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颖
-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医学院口腔医学系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小鼠牙胚在肾包膜及口腔黏膜环境下成牙能力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肾包膜和口腔黏膜环境对小鼠牙胚成牙的适宜度,期望为牙齿再生技术探寻较为理想的培养环境。方法:构建小鼠牙胚肾包膜下及口腔黏膜下移植模型,将14.5 d胚龄( ED14.5)的胚鼠下颌第1磨牙牙胚分别移入肾包膜及口腔黏膜下,于植入后3、4周取材,进行大体标本观察、组织学切片分析、硬度、弹性模量测定及拉曼光谱分析等,以观察牙胚的成牙情况。结果:(1)牙胚在肾包膜下及口腔黏膜下均可发育成牙齿状结构,但口腔黏膜组在各时点牙冠体积均小于肾包膜组,且牙齿尖窝发育状态不如肾包膜组明显。(2)组织切片染色显示:在口腔黏膜下形成的牙釉质层和牙本质层比肾包膜组薄,成釉细胞及成牙本质细胞分化不明显。(3)在釉质的硬度比较上,仅口腔黏膜4周组的釉质硬度比正常鼠牙低( P<0.05);在釉质的弹性模量比较上,肾包膜下3周后的移植物釉质弹性模量比成年鼠牙略低,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包膜下4周和口腔黏膜下4周后的移植物釉质弹性模量均低于正常鼠牙和肾包膜3周的釉质弹性模量( P<0.01);各组间牙本质的硬度及弹性模量无显著差异( P>0.05)。(4)拉曼光谱分析结果显示:2组的拉曼光谱趋势基本一致,在961 cm-1处有最大峰值,但是在2947 cm-1处,口腔黏膜3周组有明显的峰值,远高于其它各组。结论:(1)对于ED14.5的牙胚来说,相对口腔黏膜环境而言,肾包膜下环境培育3~4周更能发育成相对完整的牙齿。(2)口腔黏膜环境所形成牙齿的诸多性状与肾包膜环境下发育的牙齿相比虽有差异,但其对牙胚的生长发育还是具有一定的影响。
- 何颖刘朋飞刘晓朴正根蔡景蕾
- 关键词:牙胚肾包膜口腔黏膜
- 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与神经病理性疼痛被引量:3
- 2013年
- 口腔颌面部神经损伤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痛觉过敏)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疼痛,其形成机制复杂。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神经胶质细胞,尤其是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和维持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关系作一综述,为进一步研究颌面部疼痛提供思路。
- 何颖刘晓朴正根
- 关键词:神经病理性疼痛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细胞因子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 干细胞技术与牙齿再生的研究进展
- 2015年
- 牙齿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器官,由多种组织组成,包括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和牙髓,牙齿脱落是最常见的器官衰竭[1]。牙齿及其支持组织是由上下颌突和额鼻突的外胚层及外胚间叶细胞发育而来,其发育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包括细胞与细胞、上皮与间充质的相互作用,细胞分化,形态发生,组织矿化和牙齿的萌出,
- 刘晓何颖朴正根
- 关键词:干细胞技术间充质细胞牙本质形成萌出牙骨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