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思琳
- 作品数:17 被引量:102H指数:5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厅社会发展项目广东省科技厅资助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脑胶质瘤颅外转移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颅外转移的可能机制和临床特点.方法 报道一例最近诊治的具有完整临床和病理证据的脑胶质瘤颅外转移患者.结果 脑胶质瘤颅外转移较为罕见,本例患者胸部X线片可见双肺多发转移瘤,胸部CT示多发大小不等的结节软组织肿物影,诊断为脑胶质瘤颅外转移.结论 脑胶质瘤颅外转移的转移路径及机制尚不能明确,多路径机制可能较为合理.开放式的肿瘤切除术可能有助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但也不排除增加颅外转移的可能.
- 吴辉丽徐武华钟思琳俞方毅
-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颅外转移文献复习
- 强化桥式运动对脑梗死病人躯干平衡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观察强化桥式运动对脑梗死病人躯干平衡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病人随机分为强化桥式运动康复组(A组)和一般康复训练组(B组);A组予桥式运动每天3次.每次造动15下~20下;B组予一般康复训练每天1次,每次运动15下~20下,于训练2个半月后进行Fugl—Meyer、Bery平衡量表及Brunnston评分。结果A组经训练后.BBS—B评分分刺为(46.7±1.2)分、(10.3±1.8)分均明显高于B组的(20.5±1.0)分、(6.8±1.3)分。结论强化桥式运动训练可有效改善病人躯干平衡及肢体运动功能。
- 吴婉霞钟思琳刘文权叶正茂
- 关键词:肢体运动功能脑梗死
- 应用干涉电流型低周波联合颈牵治疗颈椎病的对照研究
- 2004年
- 目的 了解应用干涉电流型低周波联合颈牵治疗颈椎病的疗效。 方法 选择132例确诊颈椎病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仅用单纯颈牵治疗,对治疗前后两组病人应用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 两组病人治疗前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抽取两组病人中的神经根型和椎动脉型病人作主观症状和临床体征两项内容的评分对照,两组病人的两种分型治疗前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椎动脉型病人的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神经根型病人的评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的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而神经根型病人的治疗效果又优于椎动脉型病人。结论 干涉电流型低周波联合颈牵治疗颈椎病疗效确切,尤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人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钟思琳吴婉霞
- 关键词:低周波颈牵颈椎病
- 传统康复联合减重步行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不完全截瘫患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传统康复联合减重步行训练(BWSTT)治疗脊髓损伤(SCI)后不完全截瘫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32例符合标准的脊髓损伤后不完全截瘫患者作为治疗组,同时随机抽取符合标准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传统康复治疗。治疗组在传统康复治疗基础上,每日行减重步行训练1~2次,共计治疗1个月。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的步行能力(步长、步速和功能性步行分级)。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步行功能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传统康复联合减重步行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不完全截瘫患者能更显著改善患者功能预后。
- 钟思琳吴婉霞曾德良刘文权梁宇健
- 关键词:脊髓损伤不完全截瘫减重步行训练
- 腰腿痛评价量表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36
- 2000年
- 目的 编制一种可对腰腿痛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功能状态进行评估的腰腿痛评价表并探讨了其可行性。方法 对 80例患者应用本量表和Fairbank腰痛评分表评估的结果作相关分析 ,以评价标准效度 ;并对本量表作了重测信度检验 ;还将患者分为椎管外性 (30例 )和椎管内性 (5 0例 )两组 ,比较两组在本量表的评价结果。结果 80例患者的本量表的总积分与Fairbank表的积分的相关分析显示为正相关 ,其相关系数为 0 .73,并且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 <0 .0 1)。两位医生评估的量表总积分的相关系数为 0 .98(P <0 .0 1) ,均显示了较高的正相关性 ,并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在评价表的总积分差异无显著性 (t=1.47,P <0 .0 5 ) ,但在椎管内体征积分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t=7.84,P <0 .0 1)。结论 本评价表具有较好的重测信度和标准效度 ,并能反映两类腰腿痛患者的病情和功能情况 ,为腰腿痛患者的临床评估提供一种综合的和可行的方法。
- 张鸣生林仲民钟思琳赖在文
- 关键词:腰腿痛评价量表
- 作业疗法和高压氧联合治疗脑卒中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评价作业疗法和高压氧联合治疗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的康复治疗,包括应用 Bobath 疗法为主,结合PNF、Rood等促通技术和运动再学习法,传统医学康复手段(针灸、推拿),物理因子(低、中频电等)方法进行康复治疗和针灸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作业疗法和高压氧联合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进行 Fugl-Meyer运动评分( FMA)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评分(FMA)及改良 Barthel指数(MBI)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作业疗法和高压氧联合治疗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进一步提高康复效果。
