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伍春荣

作品数:39 被引量:361H指数:9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6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2篇电子电信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5篇糖尿
  • 25篇糖尿病
  • 21篇视网膜
  • 21篇网膜
  • 15篇病变
  • 14篇视网膜病
  • 14篇视网膜病变
  • 10篇糖尿病视网膜
  • 10篇糖尿病视网膜...
  • 10篇糖尿病视网膜...
  • 9篇并发
  • 9篇并发症
  • 7篇水肿
  • 6篇黄斑
  • 6篇黄斑水肿
  • 6篇2型糖尿
  • 6篇2型糖尿病
  • 5篇代谢
  • 4篇血管
  • 4篇胰岛

机构

  • 28篇解放军第30...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解放军306...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北京市眼科研...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第三○...

作者

  • 38篇伍春荣
  • 19篇胡莲娜
  • 14篇许樟荣
  • 12篇王玉珍
  • 8篇敬华
  • 7篇高付林
  • 7篇罗灵
  • 6篇仇长宇
  • 5篇闫洪欣
  • 5篇黄列军
  • 5篇杨晋德
  • 5篇夏丽萍
  • 5篇刘彦君
  • 4篇倪彩虹
  • 4篇赵军
  • 4篇史琳涛
  • 4篇姚晓爱
  • 3篇刘靓
  • 3篇杨文生
  • 3篇王先丛

