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莉

作品数:7 被引量:13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建筑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2篇氮氧化物
  • 2篇选择性
  • 2篇催化
  • 2篇N
  • 1篇等离子体
  • 1篇毒剂
  • 1篇选择性催化还...
  • 1篇选择性催化氧...
  • 1篇饮用
  • 1篇饮用水
  • 1篇饮用水生物稳...
  • 1篇印制板
  • 1篇预氧化
  • 1篇制板
  • 1篇生物稳定性
  • 1篇数据提取
  • 1篇水生
  • 1篇水生物
  • 1篇脱除
  • 1篇温室气体

机构

  • 7篇北京工业大学

作者

  • 7篇陈莉
  • 3篇李坚
  • 3篇李佳
  • 3篇樊星
  • 2篇李星
  • 2篇杨艳玲
  • 1篇范茜
  • 1篇王花平
  • 1篇宋丽云
  • 1篇田森
  • 1篇赵富旺
  • 1篇史慧婷
  • 1篇张磊

传媒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化工进展
  • 1篇哈尔滨商业大...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09
  • 1篇198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印制板的仿制--有关印制板的各种数据提取
陈莉
改性活性氧化铝吸附去除水中痕量磷的性能被引量:10
2009年
为了获得更为高效的去除水中痕量磷的方法,通过静态吸附试验考察了经Al_2(SO_4)_3或Na_2SO_4改性的活性氧化铝(γ-Al_2O_3)吸附除磷性能,观察了吸附剂投量、pH值及水温变化对PO_4~3-P去除效果的影响及改性前后的γ-Al_2O_3对模拟水样中不同形态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γ-Al_2O_3经Al_2(SO_4)_3或Na_2SO_4改性后对PO_4~3-P的去除效果比改性前有显著提高,对PO_4^(3-)-P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8.53%和14.34%;改性γ-Al_2O_3对PO_4^(3-)-P的去除率在-定的投量范围内随投量的增加明显提高;改性γ-Al_2O_3对PO_4^(3-)-P的吸附作用以物理吸附为主,随着温度和pH值的升高,除磷效果均呈下降趋势;经Al_2(SO_4)_3改性的γ-Al_2O_3表现出更好的除磷效果和较强的水质适应性;水中浊质对吸附除磷效果影响较大,因此γ-Al_2O_3更适合滤后水的深度除磷.
李星范茜杨艳玲陈莉张磊
关键词:Γ-AL2O3改性痕量磷吸附除磷AL2(SO4)3NA2SO4
饮用水生物稳定性与消毒剂作用的相互关系
在饮用水中采用各种消毒剂会造成生物膜性状改变,改变饮用水的生物稳定性。生物稳定性较低将导致给水管网中细菌的再生长,引起饮用水二次污染。本文进行了消毒剂作用对生物膜的影响和水质生物稳定性的研究,考查了硝化作用的影响因素。 ...
陈莉
关键词:饮用水生物稳定性硝化作用安全性
文献传递
吸附-放电等离子体分解去除NO_(x)研究
2022年
采用吸附-放电等离子体分解工艺去除NO_(x),考察吸附剂类型和放电方式以及循环操作对NO_(x)去除性能的影响.所考察的4种分子筛(ZSM-5、MOR、SAPO-34和SSZ-13)中SSZ-13具有较大的NO_(x)吸附容量和较低的吸附强度,有利于延长吸附时间并促进等离子体作用下NO_(x)的脱附和分解.程序升温脱附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NO_(x)主要以物理吸附或较弱化学吸附的形式吸附于SSZ-13表面,少量转化为NO_(3)^(-)和NO_(2)^(-)等强吸附物种.放电方式显著影响等离子体去除SSZ-13表面NO_(x)的性能,与N_(2)吹扫放电和封闭放电相比,采用先封闭放电后N_(2)吹扫放电的方式可同时获得较高的NO_(x)去除率和去除能效以及较低的NO_(x)残留率和N_(2)O选择性.吸附-等离子体分解循环操作时可获得稳定的NO_(x)去除性能,循环使用6次后SSZ-13晶相和孔结构无显著变化.
杜孟威樊星陈莉李佳宋丽云李坚
关键词:氮氧化物放电等离子体
