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新

作品数:8 被引量:24H指数:4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局建设中医药强省科研课题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眩晕
  • 4篇颈性
  • 4篇颈性眩晕
  • 4篇颈椎
  • 3篇龙骨
  • 3篇龙骨牡蛎
  • 3篇龙骨牡蛎汤
  • 3篇牡蛎
  • 3篇牡蛎汤
  • 3篇颈椎牵引
  • 3篇柴胡
  • 2篇治疗颈性眩晕
  • 2篇中医
  • 2篇骨折
  • 2篇柴胡加龙骨牡...
  • 1篇带锁
  • 1篇带锁髓内钉
  • 1篇带锁髓内钉治...
  • 1篇第一趾蹼皮瓣
  • 1篇电针

机构

  • 5篇深圳市宝安区...
  • 3篇广东医学院

作者

  • 8篇黄新
  • 4篇温子龙
  • 4篇曾国禄
  • 4篇刘佳
  • 2篇许平
  • 2篇卢志锋
  • 1篇温建庭
  • 1篇卢志峰
  • 1篇宋玉娟
  • 1篇余伟杰
  • 1篇唐瑛
  • 1篇陈剑帆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河北中医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新中医
  • 1篇中国中医药咨...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年份

  • 4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199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配合颈椎牵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配合颈椎牵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0例颈性眩晕患者,采用区组随机化方法及异体配对设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治疗组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配合颈椎牵引治疗,对照组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配合颈椎牵引治疗,治疗4周进行疗效评估,治疗前后对患者的症状与功能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症状与功能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症状与功能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间改善指数比较,治疗组也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优良率为90%,对照组优良率为6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配合颈椎牵引对颈性眩晕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曾国禄刘佳温子龙卢志锋黄新
关键词:眩晕中医疗法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逆行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中下段骨折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应用髌下小切口闭合或小切口复位逆行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27例,闭合复位18例,小切口复位9例。全部采用髌下小切口逆行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后CPM锻炼,均早期负重。结果随访12~26个月,平均术后6周已有明显骨痂形成,平均愈合时间12周(8~24周)。无畸形愈合和感染情况发生,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本方法具创伤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膝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是治疗股骨中下段骨折的有效治疗手段。
黄新许平
关键词:逆行带锁髓内钉股骨中下段骨折
第一趾蹼皮瓣修复手掌手指软组织缺损被引量:1
1999年
唐瑛陈剑帆黄新温建庭
关键词:手掌软组织缺损第一趾蹼皮瓣
颈性眩晕的发病机理及中医药治疗近况被引量:4
2012年
颈性眩晕系指因颈椎退变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引起的眩晕、头昏、恶心、猝倒等一系列症状的综合征。也称为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gdylosis of the vertebral arterytype,CSA),是临床上的多发病、常见病。临床表现以颈性眩晕,恶心欲呕,甚至猝倒为主要症状。常伴有偏头痛,颈项痛或酸胀僵硬疼痛,颈椎活动受限,耳鸡,失眠健忘等。此病多见中老年人,但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增快,
刘佳曾国禄温子龙黄新余伟杰卢志峰
关键词:颈性眩晕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机理病因病机
夹脊电针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2011年
目的验证夹脊电针配合中药熏蒸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疗效和优越性。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5例随机分成两组,夹脊电针配合中药熏蒸35例为治疗组,单纯针刺法为对照组共20例,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痊愈率62.9%对照组:痊愈率40.0%。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疗效分析作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夹脊电针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更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宋玉娟黄新
关键词:夹脊电针中药熏蒸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配合颈椎牵引治疗颈性眩晕20例被引量:7
2012年
颈性眩晕是因颈椎退变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引起的以眩晕、头昏、恶心、猝倒等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常伴有偏头痛、颈项痛或痠胀僵硬、颈椎活动受限,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但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生活压力不断增大,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及工作。
刘佳曾国禄温子龙黄新
关键词:柴胡龙骨牡蛎汤牵引术颈椎眩晕
骨外固定器治疗四肢骨折并发症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分析骨外固定器治疗四肢骨折并发症。方法本组78例,股骨骨折32例,胫骨骨折39例,肱骨骨折7例。全部采用各种不同类型骨外固定器治疗。结果78例安置骨外固定器患者术后出现穿钉部位感染、关节屈曲障碍、骨不连与迟缓愈合、骨折再移位、血管与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共15例,发生率18.8%。结论骨外固定器在治疗广泛性软组织损伤的开放性骨折、粉碎性骨折、多发性骨折、有感染创面的骨折方面有其独到的作用和价值,但它在临床应用中也常发生一些并发症。
黄新许平
关键词:骨外固定器四肢骨折并发症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配合颈椎牵引治疗颈性眩晕20例的TCD观察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观察柴胡龙骨牡蛎汤配合颈椎牵引治疗颈性眩晕的TCD疗效。方法选择40例颈性眩晕患者,采用区组随机化方法及异体配对设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治疗组予柴胡龙骨牡蛎汤配合颈椎牵引治疗,对照组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配合颈椎牵引治疗,治疗4周进行疗效评估,两组治疗前后均对患者进行TCD检查。结果治疗组治疗后VA及BA的Vm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提高(P<0.01),PI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治疗后VA及BA的Vm与治疗前比较也有提高(P<0.05),PI降低(P<0.05);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的VA及BA的Vm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VA及BA的PI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龙骨牡蛎汤配合颈椎牵引对颈性眩晕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温子龙刘佳曾国禄卢志锋黄新
关键词: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颈性眩晕TCD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