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锐
- 作品数:36 被引量:307H指数:10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开放式前入路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627例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总结开放式前入路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08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进行手术的627例(708侧)患者,应用局部麻醉下的开放式前入路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结果单侧平均手术时间(37±11)min。患者术中疼痛评分平均3.63分,术后2 h疼痛评分3.13分,术后1周疼痛评分2.12分。术后需用镇痛药物13例(2.1%),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术后1年复发6例(1.0%),3年7例(1.1%),5年7例(1.1%);腹股沟区感觉异常53例(8.4%),腹股沟区不适感56例(8.9%),慢性疼痛3例(0.5%);浆液肿35例(5.6%);血肿13例(2.1%),尿潴留8例(1.3%),切口感染5例(0.8%),肠梗阻1例(0.2%)。结论开放式前入路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花荣姚琪远陈浩丁锐何凯许搏
- 关键词:疝修补术手术后并发症
- 自体腹膜覆盖聚丙烯补片抗粘连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研究在大鼠腹腔内植入聚丙烯(polypropylene PP)补片并以补片旁腹膜覆盖后能否减少聚丙烯补片引起的腹腔粘连。方法选用SD大鼠120只,分为裸露组(A组)、转移组(B组)、翻转组(C组)及游离组(D组),将聚丙烯补片植入大鼠腹腔,以A组作为对照,B、C、D组采用不同的腹膜覆盖的方法,在术后3、7、28 d分别处死大鼠,进行大鼠腹腔内粘连程度检测、组织学检查及扫描电镜检查以了解补片表面的粘连情况。结果术后3 d,对照组A组的聚丙烯补片表面粘连较实验组B、C、D组明显(P<0.05);术后7 d及28 d,A组和D组聚丙烯补片表面粘连明显较B、C组明显(P<0.05)。术后7 d各组补片表面的粘连较3 d时明显,术后28 d时粘连与7 d时相似。补片表面没有粘连的区域术后7 d可见有腹膜覆盖。结论转移及翻转的腹膜能在聚丙烯表面存活并能减少其表面的粘连,而游离的腹膜坏死后并不能减少聚丙烯补片表面的粘连。
- 花荣姚琪远陈浩丁锐何凯倪泉兴
- 关键词:聚丙烯补片切口疝腹膜
- 结肠造口旁疝Lap—re—Do修补术后造口功能的评估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造口原位重建的腹腔镜结肠造口旁疝补片修补术式Lap—re—Do技术的手术效果和术后造口功能。方法对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外科2009年5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结肠造口旁疝接受造口重建Lap—re—Do手术的102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并对2009年5月至2012年4月期间行Lap—re-DoKeyhole手术的39例患者进行术前和术后造口排粪功能恢复的对照评估。结果全组患者手术平均时间113(60~185)min,术后平均排气时间3(1~20)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8(3~66)d,平均切除盘曲于疝囊内的造口肠管8.5(1.5~27.0)cm,疝环平均大小为5.0(3-9)cm×4.7(2~8)cm。术后并发隐匿性肠损伤和穿孔各1例,急诊行手术治愈。平均随访36.0(3—76)月,期间发生各类肠梗阻21例(20.6%),均通过置放肛管等保守治疗后缓解,未进行再次手术。出现造口相关并发症14例(13.7%),均采取对症措施缓解。复发15例(14.7%),全组无手术相关死亡。手术前后造口排粪功能对照结果显示.患者术后在造口排粪次数、排粪时长和排粪困难方面与术前比较有明显改善(均P〈0.05)。结论造口重建Lap—re—Do手术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造口旁疝修补方法。
- 何凯武振陈浩丁锐花荣许博傅晓键姚琪远
- 腔镜修复术治疗结肠造口旁疝被引量:16
- 2007年
- 目的总结腔镜下补片修补造口旁疝的手术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至2006年11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外科收治的16例行腔镜修补术治疗结肠造口旁疝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造口旁疝病人中,14例修补成功,2例中转为开放缝合修补(1例因腹腔内广泛致密粘连,1例因小肠损伤)。手术时间平均116min(45~180min)。疝环直径平均5.4cm(4~6cm)。术后出现暂时性腹胀4例,修补区域腹壁疼痛12例(最长持续3周后明显缓解),1例出现呼吸功能减退(经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后缓解),7例出现浆液肿(经2~4次穿刺抽液并加压包扎后治愈,无血肿发生,未发生与手术相关的感染)。术后住院时间平均5.4d(3~8d)。术后随访平均7个月(1~17个月),未见早期复发,疝囊较小和发病初期就行修补术者外观优于疝囊较大和发病时间较长者。结论腹腔镜造口旁疝补片修补术从技术上讲是安全、可行的,从早期的临床结果来看,效果亦较理想。
- 姚琪远陈浩丁锐花荣倪泉兴张延龄
- 关键词:腹腔镜造口旁疝补片修补术
- 腹腔镜下切口疝修补术并发症的处理被引量:11
