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凡

作品数:17 被引量:212H指数:6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政治法律艺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建筑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艺术

主题

  • 7篇城市
  • 5篇建筑
  • 5篇城市更新
  • 4篇水岸
  • 3篇后工业
  • 2篇人居
  • 2篇人居环境
  • 2篇适应性
  • 2篇农转非
  • 2篇文化
  • 2篇文化内涵
  • 2篇文化事件
  • 2篇文化转向
  • 2篇建筑师
  • 1篇地域主义
  • 1篇地域主义建筑
  • 1篇艺术
  • 1篇艺术中心
  • 1篇意义辨析
  • 1篇战后

机构

  • 15篇同济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重庆大学
  • 1篇中国建筑学会
  • 1篇卡尔斯鲁厄理...

作者

  • 15篇丁凡
  • 8篇伍江
  • 3篇周静敏
  • 3篇刘璟
  • 2篇薛思雯
  • 1篇惠丝思
  • 1篇苗青
  • 1篇王祯
  • 1篇吕婷婷
  • 1篇谭峥
  • 1篇金东
  • 1篇李伟

传媒

  • 2篇建筑学报
  • 2篇住宅科技
  • 2篇现代城市研究
  • 2篇住区
  • 1篇探索与争鸣
  • 1篇山西建筑
  • 1篇建设科技
  • 1篇建筑师
  • 1篇建筑与文化
  • 1篇城市建筑

年份

  • 4篇2020
  • 3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地域主义建筑的场所性被引量:3
2010年
围绕"场所"这一关键词,针对阿尔瓦.阿尔托和阿尔瓦罗.西扎作品的思想与创作手法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了相同点和差异性,最后对当代现代建筑缺乏"场所精神"的现状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改进的希望。
丁凡金东
关键词:现象学文脉
文化风景的活力蔓延--日本新农村建设的振兴潮流被引量:21
2011年
指出日本新农村建设在战后的60年间所经历的循序渐进、不断探索的历程,如今进入了以文化艺术振兴为核心的崭新阶段;以日本文化中的"原风景"概念为切入点,结合犬岛艺术之家、大地艺术节和空家项目等实践案例,分析并阐释了日本通过文化景观建设来振兴农村发展的新潮流。
周静敏惠丝思薛思雯丁凡刘璟
上海城市更新演变及新时期的文化转向
通过对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城市更新的四个阶段及其特征的梳理,总结归纳了上海城市更新的阶段性发展脉络.在政府、市场及社会三方合作的更新机制下,上海的城市更新历程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同时也是城市空间、权力、资本、社...
丁凡伍江
关键词:城市更新文化内涵
福利制度下的战后西班牙社区营建,1950-197
2015年
以萨恩斯·德·奥伊萨及亚历山大·德·拉·索塔在弗恩卡拉以及恩特勒维亚斯地区的设计作品为例,通过对其设计手法的分析,深入挖掘建筑师对西班牙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现状等各方面问题的空间应对,并最终总结出西班牙战后发展期福利制社区营建的共同特征。
丁凡伍江谭峥
关键词:福利制度现代主义
人民的建筑--丽娜·波·巴迪与圣保罗庞培娅艺术中心改造更新
2016年
巴西女性建筑师,丽娜·波·巴迪(LinaBoBardi)(1914-1992)被认为是南美20世纪最主要的现代建筑师之一,具有多产而有趣的特质。她的标志性建筑。巴西圣保罗艺术博物馆(MASP。1968年)以及粗野主义的风格的巴西圣保罗庞培娅艺术中心(SESC—Pompeia Factory,1977—1986年),在近些年得到了广泛关注。她的声誉也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在1946年,随丈夫移民巴西之后,她的建筑实践随着第二故乡的社会文化现实共同演化。在继续使用工业材料的同时,如混凝土和玻璃,她也采用了当时流行的材料和自然主义的形式来创造出大型多功能承载公众的空间。圣保罗庞培娅艺术中心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城市旧工厂改造更新的实例,体现了对于尊重城市传统。以人为本,重视地域性以及手工艺建造的考量。
伍江丁凡
关键词:拼贴
关于农转非人居环境适应性的调查报告(上)被引量:2
2012年
本文通过对上海浦江新镇农转非居民的访问、记录的实态调查,对城镇新居民的人居环境适应性进行了多方面评估,明确了现阶段我国农转非问题所在,为现有居住环境的改善和未来新居民安置社区的规划建设提供了基础依据。
周静敏丁凡李伟刘璟吕婷婷
关键词:农转非人居环境适应性
基于“区域公园”策略的工业遗产再生研究——以德国鲁尔区埃姆歇公园为例被引量:1
2020年
1989—1999年间,由德国北威斯特法伦州主导实施的埃姆歇公园国际建筑展将工业遗产的再生同社会、文化以及环境问题的治理相结合,提出了通过建设"区域公园"来推动工业城市带转型的策略。文章从政策框架的角度分析了埃姆歇公园项目的运作方式和不同层面的遗产景观再生策略。区域层面的策略强调了文化景观廊道的构建;在地层面则以项目为导向推动渐进式的工业遗产再生。埃姆歇公园计划的再生模式可以概括为"无增长情况下的转型",这种理念为当代应对收缩背景下的城市再生提供了借鉴。
丁凡刘鹏
关键词:工业遗产
以大型文化事件引导的后工业城市更新——以巴塞罗那水岸再生为例被引量:2
2020年
水岸再生是后工业城市更新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西班牙最大的滨水工业城市,在由工业时代向后工业时代转型的过程中,巴塞罗那经历了水岸区域衰落的危机。巴塞罗那在进行水岸再生的过程中探索了具有鲜明特征的独特路径,开创了利用大型文化事件为引导进行城市更新的"巴塞罗那模式",并在"城市一水岸一体化"层面对城市整体结构和功能调整产生了巨大的助推作用。文章通过实地调研、文献归纳整理等方法,结合对于巴塞罗那城市特殊历史背景的考察,详细梳理了巴塞罗那历史上3次水岸大型文化事件——1929年国际博览会、1992年奥运会以及2004年世界文化论坛,进一步明确以大型文化事件引导的城市更新的"巴塞罗那模式"的长期性、激发性、公私合作、公众参与等典型特征,并试图挖掘其背后的机制,以期为当前我国的水岸再生研究与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丁凡伍江
关键词:后工业城市更新
水岸再生——后工业城市更新的一个全球化的现象被引量:3
2020年
在全球化的影响下,水岸再生体现在世界各个国家城市更新的进程中。伴随着"去工业化",城市由生产型功能向消费型功能转变,同时水岸再生作为城市空间再生的重要类型之一,在地域性方面也具有其独特性。本文通过对全球化浪潮下,世界水岸再生发展阶段的全面梳理,以及对港口与城市关系演变的分析,试图总结世界范围内水岸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以期对上海的水岸再生的进程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丁凡伍江
关键词:后工业城市更新
上海世博会:藤条上的舞者——从西班牙国家馆看女建筑师视野中的文化、建筑与城市
2010年
本文通过对上海2010世博会西班牙国家馆材料、结构、城市及文化内涵等分析,做出了肯定的评价,并试图挖掘以贝娜蒂塔·塔格利亚布为代表的当代女性设计师对于文化、城市、建筑的独特理解,反思了当代社会对女性建筑师缺少认同的现状,并呼吁大众对女建筑师以及其他行业的女性予以关注。
丁凡王祯
关键词:上海世博会女建筑师文化内涵城市设计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