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闾夏轶

作品数:10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手术
  • 4篇胸腔
  • 4篇胸腔镜
  • 4篇小结节
  • 4篇结节
  • 4篇CT引导
  • 4篇HOOK-W...
  • 3篇胸腔镜手术
  • 3篇腔镜手术
  • 3篇肺小结节
  • 2篇医用
  • 2篇医用内窥镜
  • 2篇手术技术
  • 2篇术前
  • 2篇肺移植
  • 1篇德尔菲
  • 1篇德尔菲法
  • 1篇镇痛
  • 1篇镇痛方式
  • 1篇神经阻滞

机构

  • 8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浙江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浙江省医学会
  • 1篇中国医师协会

作者

  • 10篇闾夏轶
  • 7篇胡坚
  • 4篇杨运海
  • 3篇汪路明
  • 3篇张翀
  • 2篇叶芃
  • 2篇何哲浩
  • 2篇安舟
  • 2篇李洲斌
  • 2篇泮辉
  • 2篇王永清
  • 2篇王志田
  • 1篇冯靖祎
  • 1篇徐湘
  • 1篇倪一鸣
  • 1篇吕望
  • 1篇王允
  • 1篇韩威力
  • 1篇单立群
  • 1篇王永清

传媒

  • 4篇中国肺癌杂志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天津科技
  • 1篇中华移植杂志...
  • 1篇第十届全国胸...
  • 1篇2012中国...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开胸术后疼痛的防治进展被引量:6
2012年
本文对开胸术后疼痛的预防和治疗策略作一简明综述,并主要关注外科手术操作技术的改进对于减轻开胸术后疼痛的作用,同时也兼顾了一些麻醉药物方面的进展。尽管已有诸多相关研究在手术方式和药物镇痛两个方面对治疗和预防开胸术后疼痛进行了一些探索,但由于疼痛的个体差异、手术者操作技术的差别以及研究样本量的限制,目前尚难得出确切的结论支持其中的某种方法为"最优"选择。这一领域仍期待着临床专家的深入探索和研究。
闾夏轶徐湘艾则麦提.如斯旦木王永清
关键词:开胸术后疼痛肋间神经
肺小结节术前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的临床应用研究
背景:对于直径小于1cm的肺小结节,胸腔镜是获取组织学依据的唯一选择,但由于小结节位置、大小及性状的关系,部分小结节在术中极难定位。数年前即有学者开始尝试使用各种方法进行术前的肺小结节定位。术前结节定位为术中准确切除小结...
闾夏轶
关键词:CT引导HOOK-WIRE肺小结节胸腔镜手术
文献传递
胸腔镜在肺部微小结节诊治中的应用被引量:15
2013年
背景与目的随着胸部CT的应用推广,孤立性肺结节的出现逐渐增多,尤其是胸部薄层高分辨CT的检查,检出直径10 mm以下的微小结节的概率增高,临床上对于如何诊治这类微小结节仍存在较大争议。本研究旨在探讨胸腔镜手术在肺部微小结节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2009年11月-2012年5月,对64例肺微结节应用电视胸腔镜手术先行肺结节楔形切除,术前均无明确病理诊断,术中送快速冰冻病理检查,根据病理结果综合考虑后决定手术方式。结果原发性肺癌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20例;行肺楔形切除44例,其中良性肿瘤21例、癌前病变18例、转移癌3例、不适合肺叶切除的原发性肺癌2例。所有患者均明确病理诊断,确诊率100%。全组患者手术顺利,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和围手术期死亡。结论肺部微小结节影像学诊断有一定难度;胸腔镜手术诊治肺部微小结节创伤小、诊断准确,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术前CT引导的hook-wire定位可帮助手术中探查病变部位。
单立群胡坚李明东张翀闾夏轶
关键词:胸腔镜
肺移植手术技术及围术期管理的早期经验
【目的】探讨肺移植手术及围术期管理的注意要点及有效方案。【方法】2009年9月成立普胸外科后进行了肺移植团队建设并成功完成猪肺移植动物实验,在此基础上于2011年8月~2012年6月,共完成3例肺移植,依次为55岁男性特...
胡坚汪路明李洲斌王志田何哲浩艾则麦提泮辉王永清叶芃韩威力杨运海张翀闾夏轶安舟
医用内窥镜临床评价体系专家共识被引量:3
2020年
医用内窥镜的发展速度及普及程度非常快,国际大厂品牌统领内窥镜市场半壁江山,目前国产品牌的市场规模也迅速增长,硬镜、软镜电子化技术迅速发展,逐渐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是,目前适用于评价医用内窥镜的国家标准、行业规定等相关标准缺乏,国内外产品差距缺少定量、明确的认识,国产品牌多而杂,需要对医用内窥镜给予全面、准确的评价。在此背景下,专家组经过科学地遴选和严谨地实践提出了一套科学、系统、适用的标准化医用内窥镜临床评价体系,以期规范化各类内窥镜评价指标。
胡坚黄沙闾夏轶汪路明曾理平刘胜林
关键词:医用内窥镜评价指标
肺小结节术前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4