- 2008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切口疝补片修补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2007年5月采用腹腔镜补片修补术治疗的110例切口疝的临床资料。男42例,女68例,年龄33~89岁(平均65岁)。结果1例因腹腔内广泛粘连而中转开放修补,余109例手术成功。术后并发症:术后腹胀15例(13.6%),修补区腹壁疼痛86例(78.2%)(其中2例持续时间≥6周),血清肿23例(20.9%),尿潴留6例(5.4%),急性胃扩张2例(1.8%),肠管损伤2例(1.8%),呼吸功能障碍2例(1.8%),复发2例(1.8%)。结论术前准备不足,腹腔内的粘连,视野暴露困难,盲目电凝操作,补片偏小及固定不恰当等是导致手术并发症的关键。
- 陈浩姚琪远丁锐花荣
- 关键词:腹腔镜切口疝补片修补术并发症
- 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后代谢性疾病改善的原因分析(附34例报告)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总结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后代谢性疾病改善的原因。方法:随访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34例胃食管反流、食管裂孔疝患者,采用门诊随访、电话随访及信件随访相结合的方式分别于术后1周、4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随访。随访内容包括体重、症状(反酸、烧心、吞咽困难、睡眠情况)、服用处方药种类及剂量变化等。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随访上消化道钡餐及胃镜检查。结果:34例患者中,16例伴有代谢性疾病,其中11例高血压、6例糖尿病、3例高血脂(2例患者同时有高血压、糖尿病,2例同时有高血压、高血脂);7例高血压、2例糖尿病及2例高血脂患者症状得到缓解(口服药减量甚至可以停药)。结论:Nissen胃底折叠术后代谢性疾病的改善机制仍不明确,可能原因有术后体重减轻、胃肠激素的改变、胃底的废用等,尚待进一步临床及实验室研究及大宗病例报道、多中心随访研究的证实。
- 花荣姚琪远陈浩丁锐何凯
- 关键词:胃底折叠术腹腔镜检查
- 免气腹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初步体会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免气腹装置在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 alapproach,TE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7年4~8月,行免气腹TEP30例,同期行气腹TEP52例。对比2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住院时间及随访结果。结果与气腹组相比,免气腹组手术时间长[(65.3±19.4)minvs(43.6±21.9)min,t=4.501,P=0.000],但住院费用少[(6186.7±1283.7)元vs(8391.8±850.8)元,t=-9.347,P=0.000]。2组并发症发生率[6.7%(2/30),vs5.8%(3/52),χ2=0.027,P=0.870]和住院时间[(2.1±0.8)dvs(1.8±0.9)d,t=1.513,P=0.134]差异无显著性。2组随访3~7个月,均无复发。结论免气腹TEP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具有TEP补充应用的价值。
- 花荣丁锐姚琪远陈浩
- 关键词:腹股沟疝疝修补术腹腔镜免气腹
- 腹腔镜下切口疝补片修补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0
- 2006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腹壁切口疝修补术的手术方法、安全性等问题。方法对2004年3月至2006年5月79例行腹腔镜下补片修补术治疗腹壁切口疝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78例(98.7%)手术成功,1例因腹腔内广泛粘连而中转开放修补。平均手术时间为88m in,平均术后住院4.6d,18例(22.8%)病人术中发现有1个以上的隐匿性缺损。术后并发症:术后短期内修补区腹壁明显疼痛58例(73.4%),腹壁缝合点较长时间疼痛6例(7.6%),浆液肿14例(17.7%),无手术死亡,1例术后出现肠瘘,经保守治疗好转,1例腰部切口疝的病人术后复发。结论多数病人腹壁切口疝可以经腹腔镜行粘连松解及补片修补术,并可在术中发现其他隐性缺损,手术安全性较高。对腹腔内广泛粘连而影响操作器械进入及粘连分离者,应及时中转开腹手术。
- 姚琪远陈浩丁锐花荣倪泉兴张延龄
- 关键词:腹腔镜补片切口疝
- 减重手术后患者膳食结构分析及营养支持
- 目的调查和评估减重术后6个月以上患者的饮食情况,并依据调查结果开展有针对性的营养支持,预防术后营养相关并发症;促进患者顺利完成术后饮食过渡,并调整饮食结构,以维持减重效果。方法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LS...
- 田芳姚琪远丁锐刘景芳邵春海
- 腔镜手术治疗男性乳腺发育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 2008年
- 目的:探讨腔镜下男性乳腺发育症的手术方法及安全性等问题。方法:我院自2004年3月至2007年10月间收治的16例男性乳腺发育症病人用SEPS腔镜器械行皮下单纯乳腺切除术。结果:16例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107min;平均术后住院5.8d;术后1例血肿,3例皮下气肿,无其他并发症。结论:腔镜下乳腺切除术能达到常规手术无法取得的美容效果,且较为安全。在男性乳腺发育症的治疗上,腔镜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陈浩姚琪远邹强王红鹰丁锐花荣
- 关键词:男性乳腺发育内镜乳房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