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宇飞
- 作品数:6 被引量:49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单剂量头孢曲松和多剂量头孢呋辛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效果和药物经济学研究被引量:7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单剂量头孢曲松和头孢呋辛连用 3d预防胃肠手术部位感染的效果并进行药物经济学分析。 方法 5所医院连续 30 5例胃和结肠、直肠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头孢曲松预防组 (n =15 3)和头孢呋辛预防组 (n =15 2 )。手术前 0 5~ 1 0h分别静脉滴注头孢曲松 (1g ,只用 1次 )和头孢呋辛 (0 75 g ,连用 3d)。观察和记录患者一般情况、手术有关情况、不良反应及术后感染情况 ,计算与抗感染有关的治疗成本并进行分析。 结果 二组患者具有可比性。未发现与抗生素相关的不良反应。头孢曲松组和头孢呋辛组患者术后分别发生 7例 (4 5 8% )和 14例 (9 2 1% )感染并发症 (P =0 992 ) ,其中手术部位 (切口、腹腔 )感染 12例 (3 93% ) :头孢曲松组 2例 (1 31% ) ,头孢呋辛组 10例 (6 5 8% )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χ2 =5 6 0 7,P =0 0 18)。其他部位 (肺、尿路 )感染分别为5例和 4例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二组患者用于预防和治疗术后感染的相关费用 ,头孢曲松组为 2 83 5元 ,头孢呋辛组为 811 1元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Z =14 5 1,P =0 0 0 0 )。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患者与未感染患者相比 ,用于抗感染的费用平均增加 1175元 ,住院天数平均延长 15d。结论 单剂量头孢曲松比多剂量头孢呋辛预?
- 黎沾良童赛雄郁宝铭唐伟松吴志勇王世斌邬宇飞陆维琪罗蒙王坚
- 关键词:单剂量头孢曲松多剂量头孢呋辛手术部位感染
- 卡培他滨在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6
- 2003年
- 目的:本文旨在探索卡培他滨(希罗达)联合放疗在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对30例T3、T4期低位直肠癌病例随机分为二组进行手术前化、放疗。化疗药物选用卡培他滨,A组用2500mg/(m^2/d),分二次口服,服用14天停7天,直至手术;B组采用1250mg/(m^2/d),分二次口服,连续服用至手术;放疗二组相同,每周5天,每次200cGy,共4周20次,三野照射,总剂量40Gy,休息4~6周进行手术。结果:全部完成根治性切除术,24例(80%)保留了肛门;临床和病理证实CR 8例(26.67%),PR 14例(46.67%);有效率(RR)73.3%,A组为63.3%,B组83.33%。化、放疗引起的副反应绝大部分属1~2级,发生最多的为手足综合征(23.33%),A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结论:卡培他滨联合放疗用于新辅助治疗是合理、可行、安全而有效的,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 郁宝铭吴唯勤邬宇飞
- 关键词:低位直肠癌卡培他滨新辅助治疗卡培他滨
- HSS促进人肝癌细胞凋亡的研究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研究肝刺激物(hepatic stimulator substance,HSS)对人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无血清培养人肝癌细胞诱导典型的细胞凋亡,以此为模型应用流式细胞术及流式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测HSS作用不同时间后,对无血清培养人肝癌细胞诱导凋亡比率的影响,并观察HSS对常规培养人肝癌细胞的P53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结果HSS作用于无血清培养的人肝癌细胞,细胞凋亡比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HSS作用于常规培养的人肝癌细胞,细胞 P53蛋白的表达随时间延长而减弱。结论 HSS对无血清培养人肝癌细胞凋亡有促进作用。
- 金志明柳小龙邬宇飞李辉王天翔朱上林
- 关键词:人肝癌细胞细胞凋亡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病人对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模式的顺应性研究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研究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病人对两种营养支持模式的顺应性和效果。方法:3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人,男24例,女12例,中位年龄61(43~75)岁,分为两组:18例接受全肠内营养(EN),18例接受EN联合肠外营养(PN);对比两组营养支持的实施、临床表现、营养相关不良反应和实验室指标等。结果:两组病例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EN联合PN组病人对EN耐受性优于单纯EN组:EN联合PN组仅1例(5.6%)因腹泻而中止EN,其余均完成EN:EN组病人9例(50%)不耐受,4例病人需减慢EN灌注速度,未完成部分由PN补足,5例不得不中止EN,完全改为PN两组病人营养等相关性指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EN联合PN模式更适用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病人的营养支持。
- 朱浩杰邬宇飞
- 关键词:肠内营养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 胃肠道癌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微转移检测的意义被引量:9
- 2002年
- 目的:探讨胃道肠癌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微转移的检测及其意义。方法:以CK19作指标,用巢式RT-PCR方法检测75例胃、结肠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癌细胞,同时对其中33例患者骨髓进行检测。结果:75例中,24例(32.0%)外周血中检测出CK19mRNA的表达,其中60例胃癌患者的检出率为30.0%(18/60),15例结肠癌的检出率为40.0%(6/15)。外周血阳性率随着肿瘤分期的增加而增加。其中33例的骨髓阳性率为48.5%,高于这些患者的血液中阳性率(33.3%)。结论:检测外周血和骨髓中微转移可提高胃结肠癌患者临床分期的准确性,帮助判断患者的预后。
- 邬宇飞夏加增李辉尹浩然林言箴
- 关键词:胃肠道癌微转移外周血骨髓细胞角蛋白19
- CK19表达及其在结肠癌淋巴结微转移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03年
- 目的:研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K19及其在结肠癌淋巴结微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与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取材于50例结肠癌病人肿瘤组织及癌周淋巴结255枚,同时进行 HE染色组织学检查和抗角蛋白19抗体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50例结肠癌组织中CK19表达均为阳性。255枚淋巴结用HE染色检查阳性者56枚(22.0%),皆同时表达CK19阳性;另20枚淋巴结HE染色阴性,而CK19表达阳性。50例中有12例淋巴结中发现微转移,其中6例常规组织学检查属淋巴结转移阴性而免疫组化染色诊断表现为转移阳性,占常规病理检查淋巴结转移阴性者的21.4%(6/28)。随着肿瘤分期增加,淋巴结CK19表达阳性率亦增加。CK19表达阳性者预后较阴性者为差。结论:CK19免疫组化法是检测结肠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敏感而便捷的方法,而检测结肠癌微转移有助于判断肿瘤进展程度与预后。特别对在筛选组织学检查淋巴结阴性但存在微转移的病人有实用价值。
- 邬宇飞夏加增李辉林言箴
- 关键词:结肠癌淋巴结微转移细胞角蛋白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