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崇伟

作品数:165 被引量:648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大连舰艇学院航海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43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7篇天文地球
  • 16篇动力工程及工...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经济管理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军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理学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30篇波浪
  • 29篇海浪
  • 28篇波浪能
  • 24篇中国海
  • 19篇海域
  • 19篇风速
  • 18篇风场
  • 18篇风能
  • 17篇丝绸之路
  • 17篇海上丝绸之路
  • 16篇海表
  • 16篇WAVEWA...
  • 15篇ERA-40
  • 12篇台风
  • 11篇丝路
  • 11篇海浪场
  • 11篇海上丝路
  • 10篇涌浪
  • 10篇台风浪
  • 10篇经略

机构

  • 76篇解放军理工大...
  • 68篇中国人民解放...
  • 49篇中国科学院大...
  • 2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0篇大连理工大学
  • 10篇国防科技大学
  • 9篇中国人民解放...
  • 8篇华东师范大学
  • 8篇海洋出版社
  • 6篇中国海洋大学
  • 6篇辽宁省电力有...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大连海洋大学
  • 4篇海军大连舰艇...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海军北海舰队...
  • 2篇国家海洋环境...
  • 2篇国防科学技术...
  • 2篇鲁东大学
  • 2篇天津大学

作者

  • 152篇郑崇伟
  • 14篇周林
  • 13篇李训强
  • 13篇李崇银
  • 12篇潘静
  • 11篇林刚
  • 10篇陈晓斌
  • 9篇庄卉
  • 9篇黎鑫
  • 8篇苏勤
  • 8篇陈璇
  • 7篇郭随平
  • 6篇刘志宏
  • 6篇贾本凯
  • 6篇孙岩
  • 5篇高占胜
  • 5篇李伟
  • 5篇邵龙潭
  • 5篇李靖
  • 5篇刘铁军

