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体玉

作品数:6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耐药
  • 2篇内酰胺
  • 2篇内酰胺酶
  • 2篇基因分型
  • 2篇杆菌
  • 2篇Β-内酰胺酶
  • 2篇病毒
  • 2篇病毒基因
  • 2篇病毒基因分型
  • 1篇单核
  • 1篇单核细胞
  • 1篇单核细胞增多
  • 1篇单核细胞增多...
  • 1篇胆红素
  • 1篇胆红素血症
  • 1篇蛋白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溶血
  • 1篇新生儿溶血病
  • 1篇血清

机构

  • 4篇梅州市人民医...
  • 2篇广东省梅州市...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冯体玉
  • 2篇徐韫健
  • 2篇张惠琴
  • 2篇张惠琴
  • 1篇李宁
  • 1篇张灼锦
  • 1篇余琳
  • 1篇曾东梅

传媒

  • 2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山东医药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年份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实验室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实验室检查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者血常规、生化、免疫和细菌学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比率大于10%有25例(54.3%),白细胞计数超过10.0×109/L有20例(43.5%),淋巴细胞比率超过50%有32例(69.6%),红细胞沉降率大于25mm/h有22例(47.8%),异型淋巴细胞比率与发病年龄呈负相关;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异常有24例(52.2%),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异常有21例(45.7%),胆汁酸异常有20例(43.5%)、γ-谷胺酰转移酶异常有18例(39.1%),患儿组4项肝功能检测指标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免疫球蛋白IgG异常有17例(37.0%)、IgA异常有2例(4.3%)、IgM异常有21例(45.7%)、补体C3异常有18例(39.1%)、总补体活性50异常有10例(21.7%),患儿组IgG和补体C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有25例(45.7%),咽拭子培养细菌感染有6例(13.0%)。结论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易发生免疫功能紊乱,出现肝脏功能受损,早期联合治疗应受到重视。
张惠琴冯体玉
关键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儿童
可疑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的耐药性及与β-内酰胺酶的关系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本地区可疑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的耐药性及与β-内酰胺酶的关系。方法采用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仪检测55株可疑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对21种抗生素的药敏情况,以改良Hodge试验进行碳青霉烯酶筛选,以纸片扩散初筛试验、扩散确证试验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表型检查,以头孢西丁三维试验进行头孢菌毒酶(AmpC酶)β-内酰胺酶表型检查,PCR法检测β-内酰胺酶基因表达并进行产物测序。结果 55株菌株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率高达87%以上,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丁胺卡那霉素耐药率在30%以下;β-内酰胺酶表型阳性率为74.54%,主要来自产ESBLs+AmpC酶菌株,其次为单产ESBLs酶和单产AmpC酶菌株;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DHA、CIT、TEM、CTX-M型β-内酰胺酶基因阳性率分别为7.27%、16.36%、27.27%、27.27%、16.36%。结论本地区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菌株呈不断增加趋势,目前尚缺乏有效治疗产酶细菌所致感染的方法;菌株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主要原因并非产碳青霉烯酶,而可能为同时产ESBLs+AmpC酶或存在其他耐药机制。
张惠琴冯体玉徐韫健
关键词:碳青霉烯酶Β-内酰胺酶肠杆菌
革兰阴性杆菌产β-内酰胺酶及其耐药分子机制的研究
2013年
目的分析革兰阴性杆菌所产β-内酰胺酶的表型及基因分型,并研究其耐药分子机制。方法用纸片扩散初筛试验、扩散确证试验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beta-lactamases,ESBLs)表型检查,头孢西丁三维试验进行AmpCβ-内酰胺酶的表型检查,纸片协同试验筛选产金属β-内酰胺酶(metallo-beta-lactamase,MBL)菌株;用多重PCR技术扩增β-内酰胺酶基因并进行DNA测序;用PCR技术扩增基因元件整合子、插入序列ISEcp1B和转座子tnpU;用MIC药敏法分析革兰阴性杆菌的药物敏感性。结果①革兰阴性杆菌β-内酰胺酶的表型总检出率为24.28%(42/173),主要由单产ESBLs引起,占13.29%,β-内酰胺酶的基因型总检出率为24.86%;②整合子检出49株占28.32%,ISEcp1B插入序列检出29株占16.76%,转座子tnpU检出28株占16.18%,基因元件阳性的菌株大多数β-内酰胺酶表型为阳性;③β-内酰胺酶阳性菌株对抗生素的耐药率显著高于阴性菌株。结论革兰阴性杆菌可携带多种β-内酰胺酶,基因元件广泛分布于革兰阴性杆菌中,可能在多重耐药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冯体玉徐韫健李宁余琳
关键词:Β-内酰胺酶转座子
481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检测被引量:17
2014年
目的通过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进行溶血病的血清学检测,评价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直抗试验)、游离抗体试验(游离试验)以及抗体释放试验(释放试验)在新生儿溶血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临床送检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液标本用微柱凝胶检测卡进行"三项试验",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81例患儿中,释放试验阳性率为18.6%,游离试验阳性率为14.7%,直抗试验阳性率为2.9%,阳性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游离试验+释放试验阳性率、直抗试验+游离试验+释放试验阳性率、单项释放试验阳性率,游离试验+释放试验阳性率与其余两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23例诊断为新生儿溶血病,A型为49.6%,B型为50.4%,O型和AB型为0%,血型类别和男女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释放试验阳性率为99.2%,游离试验阳性率为91.9%。结论释放试验敏感度最高,是判定溶血病最有力的证据。
冯体玉张惠琴
关键词:新生儿溶血病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抗体释放试验
梅州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与临床指标的关系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分析梅州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的分布情况,及与肝功能、乙型肝炎两对半和HBV-DNA定量各项指标的关系。方法对临床84例HBV感染者,用PCR法进行HBV-DNA(B、C)分型和定量检测,用生化仪进行多项肝功能指标的检测,用ELISA乙型肝炎两对半的检测,以分析相互之间的关系。结果经检测B型23例占27.4%,C型46例占54.8%,B、C混合型12例占14.3%,非B非C型3例占3.8%;男女性患者基因分型的构成比无差异。C型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球蛋白(GLB)均高于B型和B、C混合型,C型的HBV-DNA水平明显高于B型,C型HBeAg阳性率明显高于B型。结论梅州地区HBV基因型以C型为主,B型次之;C基因型肝脏损害比B型严重,且病毒含量高。
冯体玉曾东梅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肝功能
基因芯片法和测序法检测乙肝病毒基因分型的耐药突变比较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比较基因芯片法和测序法检测乙肝病毒基因分型及耐药突变基因的一致性。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法和测序法对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HBV-DNA>1×103 IU/ml)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方法检测乙肝病毒基因分型和耐药突变基因的情况。结果 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测序法检出B型52例(43.33%)、C型68例(56.67%);基因芯片法检出B型48例(40.00%)、C型64例(53.33%)、B+C混合型4例(3.33%),有4例未能分型(3.33%);测序有54例发生耐药位点突变,突变率为45.00%;基因芯片有58例发生耐药位点突变,检出率48.33%;以共有的耐药位点来统计,基因芯片法的变异检出数稍高于直接测序法,两种检测方法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基因芯片法和测序法在同时进行乙肝病毒基因分型和耐药突交基因的检测中,可认为检测结果一致。
张惠琴冯体玉张灼锦
关键词:乙肝病毒基因芯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