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迎春
- 作品数:14 被引量:81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历史地理更多>>
- 区域产业生态化发展模式判别
- 以吉林省为例,应用无残差完全分解方法,将工业污染产生量和污染排放量的变化分解为规模效应、空间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对比分析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的控污效果和减污实效。结果表明:①产污量和排污量并没有表现出与经济规模相近的空间差...
- 高迎春佟连军马延吉
- 关键词:产业生态化完全分解模型清洁生产
- 吉林省产业系统适应性分析被引量:14
- 2011年
- 本文借鉴适应性分析范式,提出产业系统适应性概念和测算模型,并应用于吉林省产业系统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①吉林省产业系统敏感性以延边州最高,长春市次之,松源市和辽源市最小,而应对力以长春市最高,吉林市、通化市和延边州居中,其余地区较低;②未来吉林省各市州在积极参与产业分工的同时,还应重视污染治理、产业结构优化调控,以及产业创新能力建设;③吉林省各市州适应性可分为六类,高敏感性高应对力高适应型、低敏感性高应对力高适应型、低敏感性低应对力中等适应型、高敏感性低应对力中等适应型、低敏感性低应对力低适应型、高敏感性低应对力低适应型;④敏感性和应对力都是决定产业系统适应力的关键因子,产业系统的开放性造就了敏感性,也提高了应对力,敏感性与应对力相互协调、相互适应促进了产业系统适应力的发展。
- 高迎春佟连军
- 关键词:适应性敏感性
- 石家庄市城市土地利用增长研究
- <正>快速城市化时期,土地利用技术和用地理念不断变革持续创新,城市土地利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城市用地增长管理中,单一考虑土地利用面积数量的变化,忽略用地强度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城市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的客观认识和准...
- 高迎春佟连军
- 关键词: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
- 文献传递
- 吉林省区域功能空间结构演变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基于空间重心的地图演示方法,以吉林省为例,采用土地利用数据和经济统计数据,对比区域功能空间重心和经济重心的转移变化轨迹,从空间效率差异视角认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结果显示:①吉林省区域功能空间差异明显,形成了东部生态、中部社会经济、中西(偏西)部农业的功能空间格局;②1995-2007年,吉林省区域空间结构整体稳定,局部优化调整,耕地保护和城市扩张过程中的矛盾冲突初步缓解,社会经济功能空间重心向中部城市优势区位地带转移;③1995-2007年,吉林省经济重心趋向第二三产业重心,社会经济功能空间重心和经济重心从相反方向分别向中部城市收敛,东西部空间效率趋向平衡;④空间组织应当更加重视对区域发展目标的支撑,吉林省宜进一步稳定既有区域空间格局,继续提高中部城市(群)的经济集聚效用。
- 高迎春佟连军
- 关键词:区域空间结构重心法
- 经济增长和环境变化动态关系研究
- 以吉林省为例,通过无残差完全分解方法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别提取环境变化和经济增长的驱动因子,在认识共同影响因子对环境系统和经济系统作用差异的基础上,应用异速生长模型分析经济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的相对变化关系。
- 高迎春佟连军马延吉
- 关键词:经济增长环境变化EKC分维异速生长
-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适应性系统,具有典型的耗散结构特征,这种适应性系统与外部环境,以及系统内各组成要素之间,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并以非线性作用机制相互联系,时刻相互作用协同推动城市及其各要素的变化发展。作为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
- 高迎春
- 关键词:遥感影像城市土地利用土地利用管理城市边缘区地理信息系统
- 文献传递
- 区域工业污染物增长份额偏离分析被引量:5
- 2010年
- 以吉林省为例,在汇总各类污染物排污费的基础上,应用份额偏离分析方法解析地区污染增长,从空间关联和结构关联等方面探索区域污染治理改进方向.结果表明,①全域尺度上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5.78和34.05,清洁生产和污染治理等技术措施对于降低区域污染的作用远远大于产业组织方式的影响;②邻域尺度上地区增长份额多数高于全域尺度模型计算结果,进一步对比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的组合关系,有助于通过空间组织方式改进污染治理,而降低长春市和吉林市的污染排放对于改善吉林省区域环境具有重要意义;③从污染物结构关联方面将地区污染分为复合污染型和单项污染型,有利于通过产业组织方式推动区域产业生态化发展;④按照各市州所属组别的相似性,并考虑地理临近,吉林省产业生态化空间组织结构可以划分为中部组、东南组、西部组和东部组.
- 高迎春佟连军
- 关键词:污染治理污染结构产业生态化
- 吉林省产业系统生态效率评价被引量:20
- 2011年
- 将环境效率分解为与产业系统运行过程相对应的源头预防效率、清洁生产效率和末端治理效率,从系统整体协同视角构建整合不同过程效率的生态效率度量模型,并以吉林省为案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吉林省在推进产业系统生态效率实践中,末端治理仍是优先选择,其次为清洁生产,最后为源头循环,具有清晰的次序性;②不同类型城市在生态效率路径选择方面存在差异,综合型城市侧重于源头循环,而资源型城市更依赖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③吉林省产业系统生态效率发展水平从2002年的0.40增长到2008年的0.49,增幅为23.59%,产业发展与环境污染处于脱钩状态;④吉林省产业系统生态效率发展质量指数整体水平较高,而且在波动中趋于上升,增幅为7.19%;⑤吉林省产业系统生态效率从2002年的0.35上升到2008年的0.46,增幅为32.48%,产业系统生态效率发展水平对生态效率进步的贡献度为72.64%,未来应重视提升生态效率发展质量。
- 高迎春韩瑞玲佟连军
- 关键词:生态效率
- 石家庄城市土地利用增长研究被引量:5
- 2008年
- 在城市用地增长管理中,单一考虑土地利用面积数量的变化,忽略用地强度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城市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的客观认识和准确把握。本文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作为基础数据源获取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和强度信息,通过构建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指数,从地类变更和集约度变化两个方面,对1994~2002年石家庄市城市建成区土地利用变化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从面积扩展和强度增加两个方面综合分析城市土地利用可以补偿单一指标认识城市土地利用增长的不足,集约度增长指数较好地综合了两个方面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期间耕地仍是城市用地增长的重要来源,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也成为满足城市发展用地需求的重要途径;城市用地扩展并辅以集约程度的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组织整体上呈集约化圈层式向外扩散,城市土地利用趋向合理;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存在较强的空间差异性,中心区更多向空间立体维度发展,其他区则以内部填充、外延扩展和城市更新等方式实现城市用地增长;在类型上,土地利用变化表现出空间区位差异性,中心区继续强化城市中心职能,以商业金融业用地等"强"城市属性地类变化为主。
- 高迎春佟连军尹君
- 关键词:遥感影像
- 经济增长和环境变化动态关系研究
- 以吉林省为例,通过无残差完全分解方法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别提取环境变化和经济增长的驱动因子,在认识共同影响因子对环境系统和经济系统作用差异的基础上,应用异速生长模型分析经济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的相对变化关系。结果表明...
- 高迎春佟连军马延吉
- 关键词:经济增长环境变化EKC分维异速生长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