传媒

  • 20篇海洋开发与管...
  • 18篇海洋预报
  • 10篇解放军理工大...
  • 10篇哈尔滨工程大...
  • 5篇延边大学学报...
  • 5篇科技资讯
  • 5篇亚热带资源与...
  • 4篇海洋科学
  • 4篇厦门大学学报...
  • 4篇中国海洋大学...
  • 4篇海洋科学前沿
  • 3篇海洋学研究
  • 3篇中国科学数据...
  • 2篇太阳能学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气象科技
  • 2篇海洋通报
  • 2篇气象水文海洋...
  • 2篇热带海洋学报
  • 2篇海洋科学进展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6篇2020
  • 7篇2019
  • 9篇2018
  • 9篇2017
  • 14篇2016
  • 13篇2015
  • 21篇2014
  • 32篇2013
  • 17篇2012
  • 13篇2011
  • 2篇2010
1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东中国海HYCOM模式垂向坐标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基于挪威南森环境遥感中心改进的NERSC-HYCOM模式,利用单向嵌套技术与欧洲中心提供的2008年ERA-I高分辨率强迫场针对东中国海及其邻近海区进行了不同垂向坐标配置的四个敏感性试验。通过分析东中国海区域的温度、盐度,流速的分布和变化,探讨了HYCOM模式中不同垂向坐标设置对东中国海近岸区域的影响以及黑潮流速及路径对不同坐标设置的响应,期望对HYCOM模式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在东中国海区上层并不适于采用等密度坐标方案,也就是说应该采用z坐标或σ坐标用以表征此处混合层的季节性变化特征;(2)针对东海大陆架区给出了10个位置上的模式与浮标观测资料的温、盐平均误差(ME)、均方根差(RMS)及相关系数(R)指标,发现对于不同区域,每种试验的适用性都不同;(3)使用高频资料时,模拟的流速普遍偏高,东海黑潮冬夏路径的异同指出了σ-z-iso与z-iso试验模拟效果较好,但模拟的日本岛南岸的弯曲流场位置偏南;而z-only试验模拟的日本岛以南的黑潮路径是有所改观的,z坐标的分辨率对表层的黑潮路径影响很大;σ-only试验模拟的整个黑潮路径的效果最差。
陈晓斌周林陈璇郑崇伟吴炎成
关键词:东中国海
经略海疆 迈向深蓝 海洋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被引量:10
2015年
值此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甲午海战结束两个甲子之时,我们深切缅怀为国牺牲的英烈,也为建设海洋强国充满激情、肩负责任。伴着亚丁湾护航、"辽宁"舰下水、歼-15成功着舰、"蛟龙"号深潜……,我国的大航海时代再次掀开崭新的一页。海洋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诸多领域的重要地位愈发凸显。本研究在此抛砖引玉,剖析了海洋经济、海洋与气候变化,以及海洋与军事的密切联系,本系列重点就两个方面展开研究:1中国南海岛礁建设(波浪能评估的研究进展;重点岛礁的风候、波候特征;风力发电、海浪发电提高岛礁的生存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2第一岛链的波候观测分析(朝鲜半岛周边海域——日本周边海域——琉球群岛——台湾岛周边海域)。为经略海疆、迈向深蓝、建设海洋强国提供科学支撑、辅助决策,为海洋权益维护、国防建设尽绵薄之力,助力"海之梦"、"中国梦",献礼抗战胜利70周年。
郑崇伟李崇银
关键词:海洋经济气候变化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海洋环境研究——印度洋海表风速变化趋势被引量:2
2018年
文章利用ERA-40海表10m风场,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计算印度洋海表风速在45年间(1957年9月至2002年8月)的逐年变化趋势,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海上风能开发和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等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海表风速呈显著性逐年递增的区域主要分布于25°S—10°N的海域和南半球咆哮西风带所控制的海域,递增趋势为0.01~0.035m·s-1·a-1,仅零星海域呈显著性递减趋势,其余海域的海表风速无显著变化趋势;南、北印度洋的海表风速分别以0.010 2m·s-1·a-1和0.004 7m·s-1·a-1的速度显著性逐年线性递增,年平均海表风速分别在7.5m·s-1左右和5.2m·s-1左右;南、北印度洋存在共同的2.6~2.7a和5.2a的变化周期以及26a以上的长周期变化,且海表风速的突变期分别为1989年和1978—1980年。
许跃郑崇伟张仲田妍妍张哲张哲
关键词:突变海洋环境
全球海域大风频率精细化统计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利用1999年8月-2009年7月高精度、高分辨率的QN(QuikSCAT/NCEP)混合风场,对全球海域6级以上的大风频率进行统计分析,为航海、防灾减灾、海洋能开发等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全球海域6级以上大风频率具有很大的区域性、季节性差异:1)南北半球西风带海域的大风频率明显高于其余海域,尤其是南印度洋"咆哮西风带"海域出现频率最高,高值中心在60%以上。30°N以内低纬度大范围海域的大风频率整体较低,基本在10%以内,仅在阿拉伯海、琉球群岛——台湾岛——南海大风区一带、南印度洋的马达加斯加——澳大利亚一带存在以东西向椭圆状海域,在20%~40%;2)冬半球的大风频率远大于夏半球,1、4、10月南北半球西风带海域的大风频率明显强于其余海域,7月南半球西风带海域的大风频率较高,北半球大部分海域在10%以内,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南中国海,由于受到强劲西南季风的影响,为北半球的大风频率相对大值区,尤其是阿拉伯海大部分海域在50%以上,大值中心甚至高达90%以上。
