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世恒
- 作品数:9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 进样口直接热解析-气相色谱/质谱法测量气溶胶中有机物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进样口直接热解析-气相色谱/质谱法测量气溶胶中有机物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气溶胶样品置于热解析玻璃管中,两端设有玻璃棉;解析玻璃管直接放置在气相色谱的进样口,开启进样口的升温程序进行程序升温,...
- 何世恒徐红梅何建辉曹军骥张仁健
- 文献传递
- 西安市重污染与清洁天PM_(2.5)组分及其活性氧物质对比被引量:13
- 2017年
- 针对重霾污染,在西安市冬季重污染日(2015-11-30~2015-12-09)和清洁日(2016-01-13~2016-01-22)各进行了为期10d的PM_(2.5)采集,测量其中的有机碳、元素碳,及NH_4^+、NO_3^-、SO_4^(2-)等无机水溶性离子,探讨两种污染条件下的组分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观测期,重霾日和清洁日PM_(2.5)质量浓度分别为(170±47.5)μg·m^(-3)和(48.6±17.9)μg·m^(-3),且重霾日伴随低能见度、高湿静风等多种不利气象条件;重霾日二次无机离子(NH_4^+、NO_3^-、SO_4^(2-))组分占PM_(2.5)质量浓度的49.8%±13.1%,而清洁日为19.4%±5.95%,并且重霾日硫氧化速率(sulfur oxidation ratio,SOR)和氮氧化速率(nitrogen oxidation ratio,NOR)分别为0.282±0.157和0.269±0.124,远高于清洁日(SOR和NOR分别为0.189±0.057和0.077±0.046),重霾日二次有机组分浓度[(6.22±3.87)μg·m^(-3)]是清洁日[(1.44±1.63)μg·m^(-3)]的5倍,表明二次污染及不利气象条件是造成重霾期间相关组分浓度升高的重要原因.最后,通过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2',7'-DCFH)化学荧光分析法测定了其中活性氧物质(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浓度,探讨其对于二次无机组分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观测期ROS平均浓度(以H_2O_2计)分别为(4.99±1.54)nmol·m^(-3)(重霾期),(0.492±0.356)nmol·m^(-3)(清洁期),二次反应及积累效应可能是西安重霾条件下ROS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NO_3^-、SO_4^(2-)与ROS均呈现正相关(P<0.05),表明ROS可能通过二次氧化过程参与到二次无机组分形成过程中.
- 王堃韩永明何世恒张婷刘随心曹军骥
- 关键词:PM2.5活性氧物质
- 一种便携式挥发性有机物采集系统
-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挥发性有机物采集系统,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的供电端连接有太阳能板,所述气泵的气体输入端通过导管连通流量计,所述流量计的输入端连通铜管;所述铜管的气体输入端连通进样口,所述进...
- 戴文婷曹军骥何世恒张永刚
- 文献传递
- 环境中挥发性有机物监测及分析方法被引量:8
- 2016年
-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一类重要的环境污染物,严重威胁着环境和人类健康。随着VOCs问题的日趋突出,关于VOCs监测技术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检测技术逐渐完善。本文对大气中VOCs的监测技术进行了详细的综述,重点介绍了气相色谱-质谱、高效液相色谱等离线检测方法和质子转移反应质谱法在线监测方法。此外,本文分析了各种采样方法及仪器检测技术的优势与不足,旨在为大气VOCs的监测与研究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 王丽琴李博伟黄宇何世恒薛永刚曹军骥
- 关键词:VOCS在线监测
- 宝鸡市挥发性有机物(VOCs)来源解析及其对近地表臭氧污染的影响
- 关中平原是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该区域城市群面临严峻的近地表O3 污染问题.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O3的重要前体物,目前研究表明我国主要城市中臭氧污染与VOCs 的排放敏感,因此控制VOCs 是臭氧污染控...
- 薛永刚黄宇何世恒曹军骥
- 我国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分布特征被引量:12
- 2017年
- 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形成的关键前体物之一,研究表明烷烃、烯烃、芳香烃是我国大气VOCs的重要组分。在不同区域,城市地区烷烃含量最高,而偏远地区芳香烃为含量最丰富的VOCs。VOCs浓度日间变化多呈双峰分布趋势,峰值多出现在早晨与傍晚的上下班高峰期。目前对我国臭氧污染事件的研究均表明芳香烃和烯烃是对臭氧生成贡献最大的化合物。VOCs源解析中广泛运用的模型包括CMB、PMF和PCA/APCS,各模型均存在优点和局限性。比较各地VOCs源解析结果,发现交通排放源和工业排放源为我国VOCs的主要人为来源。VOCs的跨区域传输决定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将是未来空气治理中的发展方向。
- 李博伟黄宇何世恒薛永刚刘随心程燕王丽琴曹军骥
- 关键词:源解析
- 进样口直接热解析测量气溶胶中有机物的设备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进样口直接热解析测量气溶胶中有机物的设备,设备包括:热解析玻璃管,程序升温装置,色谱柱以及质谱检测仪,其中热解析玻璃管两端分别设有玻璃棉;热解析玻璃管直接放置在气相色谱的进样口,进样口设有程序升温装置...
- 何世恒徐红梅何建辉曹军骥张仁健
- 文献传递
- 供暖期西安市大气PM2.5中多环芳烃及其衍生物(含氧多环芳烃及烷基多环芳烃)空间分布及来源解析
- 本文对2013年供暖期西安市19个采样点分属五个不同功能区的PM2.5中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及含氧多环芳烃(oxygenate-PAHs,OPAHs)、烷...
- 王景芝曹军骥高美玲何世恒黄汝锦刘随心王格慧韩永明黄宇
- 关键词:多环芳烃不同功能区
- 西安醛酮类化合物季节变化和昼夜变化特征
- <正>為探討中國西北部城市大氣中醛酮类化合物的季節變化及晝夜變化特徵,于2009年6月(夏季)及2010年1月(冬季)採用2,4-DNPH二硝基苯肼主動吸收法首次收集了西安醛酮类化合物樣品,并採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
- 戴文婷何建辉何世恒曹军骥鲁海燕
- 关键词:醛酮类化合物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