传媒

  • 4篇总装备部医学...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临床眼科杂志
  • 2篇中华眼底病杂...
  • 2篇糖尿病之友
  • 2篇国际眼科杂志
  • 2篇中国眼底病论...
  • 2篇2006年中...
  • 1篇中国激光医学...
  • 1篇眼科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眼科研究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解放军保健医...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1篇2019
  • 4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3篇1999
  • 1篇1997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脂紊乱和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以及胰岛素抵抗被引量:26
2002年
目的调查糖尿病患者血脂紊乱的类型,分析血脂紊乱对大血管病变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2430例糖尿病患者完成糖尿病并发症筛查、血生化检查和胰岛β细胞功能测定,按照血脂分类标准,分为单纯高胆固醇血症(HY-C组)、高甘油三酯血症(HY-T)、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血症(HY-C-T)组、低HDL-胆固醇血症(L-HDL)、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低HDL血症组(HY-C-T-L-HDL),以血脂正常的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大血管病变事件率、高血压率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以及有关指标。结果糖尿病人群中血脂紊乱的检出率为63.8%,其中HY-C-T为23.9%,HY-C为16.1%,HY-T为15.0%,L-HDL为5.5%,HY-C-T-L-HDL为3.3%。与对照组相比较,HY-T组、HY-C-T组中女性的比例明显增加。除HY-C组外,其他血脂异常组患者的BMI和WH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HY-C-T组的大血管病变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该组及高胆固醇血症组、高甘油三酯血症组的平均血压以及高血压患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脂异常组的微血管病变检出率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HY-C-T组和HY-C-T-L-HDL组的空腹胰岛素明显高于对照组。除L-HDL组外,各血脂异常组的胰岛素抵抗指数均高于对照组,以HY-C-T-L-HDL组胰岛素抵抗最为严重。结论我国糖尿病合并高血脂发病率高。血脂紊乱加重胰岛素抵?
许樟荣王玉珍敬华刘彦君黄列军伍春荣杨文生杨晋德宋蔚王爱红
关键词:血脂紊乱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因素的因子分析
目的:通过因子分析方法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全身因素的关系。研究设计及方法:对2731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参加了糖尿病并发症筛查, 同时接受了眼科、内科和实验室检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
伍春荣马志中许樟荣王玉诊
文献传递
577nm氪激光全视网膜光凝后视野缺失的定量分析
目的 评价577nm氪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后的视野缺失并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前瞻性、干预性临床研究,共纳入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和严重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26例,41眼...
伍春荣夏丽萍
关键词:氪激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新型免疫抑制剂J2纳米混悬液抑制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新型免疫抑制剂J2纳米混悬液(nano-suspension,NS)结膜下注射对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成年雌性Wistar大鼠为供体,Sprague-Dawley(SD)大鼠为受体,建立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模型。手术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各16只(32眼氉),A组:SD大鼠自体角膜移植,结膜下注射空白溶剂0.05 mL;B、C组为同种异体角膜移植组,术后分别给予结膜下注射空白溶剂0.05 mL及10 g·L-1J2 NS。术后记录角膜植片排斥指数(rejection index,RI),当RI≥6,确定为排斥。各组于角膜移植后7 d、14 d随机选取2只行术眼及同侧颌下淋巴结病理学检查。结果 A组:术后2~3 d角膜植片由透明逐渐变为混浊、水肿,随后保持透明。B组:术后3~5 d角膜植片开始水肿、混浊,7~10 d时水肿、混浊发展迅速。C组:术后1周反应与A组相似,之后出现角膜水肿、混浊,术后9~14 d角膜完全混浊。A、B、C组的角膜植片生存时间分别为(30.00±0.00)d、(10.75±1.60)d、(14.33±2.93)d,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组织学观察发现:A组术后炎症反应轻微,基质厚度基本正常或增厚,内皮层完整。B组术后14 d时可见典型的免疫排斥反应,植片角膜上皮空泡样改变、部分崩解坏死。C组较B组角膜植片中细胞成分和新生血管均少,同侧颌下淋巴结增生明显减弱。结论 J2 NS结膜下注射有抑制大鼠角膜移植排斥的作用,可减轻角膜移植术后角膜植片和同侧颌下淋巴结的细胞增生,抑制免疫应答。
郭惠玲杜改萍王大江胡莲娜伍春荣高付林闫洪欣黄一飞
关键词:免疫抑制剂角膜移植排斥反应颌下淋巴结
1994-2005年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异常及糖尿病并发症分析
2007年
目的分析近12年来首次参加糖尿病并发症筛查的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指标及有关并发症变化。方法选取1994年1月至2005年8月首次参加糖尿病并发症筛查的2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6500例,比较各年度筛查患者的代谢指标变化趋势及并发症的检出率。结果与1994-1998年比,最近几年糖尿病患者的年龄趋于年轻。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值趋于降低,尤其是2000年以后,分别从1994年的9.6mmol/L、10.2%降低到2005年的8.7mmol/L和9.0%。胆固醇平均值由5.5mmol/L下降至4.9mmol/L、异常的人数由54.5%下降到35.5%。而2001年以后的甘油三酯值则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明显变化。1999年以后的体重指数明显增加,2000年以后的男女体重异常率增加,3/4患者腰臀比异常,女性更为突出。最近5年中有3年首次筛查患者的腰臀比异常率超过80%。收缩压明显下降(7mmHg),舒张压则无明显改变。糖尿病眼底病变尤其是增殖性病变明显减少;糖尿病肾病、心血管及周围血管并发症无明显改变。神经病变检出率从2000年起明显上升。结论近12年来,首次筛查的糖尿病患者中,血糖、胆固醇水平和眼底病变检出率明显下降,甘油三酯、血压和大血管并发症无明显改变;患者的年龄趋于年轻、体重在增加,尤以女性更为突出。
史琳涛许樟荣王玉珍焦凯伍春荣姚晓爱胡莲娜倪彩虹
关键词:糖尿病高脂血症血压并发症
1994-2005年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异常及糖尿病并发症分析
目的分析近12年来首次参加糖尿病并发症筛查的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指标及有关并发症变化。方法选取1994年1月至2005年8月首次参加糖尿病并发症筛查的2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6500例,比较各年度筛查患者的代谢指标变化趋势及...
史琳涛许樟荣王玉珍伍春荣姚晓爱胡莲娜倪彩虹
关键词: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患者代谢异常
文献传递
视觉电生理检查在眼球挫伤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研究眼球挫伤的多焦视网膜电图(mutilfocal electroretinogram,MERG)改变,探讨多焦电生理检查在眼球挫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眼球挫伤44例47眼,应用国特GT 2000NV电生理仪器进行MERG检查,对不同程度受伤眼及正常眼的总体参数、各环的波振幅、潜伏期进行比较。结果受伤眼的矫正视力与黄斑中心凹区一环的b波振幅密度之间具有线性正相关关系;受伤眼与正常眼之间多焦视网膜电图的a波、b波的潜伏期及一环b波振幅密度值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国产多焦电生理系统国特GT2000NV电生理仪能够客观反映挫伤眼球的视功能损害程度,是评价眼球挫伤患者视功能的客观有效工具。
仇长宇胡莲娜罗灵麻南伍春荣闫洪欣赵军
关键词:多焦视网膜电图眼球挫伤视网膜
临床实际中应用抗VEGF药物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的现状及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分析临床实际中玻璃体腔注射抗新生血管生成因子类药物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的实际状况,并进一步分析其可能原因,以便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进一步的指导。方法:回顾性非随机临床病例研究,共收集研究期间,在我院所有行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nti-vascular endothelialgrowth factor, anti-VEGF)类药物治疗的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 RVO)患者61例(62只眼) (去除失访5人)纳入研究,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全身病史,注射药物的种类,注射的次数,以及视力情况、黄斑中心凹的厚度改变等;以分析临床治疗中的实际情况。结果:共有男性30例(31只眼)、女性31例(31只眼)纳入研究,平均年龄(58.75 ± 19.30)岁,其中BRVO50例(50只眼),CRVO11例(12只眼);合并有糖尿病等全身疾病的患者比例达56.7%;从患病到就诊的平均时间从6天到2年不等;雷珠单抗注射液与康柏西普注射液的使用频次比为3比1;玻璃体腔注射一次的占45.9%,注射2次及3次的分别占18%及23%,而注射3次以上的为13.1%;黄斑中心凹的平均厚度由治疗前的477.35 ± 202.21微米,降低到随访结束时的259.24 ± 99.52微米,注射治疗后黄斑中心凹的厚度平均减少了218.12微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视力由治疗前的平均4.23 ± 0.52提高到随访结束时的平均4.60 ± 0.43,平均提高3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除2例在研究期间发生心梗、脑梗外,无新发的眼部及其他全身的并发症。终止治疗原因中,53%由于临床治愈,25%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其他原因包括全身心脑血管病发作,高龄等。结论:视网膜静脉阻塞是常见 的眼底疾病,分支静脉阻塞比中央静脉阻塞发病率更高,合并全身疾病的比例高;抗VEGF类药物对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的治疗是有效的,注射治疗后黄斑中心凹的厚度平均减少了218.12微米,视力平均提高3行;注射治疗方案�
仇长宇石圆圆夏丽萍高付林宫玉波赵宏伟潘朝阳赵军许倩倩伍春荣罗灵
关键词: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玻璃体腔内注射抗新生血管
慢性包裹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光动力治疗一例
肖静伍春荣
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2001年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最严重的晚期并发症之一,在欧美等国家被列入4大致盲原因之一,中青年致盲原因的首位。迄今DR已成为重要的致盲性眼病。半个世纪以来,光凝作为治疗DR的重要手段,挽救了无数糖尿病患者的视力,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目前在尚无有效治疗DR药物的情况下。激光光凝仍然是治疗危害视力的DR,防止失明的唯一有效的局部治疗方法。本文就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综述如下。
伍春荣
关键词:激光光凝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