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平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外国语学院汉文化传播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艺术

主题

  • 3篇电影
  • 2篇戏剧
  • 1篇电影编剧
  • 1篇电影发展
  • 1篇中国电影
  • 1篇太太
  • 1篇亲缘
  • 1篇亲缘关系
  • 1篇清末
  • 1篇清末民初
  • 1篇戏剧性
  • 1篇戏剧性结构
  • 1篇民初
  • 1篇荒凉
  • 1篇建国
  • 1篇建国前
  • 1篇国统区
  • 1篇《太太万岁》
  • 1篇编剧
  • 1篇《不了情》

机构

  • 3篇天津外国语学...

作者

  • 3篇侯平

传媒

  • 1篇四川戏剧
  • 1篇湖北经济学院...
  • 1篇东南传播

年份

  • 3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从创作人员看建国前电影与戏剧的亲缘关系被引量:1
2008年
建国前电影与戏剧在创作人员上存在同构现象。许多创作者剧影双栖,电影和话剧创作交融在一起。本文对建国前几个不同阶段戏剧和电影创作人员互相流动的深层次原因作了分析,兼论二者结合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侯平
关键词:电影戏剧
戏剧与电影关系探析——从1945-1949年国统区电影谈起被引量:2
2008年
中国电影的诞生以1905年京剧大师谭鑫培主演的京剧片《定军山》为标志,这似乎为长期来电影和戏剧之间的追逐、模仿、躲闪、离弃、折磨和创新等纠缠不清的关系作出了预示。早期中国电影被喻为“影戏”.这同中国观众受戏曲以及清末民初兴起的文明戏美学熏陶有关.上世纪40年代中后期,戏剧对电影的渗透达到了又一个高峰.大批话剧人员向电影界转移.给战后电影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和生机。为此.使1945—1949年国统区的中国电影取得了出色的成就。这一时期的电影秉承了传统的“影戏”创作理念。出现了一批受话剧影响、时空高度集中的作品.戏剧对电影的影响使这一时期的多数电影都有着一个或隐或显的戏剧性结构.
侯平
关键词:戏剧性结构中国电影国统区《定军山》清末民初电影发展
张爱玲“触电”电影——从电影《不了情》和《太太万岁》看张爱玲的编剧特色被引量:3
2008年
本文通过分析《不了情》和《太太万岁》的故事构思和情节设置,考察张爱玲剧作采用的不同于小说写作的技巧和策略,张爱玲的电影剧作以女性视角打量世俗人生,在影片或悲或喜的外衣下内隐着她"荒凉疏离"的情感体验。其对"日常生活"与"永久的人性"的关注和书写,使她在电影史也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异数"。
侯平
关键词:电影编剧荒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