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方能
- 作品数:6 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论负二项分布的参数k值与平均数m之关系被引量:2
- 1990年
- 负二项分布的参数k值与平均数m之相依关系可表达为如下3种形式: (1) 1/K=α/m+(β-1) (2) 1/K=+α/m+γm+(β′-1) (3) 1/K=αm^(h-2) 1/m 式中,α、β为m-m回归(Iwao 1968)的参数α、β值;α′、β′和γ为改进的m-m回归模式(徐汝悔等 1984)中的参数α′、β′和γ值;a、b为Taylor's(1965)指数法则中的a、b值。本文引用7种生物种群的资料论证了上述三种关系的存在,并对3个模型的优劣进行了比较。依据Taylor's指数法则中参数b的大小,又可将k与m的关系归纳为5种基本类型,表明了k值与m的关系是极其复杂的,用k值来测定生物种群的聚集强弱及建立耻论抽样数模型均是不恰当的。
- 黄方能程遐年
- 关键词:负二项分布种群
- 柑桔锈螨实验种群的生态特性被引量:14
- 1989年
- 本文对柑桔锈螨Phyllocoptruta oleivora(Ashm)(柑桔锈壁虱)实验种群的生态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温度、日照、营养条件对柑桔锈螨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各螨态发育起点温度在13℃左右,世代发育积温为330.07日度,最适温度为23—32℃,最适日照长度为12±0.5小时。取食果实时对该螨生长发育和繁殖最有利,其次是当年生春梢。老叶及被害叶由于营养条件恶化,对其生长发育不利。文中还计算出该螨的种群增长趋势指数(Ⅰ)和内禀增殖力(r_m)。
- 李隆术黄方能陈杰林
- 关键词:柑桔锈螨生态特性实验种群
- 褐飞虱为害对水稻产量结构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2
- 1990年
- 采用标准虫态分期连续接虫方法,研究了褐飞虱为害对水稻产量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褐飞虱为害可造成水稻有效穗数和实粒数减少、千粒重下降,并皆最终导致产量降低。分蘖期是穗数减少的敏感生育期;灌浆开始以后为影响千粒重的敏感生育期。褐飞虱为害早期需达到较大的虫口数量才能造成水稻有效穗数和实粒数显著减少。灌浆期水稻只要遭受一定虫晕为害即可引起千粒重显著下降。相同虫量下不同起始受害时间及同生育期稻株不同虫量造成的损失均有显著差异。水稻被害时间越早,受害时间越长、虫量越多,造成的产量损失越大。
- 黄方能程遐年
- 关键词:水稻褐飞虱为害产量构成因素
- 3种柑桔害螨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关系研究被引量:3
- 1992年
- 运用基于温度的发育速率生物物理学模型,对桔始叶螨Eotetranychus kankitus(Ehara),桔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McG),和桔锈满Phyllocoptruta oleivora(Ashmead)的发育温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害螨各螨态发育的低温阈限顺次为0.96~13.81℃,6.06~11.83℃,17.21~21.1℃;高温阈限为27.77~31.56℃,24.43~44.86℃,39.84~44.93℃。桔始叶螨卵、幼螨、第1若螨、第2若螨及雌成螨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9.5℃、11℃、3℃、0℃、2℃;桔全爪螨卵、幼螨、第1若螨、第2若螨及若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是11℃、5.5℃、6℃、2℃和1.5℃,原蛹、第2蛹和雌成螨为0℃;桔锈螨卵、第1若螨、第2若螨及雌成螨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是13℃、9.5℃、10.5℃和11℃。发育适温,桔始叶螨为8~28℃,桔全爪螨为,10~35℃,桔锈螨为19~42℃。
- 王开洪曾正黄方能
- 关键词:桔全爪螨温度
- 柑桔锈螨对柑桔的为害及防治指标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 1992年
- 本文就柑桔锈螨〔Phyllocoplruta oleivora(Ashm。)〕对柑桔的为害及经济损失进行研究。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受害面积和不同锈斑颜色的叶片叶绿素含量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果实锈斑颜色级别与果重、果实大小及糖、酸、Vc、糖酸比等营养成分含量也存在显著或极显普差异。被害时间越早,锈螨发生量及叶、果受害面积越大,落果和裂果率越高,果实直径越小、果重越轻。应用该螨的种群动态及其为害引起的产量及经济损失资料,建立该螨的动态防治指标模型。并利用1986年四川开县调查数据,获得一组双因子防治指标系列。
- 黄方能李隆术陈杰林
- 关键词:柑桔锈螨为害害虫
- 褐飞虱种群生命系统管理模型的研究被引量:6
- 1991年
- 本文引用太湖稻区单季晚稻褐飞虱种群动态和为害损失研究的结果,以车厢法(boxcar train)原理为基本框架,建立褐飞虱种群动态模拟模型,并结合Bellman的动态规划最优化原理组建褐飞虱种群生命系统管理模型。经川沙县1984—1989年预测圃资料验证,模型模拟值与田间实查值相当吻合,累积虫量误差在1.4%—16.3%之间,平均11.4%;种群管理的模型决策与实际经验决策的准则不同,造成两种决策结果的差异。
- 綦立正黄方能黄建义李汝铎
- 关键词:褐飞虱管理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