逯馨华
- 作品数:13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核科学技术电气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CFD方法在核电厂氢气风险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3年
- 梳理了核电厂氢气风险分析技术的现状;讨论了CFD方法在核电厂氢气风险分析中的优势及局限;介绍了国际上针对CFD氢气风险分析方法开展的实验项目;以EPR核电厂为例说明了CFD方法在核电厂氢气风险分析中的应用。在以上基础上,展望了核电厂氢气风险分析CFD方法的发展方向。
- 王辉韩旭常猛王晓峰王树国逯馨华吴林
- 关键词:CFD严重事故
- 核电厂气载放射性流出物有效剂量转移因子取值差异性分析研究
- 2016年
- 本文介绍了核电厂气载放射性流出物对公众造成的剂量计算公式,概述了在正常运行工况下由于大气弥散所导致的公众剂量评价软件,比较分析了软件中典型放射性核素的有效剂量转移因子,并与相关标准进行对比分析,为我国核电厂环境影响审评提供了有益的技术参考。
- 张琼逯馨华王博郭瑞萍陈鲁
- 关键词:核电厂
- 中英核安全监管体系对比与启示
- 2015年中英签订核电合作协议,两国在核工业发展及核安全监管领域的关系将日益密切。本文调研了中英两国在核安全监管体系方面的情况,通过对比两国在核安全监管法律体系,监管机构体系和核电审评许可制度方面的异同,对我国与国际社会...
- 逯馨华杨耀云
- 关键词:核安全
- 文献传递
- 核电厂放射性废树脂处理技术对比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废树脂是核电厂运行产生的主要放射性固体废物之一,如何妥善处理值得关注。本文在介绍了核电厂废树脂的来源、特性的基础上,简要阐述了废树脂稳定化处理的必要性。结合水泥固化技术、高整体容器技术、热态超压技术特点和应用情况,着重阐述了不同处理技术减容效果、安全性、易操作性和经济性等。综合分析表明:热态超压技术和高整体容器技术,作为新的处理技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必将取代旧的水泥固化技术,今后应针对其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改进。同时,现有放射性废树脂处理技术应进一步结合全生命周期理论开展相关分析,以期为我国放射性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 逯馨华张红见魏方欣崔聪刘婷
- 关键词:废树脂处理技术
- 核电公众参与的主体角色定位研究
- 核安全和公众接受度,是世界公认的核电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两大主要顾虑。高度的核安全是实现公众接受的重要基础;而公众对于核能利用方面的顾虑,也能促使核电工业部门在面对核安全问题上极度小心谨慎,增加核电发展的安全性。公众参与作...
- 逯馨华封祎崔聪
- 关键词:核电公众参与角色定位
- 文献传递
- 基于表面改性技术的PCS强化换热效果分析
- 2017年
- 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PCS)是第三代核电厂的核心安全系统之一,其排热功率可采取技术手段予以提升,可通过钢制换热界面表面改性技术提升其排热功率。本文首先通过对表面改性工艺进行分析,总结了各个工艺的特点,指出其工业化应用的限制因素,最后对PCS强化换热效果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加速安全壳降温降压过程,提升核电厂应对事故的能力。
- 于明锐常猛逯馨华韩旭孟利利
- 关键词:珠状凝结表面改性PCS传热
- 核电厂放射性废树脂处理技术对比研究
- 废树脂是核电厂运行产生的主要放射性固体废物之一,在AP1000核电站的湿固体废物中放射性废树脂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有些废树脂的比活度可能很高,如何对其妥善处理值得关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规定,放射性废物...
- 逯馨华张红见魏方欣崔聪
- 关键词:核电厂放射性废物树脂处理
- 文献传递
- 煤炭生产的水足迹评价研究被引量:11
- 2016年
- 水足迹是水资源占用的综合评价指标,能够量化人类活动对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影响,为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参考.本文在WFN水足迹评价方法和国际标准水足迹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生命周期的包含蓝水足迹、灰水足迹和间接水足迹的能源系统水足迹评价模型.将此模型应用到煤炭生产,计算了我国单位煤炭生产的水足迹.研究结果表明,我国1 GJ煤炭生产的水足迹为0.19 m^3,水足迹的80%来源于采掘过程,从水足迹类型来看,灰水足迹占到了87%的比例.本研究为能源系统水足迹评价提供了方法理论,并可为以煤炭为原料或燃料的下游产品水足迹评价提供数据支撑.
- 丁宁逯馨华杨建新吕彬
- 关键词:水足迹生命周期能源煤炭
- 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物质流评价方法——以京津塘地区钢铁工业为例
- 循环经济是实现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于一个产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分析是研究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基础性工作。本文基于物质流分析方法,通过对产业物质流的定量分析,建立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以京...
- 逯馨华杨建新
- 关键词:循环经济物质流
- 文献传递
- 工业固废生态链的构建对区域物质流的影响被引量:9
- 2010年
- 2008年,我国工业固废产生量达1.9亿t,比上年增长8.31%。大量工业固废排放不但占用土地、污染环境,还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我国工业固废以尾矿、冶炼渣、化工废物、原液及母液为主,其中还蕴藏着可用资源。近年来,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力度逐渐加大,综合利用率达到64.33%,但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本文在分析我国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工业固废链构建原则,并采取物质流分析方法,通过定量研究工业固废生态链(简称固废链)建立前后区域经济系统物质流总量及效率的变化,揭示了工业产业与区域经济和环境的相互影响机制。并以北京钢铁工业为例,在综合分析北京钢铁工业固废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北京钢铁工业固废链,定量地给出了工业固废链构建对于区域物质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北京地区通过构建钢铁固废链,可减少区域物质总需求3 581.21万t,减少区域物质输出616.65万t,并提高区域物质生产力3.56个百分点,有利于促进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
- 逯馨华杨建新陈波吕彬
- 关键词:钢铁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