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庆文

作品数:32 被引量:414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9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1篇地质
  • 18篇填图
  • 9篇地质调查
  • 9篇地质填图
  • 9篇数字填图
  • 7篇区域地质
  • 7篇区域地质调查
  • 6篇数字地质填图
  • 3篇地质图
  • 3篇造山带
  • 3篇山带
  • 3篇数字区域地质...
  • 3篇填图方法
  • 2篇地层
  • 2篇岩石
  • 2篇岩石地层
  • 2篇遥感
  • 2篇野外
  • 2篇野外地质
  • 2篇数据模型

机构

  • 24篇中国地质调查...
  • 2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7篇中国地质调查...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成都地质矿产...
  • 2篇吉林师范大学
  • 1篇甘肃省地质调...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青海省地质调...
  • 1篇广西区域地质...

作者

  • 32篇于庆文
  • 20篇李超岭
  • 18篇张克信
  • 11篇杨东来
  • 9篇葛梦春
  • 8篇朱云海
  • 6篇张智勇
  • 4篇其和日格
  • 4篇邱丽华
  • 3篇方成名
  • 3篇刘畅
  • 2篇吕霞
  • 2篇李丰丹
  • 2篇徐强
  • 2篇殷鸿福
  • 2篇孙赜
  • 2篇廖崇高
  • 2篇张洪涛
  • 2篇杨武年
  • 2篇徐凌

