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希艳 作品数:18 被引量:62 H指数:5 供职机构: 北华大学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吉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石杉碱甲片联合丁苯酞软胶囊对轻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评价石杉碱甲片联合丁苯酞软胶囊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轻度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随机分为石杉碱甲片联合丁苯酞软胶囊组(治疗组)及单独应用石杉碱甲组(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90 d后分别评价两组患者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量表、事件诱发电位P300潜伏期、波幅及不良反应.结果石杉碱甲片联合丁苯酞软胶囊组治疗90 d后,MMSE评分和P300潜伏期、波幅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独应用石杉碱甲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石杉碱甲片联合丁苯酞软胶囊对轻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有明显改善,且优于单独应用石杉碱甲片组. 吕心可 李大伟 宋天琦 丁希艳 冯伟 郭继东 李季关键词:丁苯酞软胶囊 石杉碱甲片 阿尔茨海默病 MMSE 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外科手术治疗体会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对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外科手术治疗经验进行总结。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0月住院接受外科手术的地方性甲状腺肿患者62例,对其临床就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62例患者全部治愈,术后分别出现暂时性低钙抽搐、声音嘶哑以及喝水呛咳3种不良反应,其中,暂时性低钙抽搐2例,声音嘶哑2例,喝水呛咳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29%。结论在对轻度地方性甲状腺肿患者和中度地方性甲状腺肿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既不要放置引流物,也不要切断患者的舌骨的舌骨下肌群,这样才能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李彦冬 丁希艳 邵旭辉 任春宏 任强关键词:地方性甲状腺肿 外科手术 关于普通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临床教学探讨 被引量:7 2017年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我国目前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提高临床医师技术水平、培养临床医学高素质人才极为重要的阶段。然而普通外科学作为外科学的基础学科,是一门涉及较广泛、整体性较强的临床医学学科,在整个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临床工作繁忙,尤其教学医院还承担本科及研究生教学,而住院医师培训又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如何搞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一直是临床教学探讨的热点。本文结合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效果进行了相关探讨。 李彦冬 丁希艳 任强 任春宏关键词:普通外科 住院医师 临床教学 颈动脉狭窄斑块性质与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应用超声造影技术(CEUS)探讨颈动脉狭窄斑块性质与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选择颈内动脉狭窄(>70%)的患者24例,其中纳入狭窄处斑块45个作为研究对象。超声造影检测斑块内新生血管化情况,行头部MRI检查明确诊断,检测患者血清中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等化验指标,并对其治疗前后的状态行NIHSS评分。分析颈内动脉狭窄处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增强程度与患者的临床症状、同侧脑梗死灶、血脂及预后等情况的关系。结果(1)有临床症状和无临床症状两组斑块内新生血管造影剂的增强强度比较(42.61±13.63VS 18.29±6.68,P<0.0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2)ICA狭窄同侧脑梗死组与非脑梗死组狭窄处斑块内的新生血管增强强度比较(34.66±13.67 VS 20.36±6.53,P<0.0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3)ICA狭窄处斑块内新生血管增强强度与并发高血压、糖尿病及血脂水平无统计学意义;(4)ICA狭窄处斑块内新生血管增强强度与治疗前NIHSS评分及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差值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1)有临床症状组ICA狭窄处斑块的新生血管增强强度明显高于无临床症状组;(2)ICA狭窄同侧的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与其狭窄处斑块内新生血管增强强度有相关性;(3)ICA狭窄处斑块内的新生血管增强强度与其高血压病病史、2型糖尿病病史、LDL和TG水平无明显相关性;(4)ICA狭窄处斑块内新生血管增强强度与治疗前NIHSS评分及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差值无明显相关性。 丁希艳 李威 于学鹏 崔敏 杨超 李春 姜立刚 李海平关键词:超声造影 颈内动脉 彩色多普勒超声 2型糖尿病自主神经损害检测方法及意义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自主神经损害的检测方法及意义。方法对46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率变异(HRV)及皮肤交感反射(SSR)检测。结果 SSR:病程≤5a与病程>5a组之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V:病程≤5a与病程>5a组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在病程≤5a组中SSR与HRV检测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病程>5a组中HRV与SSR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2型糖尿病病程≤5a的患者自主神经检测SSR的异常率要高于HRV。病程>5a组SSR异常率高于≤5a组。病程>5a组HRV异常率高于≤5a组。2型糖尿病患者不论病程≤5a或>5a,HRV检测各项指标(SDNN、SDANN、RMSSD)之间,同一指标内的各组群间均无统计学差异。 李晶玉 李海平 丁希艳 李威 许振波幽门螺杆菌逆行感染与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胆石症多发原因 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HP)对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患者出现胆石症的影响。方法因胃窦部及十二指肠球部疾病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并发胆石症患者20例,手术治疗后,分别取胆囊黏膜、胆汁。同时取20例胆石症、未行胃大部分切除术而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为对照组,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Giemsa染色方法检测胆囊黏膜HP感染情况,同时采用ELISA方法检测胆汁HP免疫球蛋白(Ig)G阳性表达情况,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并发胆石症患者,胆囊黏膜HP免疫组化、Giemsa染色检测和胆汁HP Ig G检测阳性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并发胆石症与HP感染密切相关。 