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晨熙
- 作品数:8 被引量:64H指数:3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急性胆囊炎的腹腔镜手术治疗体会(附212例报告)被引量:32
- 2010年
- 目的总结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经验。方法 2004年1月~2009年1月,对212例急性胆囊炎行LC。术中行胆囊减压,将胆囊颈部嵌顿的结石反向推至胆囊内,恢复胆囊三角的解剖关系,紧贴胆囊颈分离解剖胆囊管和胆囊动脉;对增粗的胆囊管用7号丝线结扎后再加钛夹或可吸收夹;胆囊局部病变重,胆囊三角解剖不清者,行胆囊大部切除,残余胆囊黏膜电凝破坏,缝合胆囊残端;对短胆囊管,在明确胆囊管、肝总管和胆总管的关系后用1枚钛夹夹闭胆囊管,离断时留部分胆囊颈组织以防钛夹脱落。212例术后均放置腹腔引流管。结果 201例完成LC,11例中转开腹,其中Mirizzi综合征Ⅰ型2例,胆囊与胃、十二指肠、横结肠紧密粘连2例,7例为胆囊三角粘连严重,解剖不清。4例术后胆漏,经保守治疗痊愈。186例随访1-12个月,平均4.6月,无胆总管残余结石等并发症。结论 LC治疗急性胆囊炎是安全可行的,严格病例选择,酌情处理胆囊三角、胆囊管和分离胆囊,常规放置引流管,适时中转开腹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邵天松伍冀湘梁杰雄钟晨熙
-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腹腔镜肠道代阴道成形术的临床研究
- 伍冀湘李斌刘陶李文志梁杰雄姜永光张军王焕英魏炜邱立新李进军魏常胜钟晨熙胡海瓯孙智
- 该项目属于医学(妇科、普外科、泌尿外科、整形外科)领域。先天性无阴道、部分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及放化疗治疗后患者,无法进行性生活,婚姻生活受到影响。男性假两性畸形、男性易性癖患者存在女性性生活的生理及心理需求。通过适宜的阴道...
- 关键词:
- 关键词:腹腔镜微创外科
- 盆底松弛直肠脱垂的微创治疗
- 2008年
- 目的探讨直肠黏膜脱垂及直肠前突导致排便障碍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2月-2005年12月收治的直肠黏膜脱垂、直肠黏膜脱垂合并直肠前突及单纯直肠前突共20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有194例(97%)行一次直肠黏膜环形切除(PPH)手术后排便障碍得到了缓解;有6例(3.0%)症状缓解不明显,其中,行2次PPH手术者4例,术后排便障碍缓解。结论PPH手术在治疗时恢复了肛管的通畅性,安全、迅速,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相对传统术式复发少,对于重度脱垂的病人可重复手术,效果好。
- 梁秀芝钟晨熙伍冀湘
- 关键词:直肠脱垂直肠前突外科手术微创性
- PPH治疗直肠内脱垂型便秘的体会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评估PPH技术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引起的排便障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经PPH手术治疗的直肠黏膜内脱垂300例临床资料。结果291例(97%)患者一次PPH手术后排便障碍得到了缓解;9例(3%)症状缓解不明显,其中6例行2次PPH手术,术后排便障碍缓解。结论PPH治疗因直肠黏膜内脱垂引起的排便障碍是一种安全、有效、快速的微创治疗方法。
- 梁秀芝钟晨熙伍冀湘
- 关键词:直肠黏膜内脱垂PPH便秘
- 特异性小干扰RNA抑制诱骗受体3在结肠癌SW480细胞表达的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研究特异性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对诱骗受体3(decoy receptor 3,DcR3)基因在人结肠癌SW480细胞系中的抑制作用。方法设计特异性的DcR3 siRNA序列;构建DcR3的pSUPER表达质粒并鉴定,鉴定成功后用于转染SW480细胞。以RT-PCR的方法检测细胞转染后DcR3 mRNA的表达;以Western blotting的方法检测DcR3蛋白的表达情况,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本实验设计两段siRNA对SW480细胞中DcR3 mRNA及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明显,实验细胞DcR3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结论针对DcR3的siRNA质粒转染真核细胞后可抑制其mRNA及蛋白表达,为进一步探讨DcR3的功能及封闭DcR3基因表达而治疗肿瘤奠定了实验基础。
- 何平伍冀湘钟晨熙戴洁梁杰雄李洋许英晨于玮
- 关键词:诱骗受体3小干扰RNA结肠癌细胞