- 钟思琳曾德良黄鲁敏梁宇健
- 关键词:作业疗法高压氧脑卒中
- 悬吊训练系统结合威伐光治疗老年膝关节退行性变的效果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悬吊训练系统结合威伐光治疗老年膝关节退行性病变(KOA)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老年KOA病人12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病人分为悬吊训练组(n=43)、威伐光组(n=42)以及联合治疗组(n=40)。所有病人给予常规物理因子治疗,悬吊训练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悬吊训练治疗,威伐光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威伐光系统治疗,联合组病人则使用上述2种方法联合进行治疗。3组病人均行为期4周的治疗,并随访半年。比较3组病人疗效,治疗前后起立-行走测试(TUG)时间、患肢单腿支撑时间(SLS)及跨步长(SL),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骨性关节炎指数(WOMAC)、膝关节功能评分(Lk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患侧SLS及SL显著高于其他2组,而TUG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1、3、6个月时WOMAC较其他2组显著降低,LkSS及ADL则显著升高(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84,P>0.05)。结论悬吊训练系统结合威伐光能有效改善KOA病人病情,并提升其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好,可以推广运用于KOA病人的治疗。
- 黄鲁敏赵嘉文胡庆中郑清华戚子航钟思琳
- 关键词:膝关节炎退行性病变
- 减重步行训练对小脑出血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减重步行训练在小脑出血患者步行功能康复方面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10例小脑出血患者在康复过程中使用减重步行训练系统(BWSTT)进行步行功能训练,定期进行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及10m步行时间评定,并且同时随机选择另外10例小脑出血患者,经传统康复训练后的以上三组数据分别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减重步行训练6周和传统步态训练6周后患者在步行参数、平衡功能及生活自理评定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康复训练方法比较,减重步行训练组比较下肢功能评分及其它二项指数均大于传统步态训练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减重步行训练对于小脑出血患者在恢复步行能力、纠正步态、改善平衡、减轻肌肉痉挛及改善心肺功能方面较传统康复训练有较大优势.
- 钟思琳徐武华吴婉霞曾德良刘文权
- 关键词:小脑出血减重步行训练
- 平衡测试与训练联合康复功能训练对改善早期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 2015年
- 目的探讨康复功能训练结合平衡测试与训练对早期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进行常规治疗结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组同时配合平衡测试与训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平衡功能评定(BBS)得分及Fugl-Meger运动功能评定(FMA)得分显著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功能训练结合平衡测试与训练能显著改善早期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 钟思琳陈海山曾德良梁宇健陈茵
- 关键词:脑卒中
- 丹参药液经皮透入综合治疗对血管性痴呆患者P300的影响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 研究丹参药液经皮透入综合治疗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方法 对6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经皮药物透入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由专业治疗师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修改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评定以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查等.结果 经丹参药液经皮透入综合治疗后,总有效率对照组为36.66%,治疗组为66.66%,HDS(x)对照组为11.78,治疗组为18.35,两组之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P300波幅(x)分别为7.77 uv和5.76 uv,潜伏期(x)分别为301.18 ms和385.03 ms,治疗组患者P300波幅升高,潜伏期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同时,治疗组组内HDS和P300波幅与潜伏期的治疗前后差异也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 丹参药液经皮透入综合治疗能较好地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能力,可作为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辅佐治疗手段及早期预防措施之一.
- 吴婉霞张鸣生陈海山钟思琳刘文权
-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P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