TP为(5.34±2.54)%,也显著低于右侧的(10.15±2.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1674,P<0.01;t=6.4579,P<0.01)。左侧肺术后与术前BALF中的SatPC/TPL分别为(26.15±9.81)%和(48.75±14.39)%),SatPC/TP分别为(5.34±2.54)%和(10.88±2.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9467,P<0.01;t=7.4964,P<0.01)。右侧肺术后与术前BALF中的SatPC/TPL分别为(47.62±12.58)%和(48.76±12.90)%,SatPC/TP分别为(10.15±2.28)%和(11.78±2.2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889,P>0.05;t=2.3370,P>0.05)。结论在中度高海拔地区开胸手术对于患者术侧肺功能造成一定损伤,使PS活性明显下降;对非术侧肺功能不造成损伤,对PS活性无明显影响。
- 刘刚魏秀玲杨林江刘国伟邵岩
- 关键词:开胸手术肺泡灌洗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 动态气道湿化方案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动态气道湿化方案应用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对呼吸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1月将因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气道湿化根据不同的病理生理情况选用3%高渗盐水、0.9%氯化钠溶液和灭菌注射用水,对照组气道湿化应用0.9%氯化钠溶液;根据病情按需吸痰,比较两组患者日均吸痰次数、拔管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平均吸痰次数明显减少,拔管时间明显缩短,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循证护理动态气道湿化方案应用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中,对患者呼吸系统恢复是安全有效的。
- 魏秀玲龙登英刘刚
- 关键词:气管切开颅脑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