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颖
- 作品数:16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云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云南文庙建筑艺术特色探析
- 2014年
- 云南文庙制法遵从官式,建筑材质丰富,木材、石材、铜材使用广泛,用料奢华;装饰工艺高超,地方化色彩浓重;图案纹样新颖,富有民族特色。因云南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文庙建筑布局以及装饰图案内涵化特征鲜明,是研究云南地方文化的极好艺术样式。
- 何颖
- 关键词:建筑艺术艺术特色
- 初级阶段留学生形近字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以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初级班学生为例
- 汉字中存在大量的形近字,学难、认难、记难、写难、用难,这些公认的汉字“五难”问题与形近字的大量存在密不可分。无论是对国内中小学语文教学而言还是对对外汉语教学而言,形近字都是汉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据统计,初级阶段留学生汉字...
- 何颖
- 关键词:形近字教学建议
- 个人情怀的生命书写——评刘鸿渝的长篇小说创作
- 2014年
- 刘鸿渝的长篇小说自传色彩浓重。他把自己的一生融入小说,将故事叙述、形象塑造和人性剖析相结合。作品中强烈的主体意识在场是作者情感的文学表现,以理性的叙事方式客观再现特殊时期社会对人的伤害,以真诚的写作态度表现非常态社会中的人性内涵,运用诗性语言、情景交融等写作技法完成灵魂的真诚告白。
- 何颖
- 关键词:长篇小说生命书写
- 穆夏装饰艺术中的形式美探析
- 2024年
- 阿尔丰斯·穆夏是新艺术运动的代表人物,其以独树一帜的装饰画风格闻名于世,在作品的形式美感方面有着开创性的独到见解,对现代艺术的影响很大。学界多从梳理新艺术运动的风格流变、探究穆夏的后世影响方面对其作品进行论述,或是以唯美主义、装饰性为视角展开艺术批评,鲜有涉及形式方面的研究。本文通过荷加斯的审美形式规则这一切入点来解读穆夏的装饰性插画和商业海报,分析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与审美价值,在现代社会背景下,进一步探讨其富有形式美感的装饰艺术在审美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 南晏蕊何颖
- 关键词:装饰艺术形式美
- 玉溪青花牡丹纹罐审美探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玉溪青花瓷器造型粗犷、纹饰生动、着色深沉,遗存数量较多,代表着陶瓷技术与艺术的较高水平。玉溪窑的青花牡丹纹罐唇口直颈丰肩,腹部收敛弧度大,整个造型比较丰满。胎为灰白色,釉色白中带灰,青花深蓝带黑,比较深沉。其纹饰图案为折枝牡丹、凤凰、连体菱形纹、蕉叶纹等,全部纹饰均采用实笔画法。给我们带来了独特的审美体验和对自然、生命的思考。"尚拙""崇真"是恢复生命的本然真实,"大巧若拙"的思想核心是让创作回到原初的境界,是一种澄明的心境。
- 郭蕊何颖
- 关键词:审美美学意蕴
- 高中化学教师教学决策个案研究
- 每一次教育改革,无论理念如何先进,出发点如何美好,最后的落实情况和取得的效果都取决于最基本的因素,也是决定性的因素——教师。随着教师教育的深化、教师专业发展的加深,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不再是传统的教学计划执行者,而应该转变...
- 何颖
- 关键词:化学教师新手教师教学决策
- 文献传递
- 漆器:《红楼梦》的艺术密码被引量:4
- 2015年
- 漆器在《红楼梦》中以生活用品或工艺品的形象出现,雕漆填金盘、戗金五彩盒、漆匾、漆奁、漆屏风等髹漆物件构成了小说的漆艺世界。通过对工艺技法、艺术价值、出现场合、摆放位置等问题的剖析发现,漆器显现人物性格,反映家族荣衰,表现作者经历,是作品中隐秘的艺术密码,每一件漆器的出场都承载着作家巧妙的叙事策略。
- 何颖
- 关键词:红楼梦漆器叙事策略
- 《林泉高致》的生态审美智慧被引量:1
- 2012年
- 纵观中国古代美学史与艺术史,我们不难发现,古代美学家、艺术家的理论文本中都保留了不少生态美学的思想与命题,"在中国古代,不论是在美学家的思想中,还是在艺术家的创作中,都洋溢着浓郁的敬畏自然、热爱自然的‘生态意识’。
- 王万发何颖
- 关键词:生态美学《林泉高致》敬畏自然生态意识美学家
- 质朴粗犷--云南彝族漆艺的美学风格
- 2023年
- 在中国漆艺的整体视域下,云南的少数民族漆艺极具特色,其中彝族漆艺最引人注目。彝族漆艺在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双重影响下,形成了质朴粗犷的艺术风格,制作出来的漆器线条行云流水,纹饰简朴刚直,色彩冲击力十足,体现了彝族独特的民族文化风貌。从美学角度分析云南彝族漆艺的风格,并探讨云南彝族漆艺在当代的意义与价值。
- 郭丹妮何颖
- 关键词:彝族漆艺质朴粗犷
- 接受美学视域下杨柳青年画的审美建构
- 2023年
- 杨柳青木版年画诞生于千年古镇杨柳青,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天津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于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生长于传统的农耕文明,画面展现出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民众的“期待视野”相贴合。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杨柳青年画丰富的美学价值是由画工的审美创造所赋予,同时也由民众的审美趣味所丰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创造者和接受者都是建构杨柳青年画的主体。
- 郭丹妮何颖
- 关键词:杨柳青年画美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