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素琴
- 作品数:52 被引量:365H指数:12
- 供职机构:武汉区域气候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湖北省气象局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生物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 湖北省绿茶气候品质综合指数模型研究
- 2023年
- 利用湖北省典型茶区2018—2020年绿茶不同开采期品质数据及开采前15 d气象观测数据,首先通过决策树和随机森林等机器学习方法分析了影响绿茶品质的关键气象因子及其响应关系,然后基于模糊数学理论,构建了气温、日照时数、风速和相对湿度单因子隶属函数模型,并采用综合加权得到绿茶气候品质综合指数模型,最后基于遗传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优化求解,并确定了等级评价标准。结果表明,符合实际等级的样本占样本总数的67.2%,相差一个等级的样本占样本总数的32.8%,说明绿茶气候品质综合指数模型能够反映不同气候条件下绿茶品质的差异。
- 邓环环秦鹏程秦鹏程邓爱娟万素琴
- 关键词:绿茶
- 江汉平原杂交早稻安全播种育秧气温指标试验被引量:3
- 2013年
- 利用荆州农业气象试验站2009、2011、2012年杂交早稻分期播种和2012年盆栽低温控制试验数据,验证杂交早稻安全播种育秧平均气温、平均最低气温界限指标,并分析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初日变化。结果表明,杂交早稻适宜播种期平均气温指标为10.7~16.5℃,平均最低气温指标为6.8~11.7℃。播种后8~10℃低温处理持续3、4、5 d,与对照相比出苗率分别降低10、17、31个百分点,处理1~2 d对出苗率影响不大,但播种至出苗间隔日数延长。江汉平原稳定通过10℃初日历年平均日期为3月24日,达80%保证率初日为3月30日,从下一茬双季杂交晚稻安全齐穗考虑,其现行中熟偏迟杂交籼型早稻播种期宜安排在3月下旬中后期,根据天气预报在冷头泡种,冷中催芽,冷尾暖头抢晴播种薄膜秧。
- 田皓谭波邬晓芬苏荣瑞万素琴黄永平
- 关键词:江汉平原杂交早稻
- 基于前期有效降水动态推算土壤湿度的研究
- 土壤水分平衡原理,利用荆州(1982-2006年)、随州、麻城(1993-2006年)3个站点的土壤监测资科.建立了0~10cm,10~20cm土层的土壤湿度与前期80天内总有效降水量估算模式;土壤总有效降水量是每次降水...
- 刘可群万素琴刘志雄冯明
- 关键词:有效降水土壤湿度动态模型
- F_(2:3)设计全基因组标记的Bayesian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数量性状的遗传率低时,常采用F2:3设计进行遗传分析,但往往忽略异质家系内QTL的混合分布特性。同时,用多QTL模型检测QTL会提高QTL检测的功效。因此,本文在利用F2:3设计异质F2:3家系内QTL混合分布特性基础上,提出F2:3设计全基因组多标记联合分析新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了异质F2:3家系内的QTL混合分布,并采用多QTL遗传模型。Monte Carlo模拟研究表明,新方法能获得精确的QTL效应和位置的估计。此外,还比较了QTL效应抽样的两种策略。研究表明,新策略能显著提高QTL检测的功效。
- 万素琴邵艳华袁有禄章元明
- 关键词:数量性状基因座多标记
- 湖北省近45年≥10℃界限温度的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12
- 2010年
