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万刚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成都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静脉
  • 2篇家兔
  • 1篇动静脉
  • 1篇引导式
  • 1篇影像解剖
  • 1篇影像解剖学
  • 1篇解剖学
  • 1篇颈外
  • 1篇颈外静脉
  • 1篇颈总动脉
  • 1篇喉部
  • 1篇插管

机构

  • 3篇成都医学院
  • 1篇郑州航空工业...

作者

  • 3篇万刚
  • 3篇刘鸿
  • 3篇李通
  • 2篇谢拥军
  • 2篇刘思琦
  • 2篇冯巧灵
  • 1篇李鹏昊
  • 1篇刘兴国
  • 1篇姜恒
  • 1篇张瑜

传媒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解剖科学进展
  • 1篇实验动物科学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新型引导式家兔动静脉插管装置被引量:2
2011年
目前,在机能实验中行家兔动静脉插管时,基本的操作是分离并暴露出家兔动静脉,然后用眼科剪在其上面呈45°做"V"形切口,剪开血管管径的1/3~1/2,将导管插入,最后用线结扎导管[1]。这一操作过程存在许多问题,在做"V"字形切口时,
刘鸿姜恒冯巧灵刘秀卿张瑜李通万刚
关键词:引导式
喉部动脉影像解剖学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喉部动脉的影像解剖学为临床提供解剖学依据和资料。方法取36例喉部结构完整的尸体标本,8例尸体标本做动脉铸型,12例尸体标本用MR扫描仪进行水平面和矢状面的扫描,8例尸体标本进行1mm/片冰冻磨铣,8例尸体标本进行大体及显微解剖,并对5种不同的形态学研究方法关于喉部动脉的观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定性、定量研究。结果左、右甲状腺上动脉的长度分别为(42.30±0.20)mm和(40.50±0.20)mm,起点处的管径分别为(1.80±0.30)mm和(1.65±0.30)mm;左、右甲状腺下动脉的长度分别为(23.60±0.27)mm和(22.40±0.24)mm,起始点的管径为分别为(1.40±0.25)mm和(1.35±0.30)mm。喉上动脉起点处的管径(1.50±0.20)mm,入喉处管径为(1.32±0.15)mm,长度为(18.60±2.45)mm;其入喉处在甲状软骨的前下方,距甲状软骨上角尖的距离,左侧为(6.80~25.50)mm,平均(14.60±2.45)mm;右侧为(7.60~28.60)mm,平均(15.58±2.58)mm,两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喉下动脉起点处的管径(1.70±0.30)mm,长度为(15.50±1.80)mm。结论喉部动脉的影像解剖学研究,为耳鼻喉头颈科特别是喉部病变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为科学和全面的影像解剖学依据及血供形态学资料。
刘鸿谢拥军刘思琦万刚李通刘兴国
关键词:动脉影像解剖学
改良家兔血管插管术的效果评价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评价改进组和常规组行家兔颈总动脉和颈外静脉插管术的效果。方法将20只家兔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行常规家兔颈总动脉和颈外静脉插管术;实验组采用新型引导式家兔血管插管装置及方法行家兔颈总动脉和颈外静脉插管术;并对两组家兔插管的成功率、操作时间及术后效果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常规组行家兔颈总动脉和颈外静脉插管术,一次性成功率分别为70.0%、75.0%,所用时间分别为8~18(12.0±0.5)min、6~15(10.0±0.8)min;改进组行家兔颈总动脉和颈外静脉插管术,一次性成功率分别为92.5%、90.0%,所用时间分别为5~12(8.0±0.4)min、4~14(7.0±0.7)min,2组插管成功率和操作时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常规组和改进组行家兔插管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25%、5%,2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改进组比常规组不但提高了实验动物血管插管的质量和效率,而且具有安全、微创等优点。
刘鸿谢拥军万刚刘秀卿冯巧灵李通李鹏昊刘思琦
关键词:插管颈总动脉颈外静脉家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