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颖杰

作品数:21 被引量:228H指数:9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蛋白
  • 7篇蛋白酶
  • 7篇胃蛋白酶
  • 7篇胃蛋白酶原
  • 6篇清胃
  • 5篇血清
  • 5篇血清胃蛋白酶...
  • 4篇肿瘤
  • 4篇胃癌
  • 4篇溃疡
  • 3篇食管
  • 3篇黏膜
  • 3篇黏膜病变
  • 3篇胃溃疡
  • 3篇胃炎
  • 3篇胃黏膜
  • 3篇胃黏膜病变
  • 3篇免疫
  • 3篇病变
  • 2篇食管癌

机构

  • 2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21篇马颖杰
  • 9篇曹邦伟
  • 5篇王惠吉
  • 5篇刘凤奎
  • 5篇苏强
  • 5篇王婧
  • 5篇李琴
  • 3篇王宇
  • 3篇马妮娜
  • 3篇俞静
  • 2篇赵志海
  • 1篇鲍晓力
  • 1篇贾继东
  • 1篇王宝恩
  • 1篇钱林学
  • 1篇李卉惠
  • 1篇鲍晓厉
  • 1篇李卉慧
  • 1篇武抗美
  • 1篇刘莲

传媒

  • 5篇临床和实验医...
  • 3篇中华全科医师...
  • 2篇中国医刊
  • 1篇胃肠病学
  • 1篇临床荟萃
  • 1篇肠外与肠内营...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2008北京...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1
  • 1篇2010
  • 7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特点与病原学分析
目的:探讨E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及病原学特点,提高对VAP的防治水平。 方法:对46例VAP患者的临床资料与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研究与统计学分析。 结果:98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中...
王宇刘凤奎马颖杰
关键词: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学分析人工气道机械通气
文献传递
淀粉样变性病58例临床分析
2008年
总结1983年1月至2007年9月在北京友谊医院确诊为淀粉样变性病的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系统性淀粉样变性20例,局限性淀粉样变性38例。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理结果综合分析,系统性淀粉样变性患者中肾脏(75%)、肝脏(55%)、神经系统(55%)和心脏(50%)是常见的受累部位。局限性淀粉样变性多累及单一器官。
马颖杰刘凤奎王宇
关键词:淀粉样变活组织检查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特点与病原学分析被引量:17
2008年
目的探讨E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及病原学特点。方法对46例VAP患者的临床资料与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研究与统计学分析。结果98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中46例发生VAP,VAP发生率为46.9%;VAP组上机时间明显长于非VAP组;共检出病原菌134株,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头孢菌素及亚胺培南等各种常用抗生素耐药情况均十分严重。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23株,其中耐甲氧西林株(MRSA)20株,对万古霉素及替考拉宁全部敏感,但对其他抗生素耐药严重。结论VAP是机械通气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防治VAP应重视消毒、无菌操作以及根据该病区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选择最佳经验治疗方案。
王宇刘凤奎马颖杰
关键词: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肠内和肠外营养对食管癌病人术后免疫功能影响的系统评价被引量:22
2015年
目的:系统评价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对食管癌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和CNKI、重庆维普等数据库,对食管癌病人建立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收集,并分析病人在手术治疗后行PN和EN对其机体免疫功能影响情况,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RCT,进行质量评价后提取数据,并应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项研究,合计754例食管癌病人,各项研究均采用随机分组方法。Meta分析对病人细胞免疫的影响结果显示,治疗1周后,EN组病人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PN组,而CD8+水平相反,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对病人体液免疫影响的结果显示,治疗1周后,EN组病人Ig G、Ig A和Ig M水平均高于PN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PN比,EN治疗能显著提高食管癌病人术后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
刘莲马颖杰李哲杨凡俞静
关键词:肠内营养食管癌免疫功能
老年胃黏膜病变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变化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老年胃疾病患者胃黏膜病理改变过程中,血清胃蛋白酶原(PG)I、Ⅱ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我院消化内镜中心行胃镜检查老年患者276例,按病理诊断标准分为4组,非萎缩性胃炎组(对照组)3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组(胃炎组)71例,消化性溃疡组(溃疡组)105例,胃癌组66例。用免疫放射法(IRMA)测定患者血清PGI及PGⅡ,并计算PGI/PGⅡ的比值(PGR)。结果对照组PGI、PGⅡ和PGR分别为(149.26±62.45)μg/L、(15.66±8.97)μg/L和10.62±3.30,慢性萎缩性胃炎组PGI[(119.32±41.87)μg/L]、PGR(7.19±3.02)较对照组降低(P〈0.05),胃癌组PGI[(95.39±22.80)μg/L]、PGR(5.86±3.87)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O.01);溃疡组PGI[(175.29±33.69)μg/L]、PGⅡ[(21.81±8.91)μg/L]较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血清PGI、PGⅡ含量的变化及PGR对癌前状态和早期胃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当血清PGI及PGR严重降低时,应尽早进行胃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马颖杰王惠吉
