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瑞
- 作品数:71 被引量:244H指数:8
- 供职机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更多>>
- 农杆菌介导法将DREB2A基因转入玉米被引量:3
- 2013年
- 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耐盐基因DREB2A转入玉米自交系H99以及杂交种H99×A188中,同时研究了农杆菌浓度、侵染时间和AS浓度等因素对转化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杆菌菌液浓度在OD值为0.5-0.6时农杆菌感染能力最强,适宜的侵染时间为20min;共培养基中乙酰丁香酮(AS)的适宜浓度为150μmol/L。通过该优化体系获得的转基因植株110株,经PCR分析鉴定,其中5株表现阳性,初步证明外源基因已经整合到玉米基因组中。
- 王奕任贤于志晶蔡勤安林秀峰马瑞
- 关键词:玉米农杆菌介导转化耐盐性
- 拟南芥抗逆基因DREB2A转化大豆的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为提高大豆的耐旱耐盐碱性,将拟南芥转录因子DREB2A序列优化后,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300-DREB2A,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DREB2A基因导入大豆品种Willimas 82和Bert中,转化率分别为0.8%和3.2%。对抗性转基因植株进行PCR检测,2个品种分别获得阳性植株28和63株,表明DREB2A已整合到大豆基因组中。
- 于志晶蔡勤安刘艳芝齐广勋马瑞
- 关键词:大豆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
- 玉米转基因受体材料的筛选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玉米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率直接影响玉米遗传转化效率。本研究利用N6培养基诱导玉米幼胚产生胚性愈伤组织,以筛选玉米转基因受体材料。从215个玉米基因型中筛选出28个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较高的材料,其中,6个基因型的诱导率高于对照A188和Hi-II。基因型"吉V130"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作为受体材料进行转基因研究中,获得了较高的转化效率。该基因型在今后玉米基因功能研究和基因工程育种中可作为重要的受体材料。
- 尚丽霞于志晶蔡勤安孟凡钢曾军林秀峰马瑞
- 关键词:玉米基因型胚性愈伤组织转基因
- 一种耐盐碱基因去除标记重组质粒载体
- 一种耐盐碱基因去除标记重组质粒载体,属于植物转基因技术领域,是用SKC1及35S启动子替换了基础载体PX6-GFP的GFP序列而构建成的,这个基因位于载体T-DNA左边界LB和右边界RB序列之间,它含有的XVE杂合蛋白与...
- 于志晶林秀峰李淑芳马瑞
- 文献传递
- 转基因技术在我国小麦遗传改良方面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08年
- 小麦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对其进行基因工程改良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其转基因遗传改良受到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自1992年第1例转基因小麦问世以来,小麦转基因研究进展迅速。本文主要对转基因技术在我国小麦遗传改良(如改善品质、提高抗病虫性、抗除草剂、抗旱耐盐碱以及抗穗发芽能力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 姜昱王玉民王中伟林秀峰马瑞刘志铭
- 关键词:小麦育种转基因技术
- CasF2蛋白、CRISPR/Cas基因编辑系统及其在植物基因编辑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asF2蛋白、CRISPR/Cas基因编辑系统及其在植物基因编辑中的应用,涉及基因编辑技术领域。本发明CasF2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或与SEQ ID No.2所示的序列相比具有...
- 刘文平蔡勤安马瑞郭东全 郭东梅 鲁昕于志晶 李源 魏嘉
- 水稻抗虫转基因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0年
- 水稻虫害是影响产量提高的主要限制因素,常常造成水稻减产,品质下降。半个多世纪以来,化学农药的使用对减少水稻虫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大量施用化学农药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同时,许多害虫也产生了抗药性。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水稻品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经过近20多年的发展,国内外水稻抗虫基因工程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就抗虫基因的克隆、水稻遗传转化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于志晶张文娟李淑芳金峰学林秀峰马瑞
- 关键词:水稻抗虫基因基因工程
- 一种藜芦抗癌直效成分环杷明提取与分离方法
-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藜芦抗癌直效成分环杷明提取与分离方法。其主要针对环杷明的提取量不高,提取步骤复杂,提取的难度和投入量大的问题,提出如下技术方案:步骤一:选冻干藜芦为原料,使用离心管添加乙醇混匀,获得提...
- 于志晶 魏嘉蔡勤安尚丽霞马瑞
- 文献传递
- 植物耐碱性研究进展及其在大豆中的应用展望被引量:17
- 2019年
- 土壤盐碱化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盐碱土的改良利用是世界性的难题,碱胁迫对植物体造成的伤害高于盐胁迫。大豆作为重要的经济和油料作物,碱胁迫会对大豆整个生育期造成负面影响,限制大豆植株的生长和结荚,并最终影响大豆的产量。本文从碱胁迫对植物的危害,植物耐碱机制、植物耐碱分子遗传机理的研究及其在大豆中的应用前景几个方面综述并展望植物耐碱研究,以期为研究植物对碱胁迫的应答调控机制、挖掘植物耐碱基因、改良盐碱地土壤品质、选育耐碱大豆品种和提高大豆产量提供理论支撑。
- 任鹏飞尚丽霞蔡勤安于志晶马瑞
- 关键词:植物碱胁迫大豆耐盐基因
- 一种羊草金属硫蛋白基因LcMT3的克隆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羊草金属硫蛋白基因LcMT3的克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羊草LcMT3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半定量RT‑PCR分析羊草LcMT3基因的组织表达模式;半定量RT‑PCR分析羊草LcMT3基因的胁迫...
- 马瑞麻鹏达刘晶莹于志晶蔡勤安尚丽霞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