2011年
背景与目的胸腔镜术中对于直径<1cm的肺小结节较难准确定位。数年前即有学者开始尝试使用各种方法进行术前的肺小结节定位。本文从适应症、结果、并发症三个方面回顾性分析了胸腔镜术前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1月-2010年4月,20例患者于胸腔镜术前接受了CT引导下肺小结节Hook-wire定位。小结节直径从0.5cm-2cm(平均9.8cm±5.3cm)。评价指标包括定位成功率,定位相关并发症,中转开胸比率等。结果 20例患者中18例定位成功,CT定位花费时间平均为14.5min,全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胸腔镜术前CT引导下肺小结节Hook-wire定位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可帮助术中精确定位肺小结节位置,并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闾夏轶杨运海胡坚倪一鸣
关键词:CT引导HOOK-WIRE肺结节
肺小结节术前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的临床应用
背景: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是获取肺小结节病理学诊断的有效手段,但由于小结节位置、大小及性状的关系,部分小结节在术中极难定位。术前结节定位为术中准确切除小结节提供了便利。本文从适应症、结果、并发症三个方面回顾性分析了胸腔镜...
闾夏轶杨运海胡坚
关键词:肺小结节胸腔镜手术肺楔形切除术病理学诊断
文献传递
医用内窥镜临床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目前国内外尚无系统性评价体系来评价医用内窥镜的临床效果。拟建立一套合理可靠的医用内窥镜临床效果评价体系,以期能真实、全面地评价国产内窥镜与进口内窥镜在临床效果方面的具体差异。方法:先建立临床效果初级评价指标体系并设计调查问卷,再通过三轮德尔菲法完善评价指标体系。结果:三轮德尔菲法结束后,得到软镜内窥镜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24项,硬性内窥镜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20项。各指标建议纳入率均为100%,软镜指标变异系数均在0.18以下,硬镜指标变异系数波动在0~0.13,软镜专家协调系数为0.642,硬镜专家协调系数为0.655,P值均<0.01,指标权威系数也在满意范围之内。结论:通过德尔菲法建立了一套适用于软、硬性内窥镜的临床效果评价体系,能较充分满足内窥镜临床效果的评价需求。
方礼逵闾夏轶曾理平冯靖祎王允吕望胡坚
关键词:内窥镜德尔菲法
肺移植手术技术及围手术期管理3例报告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肺移植手术技术及围手术期管理经验。方法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于2011年8月至2012年6月共完成3例肺移植,依次为55岁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例1)、71岁双侧肺气肿患者(例2)和56岁双侧支气管扩张患者(例3)。手术方式为单肺移植(例1)和序贯式双肺移植(例2,3)。例1和例3术中采用体外膜式氧合辅助。供肺获取采用心肺整块切取后体外分离修剪。移植术后予以常规控制肺水、免疫抑制、抗感染等治疗。结果供肺热缺血时间均控制在8min以内。3例受者均顺利接受手术,手术时间依次为:143min、316min、336min,冷缺血时间分别为:140min、左肺182min和右肺288min、右肺245min和左肺377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850mL、3200mL、1300mL。例1和例3术后24h内拔除气管插管,术后第2周转普通病房,术后第5周出院,截至2012年11月分别存活10个月、5个月,各项指标均满意。例2出现移植肺严重感染,无法撤除呼吸机,于术后第82天因感染性脑病死亡。3例均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和移植物排斥。结论全面有效的手术技术及围手术期管理是肺移植成为治疗终末期肺部疾病的关键。
泮辉胡坚王永清叶芃韩威力杨运海张翀闾夏轶安舟汪路明李洲斌王志田何哲浩艾则麦提.如斯旦木
关键词:肺移植手术技术围手术期并发症
胸腔镜手术患者区域神经阻滞镇痛方式的临床应用及其进展
2024年
虽然胸腔镜手术具有手术切口小、低应激反应等特点,但胸腔镜手术后的术后疼痛并不低于开胸手术后的疼痛。此外,术后疼痛管理不良有可能增加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和慢性术后疼痛的发生率。目前,区域神经阻滞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胸腔镜术后镇痛,综述不同区域神经阻滞镇痛方式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及其进展。
庞靖桦闾夏轶
关键词:胸腔镜手术区域神经阻滞镇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