关键词:胃炎萎缩性胃溃疡胃蛋白酶原类
胃癌患者及其化疗后胃蛋白酶原与胃泌素变化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0
2014年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及其化疗后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的变化。方法选择北京友谊医院418例胃癌患者纳入研究。用免疫放射法测定了其血清胃泌素17(G-17)、血胃蛋白酶原Ⅰ(PGⅠ)及胃蛋白酶原Ⅱ(PGⅡ)并计算PGⅠ/PGⅡ的比值即PGR。其中,279例进展期胃癌化疗患者,比较化疗前后血清PGⅠ、PGR及G-17水平。同时纳入100例正常对照者和100例萎缩性胃炎患者,观察血清PGⅠ、PGR及G-17水平。结果①正常对照组血清PGⅠ、PGR、G-17值分别为149.76±57.45μg/L、10.11±2.30、29.56±12.03 pg/ml,萎缩性胃炎组为115.72±40.87μg/L、7.09±2.02、37.62±15.05 pg/ml,胃癌组为76.75±20.88μg/L、3.90±1.81、54.59±18.77 pg/ml。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PGⅠ、PGR降低,G-17水平升高(P<0.05),胃癌患者血清PGⅠ、PGR进一步明显降低,G-17水平显著升高(P<0.01)。②早期胃癌组PGⅠ、PGR、G-17分别为80.11±21.18μg/L、4.39±2.95、48.11±16.99pg/ml,进展期胃癌组PGⅠ、PGR、G-17分别为59.74±11.78μg/L、2.79±0.99、58.88±19.0 pg/ml,与早期胃癌组相比,进展期胃癌患者血清PGⅠ、PGR降低,G-17水平显著升高(P<0.05)。③进展期胃癌组化疗前PGⅠ、PGR、G-17分别为59.74±11.78μg/L、2.79±0.99、58.88±19.02 pg/ml,化疗后病情出现进展组分别为26.23±17.73μg/L、1.09±0.49、76.89±32.19 pg/ml,患者在化疗后病情出现进展时PGⅠ、PGR进一步降低,G-17升高(P<0.05)。④以上各组PGⅡ水平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化疗后PGⅠ水平下降提示应行进一步胃镜检查。胃癌患者化疗过程中测定PGⅠ、G-17水平可起到监测患者病情的作用。
马颖杰曹邦伟李琴俞静马妮娜
关键词:胃癌胃泌素
老年患者胃黏膜病变与血清胃蛋白酶原变化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老年胃疾病患者胃黏膜病理改变过程中,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Ⅱ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我院消化内镜中心行胃镜检查老年患者306例,按病理诊断标准分为4组:非萎缩性胃炎组(对照组)4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组95例,消化性溃疡组105例,胃癌组66例。用免疫放射法(IEMA)测定患者血清PGⅠ及PGⅡ,并计算PGⅠ/PGⅡ的比值(PGR)。结果(1)正常对照组PGⅠ为(150.17±63.51)μg/L,PGR为10.44±3.42。(2)与对照组比较,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PGⅠ降低为(118.81±40.99)μg/L,PGR降低为7.11±2.99(P<0.05);(3)胃癌患者血清PGⅠ降低为(95.39±22.80)μg/L,PGR降低为5.86±3.87(P<0.01);(4)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PGⅠ(175.29±33.69)μg/L及PGⅡ(21.81±8.91)μg/L升高(P<0.05)。结论血清PGⅠ、PGⅡ含量的变化及PGR值对癌前状态和早期胃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当血清PGⅠ及PGⅡ严重降低时,应及时进行胃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马颖杰
关键词:胃炎胃肿瘤胃溃疡胃蛋白酶原
肺部真菌感染358例临床分析
2008年
肺部真菌感染增加了肺部疾病治疗的困难。为了提高对肺部真菌感染的认识,我们对2003年6月至2007年12月友谊医院的358例真菌感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马颖杰刘凤奎
关键词:肺疾病真菌性
血清胃蛋白酶原、幽门螺杆菌抗体与胃黏膜病变的关系被引量:5
2007年
2005年5月至2006年10月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胃镜检查者276例,按病理诊断分组,设正常人对照12例。用免疫放射法定量测定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PGⅡ,定性分析血清抗幽门螺杆菌 IgG 抗体,计算 PGⅠ/PGⅡ(PGR)。结果正常人对照 PGⅠ为(146±40)μg/L,慢性浅表性胃炎组 PGⅠ为(149±62)μg/L,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组 PGI、PGR 降低,消化性溃疡组PGⅠ、PGⅡ升高。幽门螺杆菌感染与 PG 水平的变化有关。PG 水平异常患者应进一步行胃镜检查。
马颖杰刘凤奎王惠吉
关键词:胃蛋白酶原胃癌
晚期癌症患者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的重要性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研究探讨晚期癌症患者肠外营养支持治疗(PNS)前后血清免疫学指标、体重、淋巴细胞绝对值、白蛋白等指标的变化。方法 25例晚期肿瘤患者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前及肠外营养支持治疗1、2、3周后均检测血清CD3、CD4、CD8、CD4/CD8、CD19、CD16+56水平及Ig G、Ig M、体重等水平。肠外营养支持治疗中包含有标准营养成分。结果 1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前血清CD3水平为(72.71±11.62)%,治疗后血清CD3水平增加差异有显著性。2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前血清CD4水平为(26.57±12.08)%,治疗后差异有显著性。3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前CD4/CD8比值为0.48±0.50,肠外营养支持治疗2周后血清CD4/CD8比值变化差异有显著性。肠外营养支持治疗2周后Ig G、Ig M、淋巴细胞绝对值、体重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晚期肿瘤患者免疫功能,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意义。
马颖杰杨凡曹邦伟
关键词:晚期肿瘤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免疫功能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