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万睿

万睿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骨溶解
  • 2篇关节
  • 2篇FTY720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乙烯
  • 1篇植骨
  • 1篇纱布
  • 1篇帕金森
  • 1篇破骨
  • 1篇破骨细胞
  • 1篇气囊
  • 1篇人工关节
  • 1篇髋关节
  • 1篇髋关节置换
  • 1篇外科
  • 1篇外科纱布
  • 1篇细胞
  • 1篇小鼠
  • 1篇磨损颗粒诱导

机构

  • 4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市第九人...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张健
  • 4篇万睿
  • 4篇李平
  • 4篇周园东
  • 3篇王信
  • 1篇朱勇军
  • 1篇汪洋
  • 1篇陈婷梅

传媒

  • 2篇激光杂志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FTY720对聚乙烯颗粒诱导的破骨细胞前体细胞RAW264.7分化的影响
2013年
目的观察FTY720对聚乙烯颗粒诱导的破骨细胞前体细胞RAW264.7分化的影响,探讨其防治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的可能性。方法构建破骨细胞-成骨细胞(RAW264.7-MC3T3)小室共培养体系及破骨细胞-骨片体系,用FTY720干预受聚乙烯磨损颗粒刺激的RAW264.7细胞的分化,倒置显微镜观察分化细胞的形态;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TRAP)染色法对破骨细胞进行计数;扫描电镜观察破骨细胞的一般形态及骨吸收效应;ELISA法检测共培养体系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Lnterleuk-in-6,IL-6)的分泌水平;RT-PCR检测破骨细胞表面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RANK)和TRAP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结果聚乙烯颗粒组RAW264.7细胞体积增大,胞质丰富,胞体边缘不齐呈云雾状,细胞核较多;FTY720组TRAP(+)细胞数明显低于聚乙烯颗粒组(P<0.01);破骨细胞呈圆形,细胞间可通过纤维样足突连接,骨片上有破骨细胞附着生长,FTY720组骨吸收陷窝和骨吸收面积均明显低于聚乙烯颗粒组(P<0.01);聚乙烯颗粒组TNF-α和IL-6的分泌水平均明显增加(P<0.01),FTY720组TNF-α和IL-6的分泌受到抑制;FTY720组破骨细胞表面TRAP和RANK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均明显低于颗粒组(P<0.01)。结论 FTY720能有效抑制破骨细胞前体细胞RAW264.7分化成熟,减少破骨细胞的形成及对骨片的溶解吸收,减少TNF-α、IL-6等炎性因子的分泌,下调RANK、TRAP等破骨细胞特异细胞表型和功能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有望成为防治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的药物。
周园东王信李平万睿陈婷梅张健
关键词:FTY720破骨细胞共培养
FTY720抑制小鼠植骨气囊模型中聚乙烯磨损颗粒诱导的骨溶解效应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在小鼠植骨气囊动物模型中,观察外源性FTY720(Fingolimod,芬戈莫德)对骨溶解的抑制作用。方法:构建小鼠植骨气囊模型,将构建好气囊模型的小鼠分成4组:空白组(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腹腔注射DMSO),FTY720组(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腹腔注射FTY720),聚乙烯颗粒组(气囊内注入聚乙烯颗粒、腹腔注射DMSO),聚乙烯颗粒+FTY720组(气囊内注入聚乙烯颗粒、腹腔注射FTY720)。4周后处死小鼠后取气囊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炎症反应和炎症细胞渗出情况,取组织匀浆行Elisa法检测气囊组织中IL-6和TNF-α浓度、取骨组织行电镜扫描观察骨片吸收情况,取组织匀浆行RT-PCR检测破骨细胞相关基因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mRNA表达水平。结果:①HE染色后炎症细胞渗出量,聚乙烯颗粒+FTY720组(4892±457)与聚乙烯颗粒组(4931±57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FTY720组(2013±375)与空白组(2151±310)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含有聚乙烯颗粒组高于无聚乙烯颗粒组(P<0.05)。②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IL-6、TNF-α)浓度,聚乙烯颗粒+FTY720组〔(130.13±3.22)(、129.22±5.02)〕与聚乙烯颗粒组〔(149.22±6.09)(、140.52±2.68)〕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FTY720组〔(68.24±2.83)、(82.88±5.34)〕与空白组〔(69.51±2.31)(、74.15±4.64)〕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含有聚乙烯颗粒组高于无聚乙烯颗粒组(P<0.05)。③扫描电镜检测骨片吸收面积与视野面积百分比,聚乙烯颗粒+FTY720组〔(10.21±1.78)%〕低于聚乙烯颗粒组〔(17.79±2.56)%〕,FTY720组〔(1.82±1.37)%〕低于空白组〔(6.27±2.11)%〕;并且含有聚乙烯颗粒组高于无聚乙烯颗粒组(P<0.05)。④破骨细胞相关基因TRAP mRNA表达量,聚乙烯颗粒+FTY720组(0.53±0.04)低于聚乙烯颗粒组(0.74±0.05),FTY720组(0.22±0.03)低于空白组(0.38±0.04);而含有聚乙烯颗粒组高于无聚乙烯颗粒组(P<0.05)。结论:在小鼠植骨气囊动物模型中,FTY720能有效