传媒

  • 7篇地球科学(中...
  • 6篇地质通报
  • 4篇新疆地质
  • 2篇中国地质
  • 1篇现代地质
  • 1篇地层学杂志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广西科学院学...
  • 1篇青海地质
  • 1篇中国区域地质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第十四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1
  • 5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0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河上游第四纪河流地貌演化——兼论青藏高原1∶25万新生代地质填图地貌演化调查被引量:36
2003年
在青藏高原1∶25万地质填图中,新生代地貌演化调查方法是查明地貌组成的形态、分布、形成年代等特征,分析地貌成因类型,研究地貌与构造、气候、沉积的关系,通过夷平面、河流阶地等反映隆升过程的标志性地貌面调查,分析地貌发展阶段,建立区域地貌演化史.由黄河上游羊曲段阶地地貌调查结果,推断黄河在0.03Ma才切开共和南山.对比黄河上游不同发育地段阶地,表明黄河上游地貌演化过程是伴随高原阶段隆升而向上游阶段性溯源侵蚀发展的.1.6Ma黄河稳定出现在民和—兰州—临夏,1.1Ma切开积石峡到达化隆-贵德,0.15Ma切开龙羊峡出现于共和盆地,约0.03Ma经历最新抬升事件,切开贵南南山及西秦岭,并沟通若尔盖盆地抵达黄河源区.
张智勇于庆文张克信顾延生向树元
关键词:黄河上游青藏高原地质填图地貌演化阶地
中国数字地质调查系统的基本构架及其核心技术的实现被引量:57
2008年
数字地质调查系统是贯穿整个地质矿产资源调查全过程的软件,涵盖地质矿产调查、矿产资源勘查、矿体模拟、品位估计、资源量估算、矿山开采系统优化等内容。考虑数字地质调查系统的应用技术层面,从数据"层"模型、数据流"池"技术、不同阶段数据模型继承技术、数据互操作技术等几个方面讨论了核心技术及其实现,通过基于无缝一体化技术的数据采集、管理、综合处理与成果表达,在实体或矿块的矿床建模技术与品位估计、储量估算等方面展现了全地质调查过程的数字化,不但为地质人员应用高新技术降低了门坎,而且极大地提高了研究精度和效率,丰富了成果的表现形式和服务形式。随着数字地质调查系统的完善和应用水平的提高,数字地质调查系统将成为中国地质调查的主流软件体系。
李超岭杨东来李丰丹刘畅刘修国于庆文吕霞
关键词:数字地质调查系统数字填图资源量估算
1∶25万玉林市幅PRB数字地质填图方法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在广西1∶25万玉林市幅PRB数字地质填图试点过程中,应用“数字地质填图系统RGMAP”开展工作,总结出一套录入、验证前人地质资料的工作方法,其工作过程分为前期准备,前人地质资料录入,野外地质调查、验证,前人地质资料批注,编制实际材料图、数字地质图,共5个阶段。该工作方法与传统的地质调查方法相比,大大提高了地质调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基本上达到了在1∶25万区调修测区推广应用的“实战性”要求。
覃小锋胡贵昂周开华于庆文李超岭周府生李广宁谢凌锋
关键词:区域地质调查
数字填图技术理论基础被引量:13
2003年
针对数字填图技术多学科性的技术特点,介绍了有关数字填图技术的研究内容、数字填图系统概念与组成及其对数据的要求,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RGMAP数字填图系统的PRB数据模型及PRB基本过程与过程扩展机制问题。
方成名葛梦春李超龄于庆文
关键词:RGMAP数字填图技术
据孢粉分析黑龙江嘉荫地区晚白垩世气候变化对恐龙绝灭的影响被引量:10
2006年
黑龙江省嘉荫地区是中国境内发现恐龙最早的地区,自恐龙化石被发现以来在该区进行过大量的发掘,但对恐龙生活环境和灭绝原因一直没有解释。本研究将产恐龙的晚白垩世地层由下而上划分为永安村组、太平林场组、渔亮子组和富饶组,其中产恐龙化石和大量孢粉化石。孢粉化石由下而上可识别为Polypodiaceaesporites-M onosulcites-Beau-preaidites、Cyathidites-Taxodiaceaepollenites-Aguilapollenites和C lassopollis-Ephedripites-Sphagnum sporites组合。根据含恐龙地层中的孢粉化石组合变化和沉积物特征分析,认为晚白垩世本区总体属湿暖的亚热带气候环境。孢粉化石组合的变化显示当时出现暖湿至干热气候条件的演变。嘉荫群上部渔亮子组中膏岩层和耐高温、抗盐碱的克拉梭粉(C lassopollis)麻黄粉(Ephedripites)组合在短时间内的大量出现,说明晚白垩世末期出现有短暂的干热气候,这种气候的突然转变以及伴随的生态系统的紊乱可能是嘉荫地区恐龙大量死亡的重要原因,但不排除诸如天外星体碰撞地球、大规模火山喷发等引发白垩纪末恐龙全球灭绝的因素,后者更可能是引起气候变化的直接因素。
赵海滨尹志刚万晓樵于庆文牛延宏
关键词:晚白垩世孢粉气候变化恐龙绝灭
关于“非史密斯地层”的若干问题讨论被引量:11
1999年
1史密斯地层与非史密斯地层 1.l史密斯地层学的产生、发展与基本原理地层学产生以来的300余年,研究内容基本上属于史密斯地层学(Smith stratigraphy)的范畴。最早的地层学科学奠基人斯坦诺在论文《天然固体中的坚硬物》(1669年)中提出著名的地层学三定律:层序叠加律(Law of Superposition),即若地层未经变动则下老上新;原始连续律(Law of Original Continuity),即若地层未经变动则呈连续体并逐渐尖灭;原始水平律(Law Of Original Horizontality),即若地层未经变动则呈水平或大致水平产状。斯坦诺的三定律第一次把理性带进地层学。
殷鸿福张克信张洪涛其和日格于庆文任家琪古风宝
关键词:地层非史密斯地层造山带地层划分
图幅PRB字典创建原则与方法
2003年
图幅PRB字典是数字区域地质调查过程中采集地质数据的描述性词汇,是由项目组根据地质调查任务和图幅地质特点自行定义和创建的,它对于规范图幅地质调查内容与结构、地质内容描述语义的标准化,以及提高数字填图工作效率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图幅PRB字典创建的原则、要求、类型和作用及创建方法进行了较详细地阐述和讨论。
葛梦春方成名李超岭于庆文
关键词:数字地质填图
数字路线地质调查与数字填图方法被引量:8
2003年
数字地质填图是基于数字填图系统(RGMAP)进行地质调查的一种新方法,从野外数字路线地质调查的角度,结合1:50000崇阳县幅数字填图实战经验,探讨了观察路线布置的原则和方法、PRB数字填图技术和PRB过程的基本概念,数字填图的一般工作方法和编录要求等,在此基础上对数字填图方法的长处和局限性进行了讨论。
葛梦春方成名于庆文李超岭
关键词:数字地质填图PRB过程
东昆仑红水川中更新世晚期沉积序列及其时代依据被引量:4
2000年
中更新世晚期 ,东昆仑布青山已开始大幅度崛起 .布青山北坡查干额日格地区第四系厚达百余m ,整体上为具多元结构的洪冲积扇复合建造体 ,其中较细粒沉积层中产丰富的孢粉化石 .根据冲洪积层中植物孢粉组合分析 ,确定其时代为中更新世 ,孢粉组合所反映的当时植被类型为混交林 -荒漠草原 .冲洪积层中部的热释光年龄为 (30 2± 2 2 )ka ,古地磁测量确定出琵琶反向极性 1和琵琶反向极性 2两个亚时 ,时代为中更新世晚期 .
于庆文张克信侯光久朱云海王国灿
关键词:孢粉组合中更新世东昆仑
RGMAP系统数据管理与质量监控被引量:3
2003年
介绍了RGMAP系统的数据流程、管理、再现及质量控制与评价体系指标,该系统与传统区域地质调查模式有较大区别RGMAP通过采用GIS数据可视化及数据库技术使得对地学数据的管理与编辑更加方便、高效,数据质量的定量检查与人工检查相结合的质量控制与评价体系,对区调数据质量的监控变得更加有力。
方成名葛梦春李超龄于庆文
关键词:RGMAP数据流数据管理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