-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与VEGF-C及VEGFR-3的关系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研究探讨乳腺癌组织中VEGF-C及癌周淋巴管密度(peritumoral lymph vessels density,PLVD)的表达和分布情况及其临床病婵学特征,初步探讨其与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breast cancer-related lymphoedema,BCRL)发生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7例乳腺癌组织中VEGF-C及VEGFR-3,观察乳腺癌组织中VEGF-C的表达情况并计数,检测患者双侧上肢周径,判断有无水肿并分级。结果47例乳腺癌组织中VEGF-C阳性表达者33例,VEGF-C阳性组的PLVD(30.39±10.46)较阴性组(23.16±11.67)明显增高(P〈0.05)。癌组织内VEGF—C半定量评分与PLVD呈正相关(r=0.334)。淋巴结转移组VEGF—C的阳性表达率(42.55%)及半定量评分(3.68±1.59)均高于未转移组(27.66%,2.48±2.31)(P〈0.05);淋巴结转移组PLVD高于未转移组(32.12±10.29VS.24.82±11.06),P〈0.05。47例患者中一年内发生BCRL者17例,一年后仍有BCRL的8例。VEGF—C阴性组发生水肿者(5/14)较阳性组(3/33)增加(P〈0.05)。结论VEGF—C在乳腺癌组织中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率,并且与PLVD呈正相关。乳腺癌组织中VEGF—C高表达可减少BCRL发生的机会。
- 贺建业吴庆华伍冀湘钟晨熙陈东王伟
- 关键词:乳腺肿瘤淋巴水肿淋巴管密度
-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23
- 2014年
- 目的 评价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北京安贞医院行直肠癌根治术2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32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组),103例行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开腹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除淋巴结数量、直肠前切除远端切缘长度、排气时间、进流质饮食时间、进固体饮食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近期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生存结果.结果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均无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病例,腹腔镜组有5例中转开腹手术.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手术时间分别为(258±76)和(186±18)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分别为(144 ±22)和(320±3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淋巴结清除数分别为(12.5±2.4)和(11.5±3.4)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直肠前切除远端切缘长度明显长于开腹组[(3.5±0.6)em比(2.9±0.5)cm],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胃肠道功能和排尿功能恢复时间腹腔镜组明显早于开腹组[排气时间:(2.1±0.8)d比(3.5±1.2)d;开始进流质饮食时间:(2.4±0.7)d比(3.6±0.8)d;开始进固体饮食时间:(3.5±1.2)d比(4.6±1.3)d;留置导尿管时间:(2.4±0.3)d比(4.5±1.1)d,均P<0.05].腹腔镜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腹组[(8.6±0.8)d比(12.7±0.9)d,P<0.05],住院费用腹腔镜组高于开腹组,分别为(3.72±0.36)×10^4元和(2.54±0.24) ×10^4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腹腔镜组127例,开腹组99例,随访时间12 ~ 102个月.腹腔镜组和开腹组的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和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安全、有效,患者出血少、恢复快,根治效果达到与开
- 邵天松梁杰雄钟晨熙李华志
- 关键词:直肠癌腹腔镜根治术
- 悬吊式腹腔镜辅助手术在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对比悬吊式腹腔镜(悬吊组)与气腹腹腔镜(气腹组)在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科收治的58例直肠肿瘤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悬吊组32例,气腹组26例;分别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除淋巴结数。结果:手术时间:悬吊组100~310min,平均(201.6±68.2)min;气腹组100~480min,平均(261.9±129.3)min;P=0.038;术中出血量:悬吊组100~260ml,平均(144.4±51.8)ml;气腹组80~600ml,平均(261.9±129.3)ml;P=0.025;清除淋巴结数:悬吊组11~25枚,平均(15.5±3.5)枚;气腹组11~44枚,平均(17.2±6.4)枚;P=0.209。气腹组术中损伤输尿管1例,中转开腹2例;两组各1例吻合口漏。结论:与气腹腹腔镜相比,悬吊式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是一种更为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可成为心肺功能较差患者的一种选择。
- 伍冀湘贺建业钟晨熙胡海瓯
- 关键词:腹腔镜检查悬吊直肠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