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液
  • 4篇血液透析
  • 2篇中心静脉
  • 2篇静脉
  • 1篇导管
  • 1篇动脉
  • 1篇血管通路
  • 1篇血透
  • 1篇血透患者
  • 1篇血液灌流
  • 1篇血液净化
  • 1篇置管
  • 1篇溶栓
  • 1篇溶栓法
  • 1篇透析充分
  • 1篇透析充分性
  • 1篇透析疗法
  • 1篇尿激酶
  • 1篇尿素清除指数
  • 1篇脐疝

机构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市海淀医...

作者

  • 5篇郝爱先
  • 1篇马慧鹏
  • 1篇丛海静
  • 1篇王巧俐
  • 1篇马瑞荷
  • 1篇肖光辉

传媒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护理学杂志(...
  • 1篇实用护理杂志
  • 1篇中国血液净化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3
  • 2篇200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动脉—动脉血管通路行血液净化病人的护理3例被引量:11
2003年
郝爱先丛海静王巧俐
关键词:血管通路血液透析血液灌流
血透患者应用阿乐新引起出血1例
2002年
马慧鹏郝爱先
关键词:血液透析出血病例报告
在线尿素清除率监测中心静脉导管反向使用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通过在线尿素清除率监测(OCM),观察中心静脉导管(下称导管)动-静脉(A-V)端与血路管的A-V端对换连接使用时的尿素清除指数(Kt/V),了解其对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透析患者21例,取每例患者导管A-V端正向使用和反向使用各1次进行透析,采用OCM对Kt/V值监测。结果导管A-V端正向使用时Kt/V值为1.14±0.06,反向使用时为0.95±0.0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导管A-V端反向使用时Kt/V值下降,增加了通路再循环,降低透析效率,影响透析充分性。
郝爱先肖光辉袁永霞
关键词: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尿素清除指数透析充分性
尿激酶定期交替溶栓对血液透析长期置管通畅的效果
2011年
目的探讨采用尿激酶定期交替溶栓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长期置管通畅性的效果。方法选择23例带Cuff中心静脉置管的血液透析患者,形成导管血栓后,采用尿激酶以管内封管溶栓和微量泵泵入持续溶栓分别进行溶栓治疗,溶栓成功后继续进行定期、交替、规律治疗,观察其持续通畅性的效果。结果23例患者溶栓后,22例成功,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渗血、出血等不良反应。22例患者导管持续保持通畅,平均已使用(15.0±4.7)个月。结论对使用长期导管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易出现血栓形成的患者,采用尿激酶定期、交替规律溶栓,对维持导管通畅有较好的效果。
郝爱先郝瑞红
关键词:血液透析尿激酶中心静脉置管溶栓法
长期腹膜透析引发脐疝、肠坏死1例教训
2002年
  患者女性,71岁,患糖尿病 15年,糖尿病合并肾病10年,患慢性肾功能衰竭5年,4年前在家中自行腹膜透析(以下简称腹透).近一年来在腹透过程中时有出现脐上部半圆型肿块,每次发现后在家中用手按压回纳,肿块很快消失,也无明显不适,所以没有引起家人重视,照常进行腹透,也未曾到医院就诊.2002年2月13日中午该患者在进行腹透过程中,再次出现脐上部半圆型肿块,自己按压回纳时无效,并逐渐增大,同时出现腹部疼痛等不适,急来我院急诊科就诊,当时诊为脐疝.行手法复位后,腹痛不适症状很快消失而回家中.   ……
郝爱先马瑞荷
关键词:肠坏死腹透脐疝腹膜透析透析疗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