郑崇伟
关键词:QUIKSCAT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风能和波浪能被引量:6
2018年
文章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为背景,针对沿线国家和地区电力供应不足的困境,提出开发利用海洋新能源的观点。通过介绍美国、丹麦、澳大利亚和我国的主要海浪发电装备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海上风能和波浪能概况,助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张哲郑崇伟汪梦西冯丽滢杨文广许跃
关键词:波浪能海上风能电力供应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上风能的宏观与微观等级区划
2024年
以风能宏观战略布局、微观精准选址对合理资源等级区划的迫切需求为牵引,本文采用Delphi法,充分考虑资源特征、环境风险、成本效益,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路”)及关键海域的风能展开了常规需求、商业开发、应急供电、用电量巨大几种情景下的宏观和微观等级区划。研究结果表明:从“海上丝路”的风能宏观等级区划来看,大部分区域的风能属于较丰富区和丰富区(风能等级期望值大于0.5),索马里近海、马纳尔湾、斯里兰卡东南近海、南海大风区为风能等级的相对大值中心。从斯里兰卡海域的风能微观等级区划来看,相对富集区分布于斯里兰卡和印度半岛之间的海峡、斯里兰卡东南部近海(风能等级期望值在0.7以上);贫乏区为印度半岛东西海岸、斯里兰卡东部近海和西南部近海。
郑崇伟
关键词:资源特征环境风险
近45年北印度洋海表风、浪特征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基于第三代海浪数值模式(WAVEWAZTCH-III),以ERA.40海表风场为驱动场,得到北印度洋1957年9月-2002年8月的海浪场,并分析其特征。研究发现,北印度洋1958~2001年年平均海表风速和有效波高均呈缓慢递增趋势;北印度洋的海表风速、有效波高存在2.36~5.2a左右的共同周期及26a的长周期震荡;北印度洋海域年平均海表风速、有效波高的突变形势与冬季相似,突变期在20世纪80年代初。本研究可以为在北印度洋这一重要战略通道上作业的船只提供重要参考。
郑友华郑崇伟李训强刘志宏
关键词:年变化
SWAN模式对一次台风过程的模拟研究
本文基于第三代海浪数值模式SWAN,用QuikSCAT/NCEP混合风场,对发生在2007年9月的台风"百合"进行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实测资料进行比较。结果表明SWAN模式能较好地模拟台风浪场。
刘志宏郑崇伟
关键词:SWAN台风浪
文献传递
1951-2010年丹东地区气温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本文利用地面观测资料,采用功率谱分析、一元线性回归等方法,对丹东地区气温的长期变化趋势、变化周期等进行深入研究,希望可以为研究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贡献。结果表明(1)1951-2009年,丹东地区的气温以0.0258℃.a-1的速度显著性逐年线性递增。1951-1959年期间,气温震荡剧烈,也递增显著;1959-1983年期间,该地区的气温变化趋势较为平缓,年平均气温在8.5℃上下波动,而后迅速递减,直至1985年为一相对波谷;1985-1989年,递增趋势比较显著,而后表现出缓慢的变化趋势,直至现在。(2)对比不同季节的变化趋势发现,丹东的地面气温以春季和冬季两季的递增趋势较为强劲,递增趋势远强于年平均气温的递增趋势,其次是秋季,夏季则无显著性变化趋势。(3)近60年期间,丹东地区的气温存在显著的2.5年、3.08年、3.64~5.71年的变化周期以及40年以上的长周期震荡。
孙岩贾晨林刚郑崇伟
关键词:气温功率谱
基于WAVEWATCH-Ⅲ模式的一次冷空气过程海浪场模拟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以具有高精度和较高分辨率的CCMP(Cross-Calibrated,Multi-Platform)风场驱动第三代海浪模式WW3(WAVEWATCH-III),对2009年1月12日前后的一次冷空气所致的中国海海浪场进行数值模拟,并在国内首次利用来自朝鲜半岛的观测资料对模拟数据的有效性进行检验。研究发现:(1)以CCMP风场驱动WW3海浪模式,可以整体上较好的刻画出此次中国海范围由冷空气造成的海浪场,模拟的有效波高(SWH——Significant Wave Height)精度接近高度计的观测精度,系统上稍大于高度计反演的SWH,模拟的SWH和观测值相比略有滞后的现象,观测数据跳跃较为明显,而模拟数据的走势则更为平缓;(2)此次冷空气过程中,第一岛链以内的海域的海浪场与风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第一岛链以外的大洋中,海浪场与海表风场的对应关系明显不如第一岛链以内,以菲律宾以东的洋面最为显著的。
姚琪郑崇伟苏勤王健梁新友李云波
关键词:中国海海浪场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