制备方法对SSZ-13负载Cu催化剂NH_(3)-SCO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分别采用离子交换和浸渍法制备了Cu-SSZ-13和CuO/SSZ-13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选择性催化NH_(3)氧化(NH_(3)-SCO)的性能,以提高低温(≤200℃)下NH_(3)转化率和N_(2)选择性为目标,优选出离子交换2次制备的Cu-SSZ-13(2)催化剂,考察了O_(2)含量和空速对Cu-SSZ-13(2)催化NH_(3)氧化性能的影响,并采用N_(2)吸脱附、XRD、NH_(3)-TPD和NH_(3)-TPSR等手段对催化剂理化特性及表面反应过程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Cu-SSZ-13(2)催化剂200℃时NH_(3)转化率为98.5%,N_(2)选择性为92.2%;O_(2)含量增加时低温下NH_(3)转化率提高,但N_(2)选择性降低;空速增大时低温下NH_(3)转化率降低,而N_(2)选择性受空速影响不大.N_(2)O副产物的生成是Cu-SSZ-13和CuO/SSZ-13低温(≤200℃)下催化NH_(3)氧化时N_(2)选择性较低的主要原因.与CuO/SSZ-13相比,Cu-SSZ-13(2)的比表面积、孔容和孔径更大,表面CuO较少而Lewis和Brønsted酸位点更多,这些可能是导致Cu-SSZ-13(2)具有较好的低温催化NH_(3)氧化活性和N_(2)选择性的原因.除N_(2)O外,Cu-SSZ-13(2)表面NH_(3)-TPSR过程中也检测到NO和NO_(2)副产物,结合低温下NH_(3)氧化时NO和NO_(2)选择性随空速升高而增大的结果,推测Cu-SSZ-13(2)表面NH_(3)-SCO遵循内部选择性催化还原(iSCR)机理.
陈莉樊星李佳张玮航李坚
关键词:选择性催化氧化反应机理
化学预氧化强化铁锰复合氧化物混凝除污染效能被引量:1
2009年
通过混凝杯罐试验,研究了化学预氧化与铁锰复合氧化物(FeMnO)联用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考察了氧化剂投量、预氧化时间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FeMnO对有机物有一定的去除效果,高锰酸钾、过氧化氢及次氯酸钠作为预氧化剂可以提高FeMnO混凝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最佳投药量分别为1.5、2.0、3.0 mg/L,最佳预氧化时间为20 min,在最佳投量和最佳预氧化时间下,对TOC的去除率分别为65.10%、55.15%及56.31%;对UV254去除率分别为51.05%、53.05%及60.40%.化学预氧化强化了FeMnO混凝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是一种良好的除微污染技术.
赵富旺李星杨艳玲史慧婷田森陈莉王花平
关键词:化学预氧化污染混凝
硝酸生产尾气中NO_(x)和N_(2)O联合脱除技术研究进展
2023年
采用氨氧化法生产稀硝酸时会排放NO_(x)(NO和NO_(2))和N_(2)O等有害气体,可导致光化学烟雾(NO_(x))、臭氧层消耗(NO_(x)和N_(2)O)、全球变暖(N_(2)O)等环境问题,减少硝酸生产尾气中NO_(x)和N_(2)O的排放势在必行。本文在分析硝酸生产过程中NO_(x)和N_(2)O产生途径及减排措施的基础上,根据国内外研发和应用情况总结了联合脱除硝酸生产尾气中NO_(x)和N_(2)O的主要技术路线,包括利用SCR催化剂同时催化NO_(x)和N_(2)O还原和利用复合式催化剂同时催化NO_(x)还原和N_(2)O分解等一段式工艺以及先催化N_(2)O分解后催化NO_(x)还原、先催化NO_(x)还原后催化N_(2)O还原和先催化NO_(x)还原后催化N_(2)O分解等两段式工艺,分析了不同技术路线的原理、特点及面临的挑战。文中指出了一段式工艺主要存在N_(2)O净化性能有待提升的问题,两段式工艺中先催化NO_(x)还原后催化N_(2)O分解的工艺在减少还原剂消耗量、促进N_(2)O去除等方面具有优势,未来需围绕同步降低SCR脱硝和N_(2)O分解所需温度、提高催化剂对共存气体(O_(2)、H_(2)O等)的耐受性等方面开展进一步研究。
李佳樊星陈莉李坚
关键词:氮氧化物温室气体选择性催化还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