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大利
- 作品数:12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唇裂术后唇鼻畸形整复125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总结唇裂术后唇鼻畸形修复的临床经验。方法自1995年以来共收治唇裂术后唇鼻畸形整复125例。唇部畸形82例,鼻部畸形43例。上唇畸形以"Z"字瓣及"V-Y"推进成形术为常见,鼻翼、鼻小柱、鼻尖整形最常见是"V-Y"推进成形术,在分离鼻翼软骨时必须把鼻翼软骨内脚完全游离出来。上唇皮肤尽可能避免直线缝合。结果本组125例中,112例(89.6%)经过1~3 a随访观察,100例(89.2%)效果满意。结论唇鼻部整形除精密的手术设计、减张、曲线缝合外,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法,灵活应用,是获得良好效果的保证。
- 于大利
- 关键词:唇裂术后
- 唇裂修复术后继发唇鼻畸形手术95例报告被引量:1
- 2007年
- 于大利
- 关键词:唇裂修复术后继发修复术后继发畸形二期整复
- 天然无机骨及其复合物在整复颌面部骨缺损畸形中的应用被引量:3
- 1999年
- 马建军曹波王汝才于大利马晓希沈振美徐保东孔大军岳玉莲
- 关键词:复合物
- 天然型复合网孔状羟基磷灰石在牙周骨缺损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研究新型牙周骨再生材料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实验1:用家兔10只,在家兔两侧背肌的肌囊内分别植入天然型网孔状羟基磷灰石(IHA)及天然型复合网孔状羟基磷灰石(IHA/BNP)。实验2:用家兔10只,条件同实验一。在两侧胫骨内分别植入IHA及羟基磷灰石(HA)。实验3:用家兔24只,在其31、32、33,41、42、43牙唇侧附着处做弧形切口,制备长为两切牙间距离的两壁骨缺损。将IHA/BMP或IHA植入已制备的骨缺损区内并压紧,严格缝合切口。临床应用:选用符合标准的52例牙周病患者的60颗患牙,随机分为IHA/BMP、IHA、HA(对照组)三组。结果:与骨形态形成蛋白质(BMP)复合,组成IHA/BMP,经动物实验证实该材料生物相容性良好,具有传导及诱导成骨功能,新生骨出现早、生长快,成骨量多。结论:天然复合网孔状羟基磷灰石(IHA/BMP)具有类似人骨的网状交联空隙,有利于传导成骨,牙根面也有少量新骨沉积。是当前修复牙周骨缺损较理想的人工替代材料。
- 于大利
- 关键词:牙周骨缺损
- 局部组织瓣整复鼻缺损的临床经验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索修复鼻翼缺损简单易行、形态效果佳的治疗方法。方法:自1995年以来共收治30例鼻缺损患者,其中额部中央皮瓣3例,以一侧滑车上血管蒂经鼻根皮下隧道穿行到鼻部缺损区;鼻唇沟组织瓣者17例19侧,均设计蒂在上的组织瓣;耳廓全厚三明治式游离瓣10例11侧。结果:额部中央皮瓣3例,鼻唇沟组织瓣17例全部成活;耳廓全厚三明治式游离瓣10例,其中1例首次移植坏死,第2次手术成功。结论:扩张增容后的中央额瓣是全鼻缺损再造的首选治疗方案;整复鼻翼、鼻尖缺损,单侧鼻唇沟皮瓣长度在4~5cm,宽度在1.2~1.5cm为佳。耳廓全厚三明治式游离瓣,宽度在1.8cm以内较安全。
- 于大利
- 关键词:鼻缺损
- 天然型无机骨在唇裂术后继发畸形整复中的应用
- 1999年
- 曹波于大利马建军刘世勋
- 关键词:唇裂继发畸形天然型无机骨
- 天然型网孔羟基磷灰石复合骨形成蛋白盖髓治疗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探讨一种新型的盖髓剂 ,以达到活髓保存治疗的理想效果。方法 应用天然型网孔羟基磷灰石复合骨形成蛋白对 10 0例 ,10 4颗牙进行盖髓治疗 ,随访 1年。根据X线片和临床症状 ,评价其疗效 ,并与氢氧化钙组对照。结果 天然型网状羟基磷灰石复合骨形成蛋白用于前牙直接盖髓、前牙间接盖髓、后牙直接盖髓、后牙间接盖髓治愈率分别为 88.89 %(8/ 9)、10 0 .0 0 %(7/ 7)、90 .91%(2 0 / 2 2 )、98.18%(5 4/ 5 5 )。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天然型网孔羟基磷灰石复合骨形成蛋白是活髓保存治疗中理想的盖髓剂。
- 刘国慧马建军于大利邓丽蒋云卉
- 关键词:IHA骨形成蛋白活髓保存治疗牙髓病
- 涎腺肿瘤与类肿瘤283例临床病理探讨
- 1996年
- 涎腺肿瘤与类肿瘤283例临床病理探讨AClinicalPathologicalApproachto283CasesofNeoplasmaandNeoplasmoid马建军杜孝诚沈振美于大利刘国卉(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济宁市272111)关键...
- 马建军杜孝诚沈振美于大利刘国卉
- 关键词:涎腺肿瘤类肿瘤病理
- 新型网孔羟基磷灰石在唇腭裂术后畸形及牙槽突裂整复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一种唇腭裂术后畸形及牙槽突裂修复理想的人工骨替代材料。方法采用新型网孔羟基磷灰石复合骨形成蛋白组(IHA/BMP)20例,单纯型网孔羟基磷灰石(IHA)组20例整复唇腭裂术后畸形及牙槽突裂术。结果形态效果良好,X线片示植入材料显影及生长良好,且IHA/BMP组优于IHA组。术后对其中34例进行了5~7年的随访,随访效果满意。结论该复合材料的植入既避免了自体骨移植的缺点,又具备骨形成蛋白的诱导成骨效应还具备新型网孔羟基磷灰石传导成骨和支架作用的优点,是一种理想的唇腭裂术后畸形及牙槽突裂修复理想的人工骨替代材料。
- 于大利
- 关键词:骨形成蛋白牙槽突裂
- 应用扩张器修复头面部软组织缺损的探讨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技术在头面部软组织缺损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应用扩张器修复35例头面软组织缺损患者。结果:除3例感染外,扩张皮瓣均全部成活,修复后形态色泽自然,术后随访1年,获得满意疗效。结论: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是修复头面部软组织缺损理想选择。
- 于大利
- 关键词:扩张器头面部软组织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