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建建
- 作品数:6 被引量:89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创新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前期海洋热状况异常影响2008年1月雪灾形成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0
- 2008年
- 考察2008年1月雪灾发生前期全球海洋的热状况发现,强La Nia事件和北大西洋显著增暖是最明显特征。此外,北太平洋中部较常年偏暖,北极(特别是北欧海附近)海冰较常年显著偏少。利用合成分析和全球大气环流模式试验,研究了强La Nia事件的影响。结果表明,强La Nia事件能部分解释南方偏冷和降水偏多,及包括蒙古冷高压增强、青藏高原南支槽加深和西太平洋"负-正-负"的异常分布型在内的部分环流形势,但不能解释乌拉尔山阻塞的异常增强。模拟中等强度La Nia的影响并与强La Nia进行了比较,发现:只有当La Nia很强时,我国南方冬季偏冷、降水偏多的信号才显著;当La Nia强度只是中等时,这种信号将大为减弱。最后分析讨论了北大西洋异常增暖的影响,认为它对乌拉尔环流异常形成有重要贡献。因此,2008年1月雪灾的形成可能是包括强La Nia事件和北大西洋增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付建建李双林王彦明
- 关键词:雪灾LA大气环流模式
- 前期海洋热状况异常影响'2008年1月'雪灾形成的初步研究
- 考察2008年1月雪灾发生前期全球海洋的热状况发现,强La Ni(n)a事件和北大西洋显著增暖是最明显特征。此外,北太平洋中部较常年偏暖,北极(特别是北欧海附近)海冰较常年显著偏少。利用合成分析和全球大气环流模式试验,研...
- 付建建李双林王彦明
- 关键词:LA大气环流模式
- 亚洲季风区气候对北大西洋年代际振荡冷暖位相的对称和非对称响应被引量:2
- 2010年
- 利用NCEP大气环流模式,模拟了亚洲季风区气候对北大西洋正、负海温异常的响应。研究表明:亚洲季风区气候对北大西洋年代际振荡(AMO)的影响存在线性和非线性响应;AMO的暖位相造成欧亚大陆增温以及印度地区北暖南冷的偶极子型分布,主要是线性因素的作用;夏季、秋季印度半岛降雨增多,是线性因素和非线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且非线性因素带给印度半岛的降水多集中在西部。
- 王彦明李双林罗德海付建建
- 关键词:海温异常东亚季风年代际变化
- 两类ENSO背景下黑潮及其延伸区海温异常对东北夏季降水的影响:个例对比被引量:6
- 2016年
- 利用中国160站月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等,对比分析了在2009/2010年中部型E1Nino和1997/1998年东部型El Nino背景下,黑潮及其延伸区海温异常对东北地区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东亚沿岸自南向北异常"反气旋-气旋-反气旋"环流的偏移是导致这两年东北夏季降水不同的关键。2010年这一异常环流型比1998年整体偏东偏北,使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中纬度西风槽以及东北亚阻塞形势也偏东偏北,造成冷暖空气交汇于东北南部,降水西南多而西北少;1998年异常气旋中心位于松-嫩流域,强烈的辐合上升运动配合偏强的水汽输送,降水表现为区域性增强。观测与数值试验结果表明两类El Nino事件中黑潮及其延伸区异常海温的差异是形成东亚沿岸异常环流位置偏移的主要原因:(1)受2009/2010年中部型El Nino的异常下沉气流比1997/1998年偏北的影响,前者异常暖海温位于黑潮延伸区,后者位于黑潮区;(2)2010年夏季黑潮延伸区的异常暖海温通过加强Rossby波活动使得东亚高空西风急流北进东扩至日本以北,1998年黑潮区暖延伸区冷的海温分布使得急流偏南、偏弱,对应急流南北两侧的异常反气旋、气旋也随之偏北,东北亚阻塞随之偏北偏东。
- 王钦李双林付建建
- 关键词:夏季降水海温异常
- 海温对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及冬季风年际变异的影响
- 本文从海温的异常出发,研究了其对东亚夏季风的年代际和东亚冬季风的年际变异的影响,借助大气环流模式和观测资料进行研究分析,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1)用1979至1998年20年的气候月平均海温作为强迫场,来检验G...
- 付建建
- 关键词:海温异常年际变异大气环流模式
- 1998和2010年夏季降水异常成因的对比分析:兼论两类不同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被引量:49
- 2012年
- 1998和2010年夏季长江流域均发生了明显的洪涝灾害,且都是厄尔尼诺事件的次年(衰亡位相)。不同的是:1997/1998年冬季的厄尔尼诺事件是传统东部型,而2009/2010年冬季的厄尔尼诺事件是中部型(ELNioModoki)。首先利用中国160个台站月降水观测资料,对比了1998和2010年降水异常情况,结果显示除长江流域多降水这一共同特征外,1998和2010年降水分布还存在一定差异。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比了大气环流异常特征。结果表明:与1998年相比,2010年西北太平洋对流层低层异常反气旋中心位置偏北偏西,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脊线偏北,使得南海—孟加拉湾西南风减弱而东亚南风加强,导致自印度洋、南海向内陆的水汽输送减少,而自西太平洋的水汽输送增加并输送到偏北的位置,雨带比1998年偏北,中国西南地区降水比1998年偏少。进一步分析厄尔尼诺的影响,揭示环流形势的变化与中部型厄尔尼诺年赤道太平洋异常上升气流比传统厄尔尼诺年偏西、西太平洋异常下沉气流随之变化有关。利用GFDL大气环流模式AM2.1,进行了给定1998和2010年实际观测海温强迫的试验,显示海温差异能够部分解释观测到的环流异常。最后,将这两个个例与历史合成进行了比较,发现2010年与历史合成的中部型厄尔尼诺存在较大差异,表明中部型厄尔尼诺对中国夏季降水的影响比以前所认识的要复杂。
- 王钦李双林付建建李国平
- 关键词: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