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永兵

作品数:65 被引量:109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5篇文学
  • 7篇文化科学
  • 5篇哲学宗教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2篇艺术

主题

  • 35篇文学
  • 30篇文学理论
  • 11篇文论
  • 11篇文艺
  • 9篇主义
  • 9篇马克思主义文...
  • 8篇文化
  • 7篇代文
  • 7篇马克思主义
  • 5篇学科
  • 5篇文艺理论
  • 5篇美学
  • 5篇国文
  • 4篇当代文学
  • 4篇审美
  • 3篇当代文学理论
  • 3篇叙事
  • 3篇学科定位
  • 3篇艺术
  • 3篇意识形态

机构

  • 61篇北京大学
  • 3篇西藏大学
  • 2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浙江省东阳中...
  • 1篇中国教育科学...

作者

  • 64篇金永兵
  • 4篇董学文
  • 1篇田慧生
  • 1篇马前
  • 1篇邓韵娜
  • 1篇沈献章
  • 1篇丁水汀
  • 1篇杨伯特
  • 1篇荣文汉
  • 1篇张庆雄
  • 1篇陈曦

传媒

  • 5篇文艺理论与批...
  • 5篇湖南社会科学
  • 3篇北京大学学报...
  • 3篇高校理论战线
  • 3篇华北电力大学...
  • 2篇内蒙古师范大...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长江学术
  • 2篇华夏文化论坛
  • 1篇克山师专学报
  • 1篇广东社会科学
  • 1篇云南艺术学院...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文艺争鸣
  • 1篇黑龙江社会科...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文艺研究
  • 1篇安徽大学学报...
  • 1篇学术界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21
  • 5篇2020
  • 5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5
  • 3篇2004
  • 6篇2003
  • 3篇2002
  • 3篇2001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创新的路径依赖:术语革命被引量:1
2002年
理论的扩展或建构往往需要引进一些新的概念。文艺现实的变化必须催生新的文学理论术语 ,以便做出与其自身运动相适应的逻辑概括。要使马克思主义文论永葆青春 ,使她充满当代意识 ,遵循自身的逻辑思路不断向前发展 ,形成新的概念、术语、范畴和命题是其基本路径之一。当前 ,在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研究中 ,关于“术语革命”的问题 ,存在着两种对立的倾向 ,二者都不同程度地制约着理论的发展。其一是 ,固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文艺的个别论述。其二是 ,把各种学科、各种理论思潮的概念、术语 ,不加转化地引进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 ,把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当成一个无所不包的思想体系。
金永兵
关键词:文学理论
范畴研究:文学理论科学性的一种建构策略
2011年
科学性是文学理论学科现代性的主要表征,而科学性的表现与获取路径都与科学、合理的文学理论范畴体系建构密切相关。加强范畴研究,既可以对已有理论成果归纳总结,实现学科知识的有效积累,同时,它也能在这种综合中实现对理论难题的掘进与拓展,而且,它还可以从根本上改观我国文学理论研究的某种混乱局面,强化文学理论学科的科学性特征。
金永兵
关键词:文学理论
文学经典的阐释与美国精神的建构——哈罗德·布鲁姆“文学经典”理论解析被引量:9
2011年
哈罗德·布鲁姆以一种"对抗性的批评"来坚定守护西方文学与审美传统,通过文学经典的阐释和对审美价值的强调来坚守美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以矫枉过正的理论态势来匡正现实文化生态,建构美国的时代文化精神。这是深入理解布鲁姆美学思想的重要路径,并且,无论其丰富的思想和启示意义还是其作为人文学者的历史使命感,都值得研究镜鉴。
金永兵陈曦
关键词:哈罗德·布鲁姆审美
“后文化”时代审美还能诗意地批判与拯救现实吗?被引量:5
2018年
在"后文化"时代,随着审美自律性的解构、审美主体的死亡和审美理想、审美深度、个人风格和情感的消亡,以及"批判距离"的消弭与消费主义的兴起,既有审美话语阐释失效,审美成为"后审美"或"反审美",从对生活的诗意批判和现实拯救变为形式创新甚至符号游戏。"审美"如何重新连接现实,变为具有生产性的、再造现实的形式,可能是更为重要的问题。
金永兵
关键词:审美
文学理论本体性初探
金永兵
关键词:本体性文学理论
伯明翰学派与英国“文化-文明”传统的比较被引量:7
2015年
以马修·阿诺德、T·S·艾略特、F·R·利维斯为代表的英国"文化-文明"传统和以理查德·霍加特、雷蒙·威廉斯、E·P·汤普森、斯图亚特·霍尔为代表的伯明翰学派,共同建构出当代文化研究的完整谱系,而这二者之间的承继与反叛关系,在昭示着文化研究历时性嬗变的同时,亦构成了其理论谱系中的奇异张力。
金永兵张庆雄
关键词: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
试论文学理论的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被引量:1
2005年
作为一门现代学科,文学理论到底有什么特性,其相互之间有怎样的辩证关系,它们之间是如何实现对立统一? 如果只是孤立地看到文学理论的某种或某些性质,而无视其他特性,或者只是简单地将这些性质杂糅在一起,就难以真正寻找到文学理论科学的独特性。我们要从文学理论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辩证关系的角度出发,探讨二者如何在文学理论中熔铸为其学科的自主性。
金永兵
关键词:文学理论意识形态性
经典与母语能力培养被引量:1
2014年
在普遍呼吁加强现代青年人的母语能力教育的当下",经典"作为母语的重要载体再次引起重视。对于"经典"的研习既是一项文化传承的工作,同时也与文化创新、民族的主体性建构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对经典著作的阅读,小则关联到读者自身的为人处世、安身立命,大则关系到整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在目前语言能指狂欢、网络语言蜂拥而至的消费时代大环境中,将注意力再度回归到经典文本,重新感悟"经典"的力量,无疑是让母语教育能够"出淤泥而不染",保持中国汉语永恒魅力的一剂良药。本文将结合我国当前实际,分别从经典背后的民族传统、经典文本的教育作用以及经典中蕴含的创新品格等方面,阐述研习经典文本对于母语能力的形成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以期对教育者有所启发,从而引导青年学生走近经典、研习经典。
金永兵
关键词:母语教育文化传统
关键词研究与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体系建设
2020年
关键词研究对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体系建设的意义如果将一种文学理论视为一个思想的总体场域,那么一个又一个关键词则正是这片话语宇宙中的恒星,以其引力和相互之间的持续作用将一个又一个概念和命题统摄在自己周围,共同构成了一个又一个“星丛”。
金永兵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论文学理论关键词研究
文学理论:从问题出发
2013年
本文针对当前文学理论学科面临的严重危机和日益凋敝的严峻现实,从近些年理论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深入解析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症结所在,并从多个方面:即构建理论的主体性,挖掘理论经典的潜能,重建理论的历史维度,强化问题意识、研究基本问题,在思想中把握自己的时代,回归科学的定位等,综合提出解决当下危机、寻求发展的新的可能性。
金永兵
关键词:文学理论主体性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