李平万睿周园东汪洋王信张健
关键词:FTY720SIP骨溶解
大直径球头-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帕金森患者股骨颈骨折12例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采用大直径球头-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方法,治疗老年帕金森患者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帕金森患者合并股骨颈骨折12例,男3例,女9例,年龄65岁至87岁,平均年龄76.17岁。假体类型:人工全髋关节假体2例,人工双极股骨头10例。置换后3个月随访,进行围置换期并发症、影像学、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等方法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安全度过围置换期,置换术后3周出现脱位1例,无深部感染及深静脉血栓形成,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骨盆平片上出现髋臼侧透亮线1例,无骨溶解、松动及股骨柄下沉;Harris评分:90分至100分3例,80分至89分5例,70分至79分3例,<70分1例。结论:大直径球头-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帕金森患者股骨颈骨折可有效改善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降低脱位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周园东朱勇军王信李平万睿张健
关键词:帕金森股骨颈骨折骨水泥髋关节置换
纱布纤维可否在小鼠气囊植骨模型中诱发炎性骨溶解的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建立小鼠气囊植骨模型,观察纱布纤维是否会诱发炎性骨溶解,为优化手术操作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选择2011年3—4月4例在我院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丢弃的胫骨上端松质骨作为胫骨标本,均分为2块,1块采用干纱布擦拭(干纱布组),另1块采用0.9%氯化钠溶液浸湿的湿纱布擦拭(湿纱布组),通过电镜扫描并计算两组纱布纤维覆盖率。近交系SPF级BALB/c小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聚乙烯组和纱布组,每组10只,建立气囊植骨模型。肉眼观察小鼠处死前活动情况、死亡情况及处死后切口炎症反应情况;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小鼠囊壁组织单核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计数;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法观察骨片破骨细胞阳性染色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囊壁组织白介素(IL)-1β、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以平均光密度值表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囊壁组织TNF-α水平;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囊壁组织TNF-αmRNA表达水平,以TNF-αmRNA表达倍数表示。结果 (1)干纱布组纤维覆盖率为(18.11±6.94)%,湿纱布组为(4.86±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8,P<0.05)。(2)各组小鼠处死前活动情况良好,无死亡小鼠;处死后发现,聚乙烯组和纱布组小鼠切口存在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对照组小鼠无明显炎症反应。(3)各组小鼠囊壁组织炎症反应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各组小鼠颅骨骨片TRAP染色阳性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93,P<0.05)。(5)各组小鼠囊壁组织IL-1β、IL-6、TNF-α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3.39、28.40和122.22,P<0.01)。(6)各组小鼠囊壁组织TNF-α水平及TNF-αmRNA表达倍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653.97和375.31,P<0.01)。结论纱布纤维与聚乙烯颗粒一样,可导致局部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增多而诱发炎性骨溶解。术中使用纱布�
万睿李平周园东张健
关键词:外科纱布人工关节多发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