李彦冬 任强 丁希艳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胃大部分切除术后 胆石症 舒洛地特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MP-9浓度及微栓子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舒洛地特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Serum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浓度变化及微栓子形成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80例。对照组:选用常规治疗方案;研究组:选用常规治疗方案+舒洛地特。所有入组的患者均于入院24 h内进行微栓子监测;筛选出微栓子信号阳性的患者,分别于治疗后第4 d、第7 d进行微栓子信号阳性的患者复查;另外将所有的研究对象均于治疗前、治疗后第4 d、治疗后第7 d测定血清MMP-9的浓度。结果 (1)研究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4 d、治疗后第7 d血清MMP-9的浓度分别为178.00±58.00、112.00±26.00、87.50±24.00;而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82.50±68.00、156.50±54.00、113.50±46.00;显示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第4 d、治疗第7 d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2)治疗前微栓子信号阳性患者对照组21例,研究组患者29例;治疗后第4 d对照组阳性率为47.6%(10/21),研究组阳性率为27.5%(8/2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第7 d对照组阳性率14.29%(3/21),研究组阳性率为13.79%(4/29),两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 >0.05);(3)血清MMP-9浓度变化及微栓子形成与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和饮酒、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舒洛地特可以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MP-9的浓度;(2)舒洛地特可以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微栓子信号阳性率。 丁希艳 李威 谷海霞 崔敏 杨超 李春关键词:舒洛地特 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 微栓子信号 急性脑梗死 替格瑞洛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治疗中替格瑞洛联合阿托伐他汀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146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73例)和联合组(73例).常规组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替格瑞洛,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血小板功能、血脂水平、炎性因子水平、神经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血小板抑制率均高于常规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均低于常规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低于常规组,NIHSS评分低于常规组,BI评分高于常规组(均P<0.05).同时,联合组和常规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治疗ACI的过程中,应用替格瑞洛联合阿托伐他汀疗效更佳,并且联合用药在改善血小板功能、神经功能方面具有良好效果,可有效促进患者血脂、炎性因子水平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赵奇 丁希艳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阿托伐他汀 颈动脉超声造影评价颈内动脉闭塞患者斑块稳定性与临床症状的关系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应用超声造影技术评价颈内动脉闭塞患者斑块的稳定性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提高诊断及治疗的准确性。方法本研究通过对30例患者行颈动脉造影检查,确诊颈动脉闭塞后,再次行颈动脉超声造影检查,观察闭塞血管内微泡通过的情况及患者既往有无临床症状,评价颈动脉闭塞患者斑块稳定性与其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结果 18例颈内动脉闭塞患者中有微泡通过(18/30),其中有17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无微泡通过12例(12/30),其中有10例无临床症状。结论有微泡通过的患者为不稳定斑块导致颈内动脉闭塞,既往曾有缺血性脑血管病病史,而无微泡通过患者为稳定斑块导致的颈内动脉闭塞,既往无缺血性脑血管病病史。 丁希艳 李威 王一帆 崔敏 杨超 李春 姜立刚 李海平关键词:颈内动脉闭塞 微泡 临床症状 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在肝癌组织中表达及对肝癌细胞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lncRNA TUG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肝癌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收集经手术治疗及肝脏穿刺确诊的肝细胞癌患者标本,取其对应的肿瘤组织、肿瘤边缘组织以及周边组织(无癌细胞组织)标本,另外一部分标本来源于既往实验剩余标本,共126例.应用原位杂交法检测lncRNA TUG1表达情况,然后体外培养HCCLM3细胞,并将其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常规培养)、si-NC组(空载体质粒)、si-TUG1组(lncRNA TUG1表达抑制载体质粒).qRT-PCR检测细胞中lncRNA TUG1的表达;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蛋白表达.结果lncRNA TUG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癌组织中lncRNA TUG1的高表达率在不同年龄、肿瘤直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分化程度的肝癌患者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i-TUG1组肝癌细胞lncRNA TUG1表达量明显低于si-NC组、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i-TUG1组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si-N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i-TUG1组肝癌细胞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的表达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si-N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ncRNA TUG1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下调lncRNA TUG1表达能够降低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其机制与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通路活性密切相关. 邵旭辉 丁希艳 李彦冬关键词:肝癌 长链非编码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