- 根据湖北省20个代表站点1961~2005年逐日平均气温,计算并分析历年≥10℃界限温度的初终日、持续日数、活动积温及其变化趋势和年代变化。结果表明,45年来,全省大部≥10℃界限温度初日呈提前趋势但不显著,≥10℃界限温度终日变化不大;各站点≥10℃界限温度持续日数都表现出延长的趋势;≥10℃界限温度活动积温除建始、郧西、英山、利川等边缘山区呈不显著的减少趋势外,其他大部分地区均呈显著增加趋势。从年代变化看,全省大部≥10℃界限温度初日为先提前后推迟至20世纪90年代后持续提前的趋势;≥10℃界限温度终日年代变化趋势与初日变化趋势基本相反;≥10℃界限温度初终日间隔日数,20世纪60~70年代都呈增加趋势,20世纪70~80年代大部分减少,20世纪90年代缓慢变化,进入20世纪大幅增加;≥10℃界限温度活动积温随着年代呈波动性的上升趋势。可见湖北省近45年≥10℃界限温度的初终日期、持续日数、活动积温都发生了一定变化,可能对农业生产布局造成一定影响。
- 刘志雄陈正洪万素琴
- 关键词:积温
- 湖北省水稻种植布局精细化气候区划被引量:14
- 2016年
- 利用湖北省76个气象站1981-2010年气候资料和1∶100万DEM数字高程模型,采用回归克里金插值法分别对稳定通过10℃活动积温、水稻生长期长度、安全生育期天数等区划指标进行了细网格推算,综合考虑区划指标等级评分对湖北省水稻种植布局进行了精细区划。区划结果显示湖北省除局部高山地区外,大部分地区热量条件可满足一季中稻种植,三峡河谷、鄂西南东部低山丘陵区、江汉平原及鄂东沿江平原可种植一季早熟籼稻和一季早中熟晚籼稻,与当前实际种植范围相比,双季稻的种植北界尚有北移的空间,考虑早籼+晚粳以及单季稻改双季稻的种植模式,双季稻的种植范围仍具有较大的扩展潜力。区划结果对湖北省水稻种植规划及布局调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秦鹏程万素琴邓环刘敏
- 关键词:水稻
- 三峡库区复杂地形下的降雨时空分布特点分析
- 根据三峡水库坝区周边10个气象站1992~2002年逐日降雨资料,先用比值法将短期考察资料延长, 再通过对比、回归等方法,客观分析降雨量、降雨日数、暴雨量、暴雨日数等指标随时间(年内、年际)和地形(高度、坡向)的变化特点...
- 陈正洪万素琴毛以伟
- 关键词:三峡水利枢纽库区降水分布地形性降水
- 湖北省早稻适宜播期及其气候风险被引量:14
- 2014年
- 利用湖北省早稻种植区4个代表气象站1953-2012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以1983年为时间节点,分析前后30a不同保证率下早稻安全播期的变化,并基于CERES-Rice作物生长模型模拟不同播种日期下的早稻潜在产量,结合低温阴雨指标统计不同播期下播种-幼苗期早稻遭受低温阴雨的风险,综合确定湖北省早稻适宜播期.结果表明:与1953-1982年相比,1983-2012年不同保证率下早稻安全播期普遍提前2~7d.在近30a气候背景下,各代表站适宜播期在50% ~ 80%保证率下稳定通过10℃的初日之间;具体来说,武汉在3月24日-4月1日,荆门在3月26日-4月4日,荆州在3月25日-4月3日,黄石在3月23日-3月31日播种,不仅能降低早稻播种-幼苗期发生烂种烂秧的风险,还能确保高产稳产.研究结果可为湖北省早稻的播期安排提供科学依据.
- 曹秀霞万素琴吴铭
- 关键词:早稻适宜播期
- 1981年以来气候变化对湖北中稻产量影响的积分回归分析
- 本文通过分析湖北5个区81-08年气象条件的变化规律,利用积分回归的方法,得到气候变化对5个区中稻产量的不同影响效应.5个区81-08年中稻生长期气温多偏高,而8月中旬、9月上旬明显变冷,且7月下旬至9月下旬的倾向率变幅...
- 邓环刘敏万素琴
- 关键词:气候变化积分回归中稻
- 华中区域气温变化的模拟评估及未来情景预估被引量:6
- 2012年
- 利用WCRP的耦合模式比较计划-阶段3的多模式数据(CMIP3数据),模拟分析基于A2、A1B、B1排放情景下华中区域2011—2100年平均气温的可能变化,结果表明,模式模拟的结果可较好地反映出气温线性变化趋势。模拟冬季增温速率略高于夏季,但夏季增温速率与观测序列呈相反变化趋势;总体能模拟出华中区域气温线性趋势的空间分布特征,但模拟数值偏高。3种情景下21世纪末华中区域平均气温的增幅(相对于1961—1990年)分别为3.7、3.4、2.0℃。21世纪中叶前夏季增幅大于冬季,21世纪末冬季增幅大于夏季;两个时间段内春、秋季基本一致。
- 任永建万素琴肖莺刘敏孙善磊
- 关键词:IPCC气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