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鹏普
- 作品数:18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上颌窦病变的CT诊断及评价
- 2002年
- 王刚赵鹏普等
- 关键词:上颌窦病变CT诊断CT表现
- 胰腺癌的CT诊断与手术切除的评价
- 2001年
- 赵鹏普王刚
- 关键词:胰腺癌CT诊断手术疗法胰腺肿瘤
- 胆囊癌的CT诊断被引量:3
- 2000年
- 目的 :通过对22例胆囊癌CT表现分析 ,探讨胆囊癌CT诊断价值和鉴别诊断 ,提高胆囊癌CT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 :本文收集经病理证实的22例胆囊癌病例 ,均做CT检查 ,其中10例行B超检查。分析其CT表现。结果 :胆囊癌女性多见 ,男女之比为1∶2.1 ,好发于50岁以上患者。临床表现为上腹痛并肩背痛、黄疸及腹部肿块。CT表现 :①胆囊区肿块 ,密度不均 ,胆囊腔缩小或消失 ;②胆囊壁增厚 ,呈局限或弥漫性不规则增厚 ;③胆囊腔内软组织块影 ;④合并胆结石 ;⑤肝内外胆管扩张 ;⑥肝脏直接受侵犯 ;⑦累及胰和十二指肠 ;⑧肝脏转移 ,侵犯腹壁 ,合并腹水。结论 :胆囊癌并发结石 ,低于国外报道 ,与国内文献报道相近。CT诊断正确率略高于B超检查。CT对胆囊癌的诊断价值 :①CT对软组织分辨率高 ,可较清晰显示胆囊的原发病变和肿瘤扩散范围 ;②造影增强扫描可显示胆囊壁真正的厚度 ,而肿瘤所致增厚的胆囊壁密度高于正常胆囊壁及肝脏。本组1例早癌具有该征象 ,认为该征象极有利于胆囊癌的早期诊断。胆囊癌需与慢性胆囊炎、胆囊息肉及肝癌相鉴别。
- 周怀琪张皓赵鹏普杜富会王文辉
- 关键词:胆囊肿瘤CT
- 暂时阻断肝静脉行肝动脉碘油栓塞的研究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研究肝静脉暂时阻断对肝动脉栓塞效果的影响。方法 2 0只SD大白鼠按照四种不同剂量的碘油 优维显混合物随机分为四组。暂时阻断 ( 10min)鼠肝静脉汇合处右侧部分行肝动脉碘油 优维显混合物栓塞 ,并于栓塞后取鼠肝标本。肝静脉阻断和非阻断区肝组织内碘油 优维显混合物的组织学检查采用苏丹Ⅲ染色。比较肝静脉阻断区和肝静脉非阻断区肝组织内碘油分布情况。结果 暂时阻断肝静脉与未阻断肝静脉区肝组织内的碘油分布有所不同 ,前者较后者肝区肝小叶内碘油沉积多 ,且门静脉属支末梢内亦有碘油沉积。结论 暂时阻断部分肝静脉行肝动脉栓塞 ,可增加碘油的栓塞作用 ,同时达到对肝动脉和门静脉的双重栓塞 ,此法有可能提高肝癌的化疗栓塞效果。
- 张皓郭顺林赵鹏普
- 关键词:动脉栓塞肝静脉
- 骨血管瘤32例综合报道被引量:12
- 1992年
- 本文综合报告了经病理证实的骨血管瘤32例,其中脊柱9例,长管状骨8例,头颅骨5例,肋骨和短管状骨各4例,膑骨1例,跟骨1例。分别论述了不同部位的血管瘤的临床X 线表现的特点,重点讨论了骨血管瘤的发病情况和产生X 线征象的病理基础.
- 姜兆侯于昭礼赵鹏普魏若林张书盛彭英政池印章宋国余曾海珊房学勤刘洪张成伍姚中强沈国鑫柳祥庭陈凡张汉卿
- 关键词:骨血管瘤X线
- 急性胰腺炎早期CT检查的价值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CT征象、分级与临床分型、预后的关系以及CT对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对56例手术病理或复查证实急性胰腺炎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CT分为A、B、C、D、E五级的各组病例分别与血尿淀粉酶进行分析。结果:CT表现胰腺肿胀49例(87.5%),胰腺渗液38例(67.8%),胰腺坏死18例(33%),假性囊肿形成11例(19.64%),合并感染或脓肿形成8例(14.28%)。血尿淀粉酶与CT比较:A级5例(8.92%)血尿淀粉酶轻度升高,B级13例(23.21%)中度升高,C级11例(19.64%)显著升高,D级8例(14.28%)血尿淀粉酶趋向下降,E级19例(33.92%)显著下降。结论:CT对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有非常重要价值,应作为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首选方法。
- 周怀琪张晓莹王刚赵鹏普孙鹏飞
- 关键词:胰腺炎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全文增补中
- 脑室内肿瘤的CT和MR表现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分析脑室内肿瘤的CT及MR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室内肿瘤的CT和MR表现。结果:脑膜瘤是成人侧脑室三角区最常见的肿瘤,表现为高密度、边缘光滑的均一强化的肿块,星型细胞瘤常累及侧脑室额角,室管膜瘤是幼年儿童四脑室内最常见的肿瘤,脉络丛乳头状瘤在儿童主要累及侧脑室三角区,并引起交通性脑积水,成人则多见于第四脑室。结论:脑室内肿瘤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其诊断需结合发病部位、年龄及相关病史。
- 赵鹏普雷军强郭顺林何宁
- 关键词:脑室内肿瘤CTMR脑肿瘤磁共振成像
- 进展期胃癌的X线表现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关系
- 2004年
- 目的 探讨进展期胃癌的X线表现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及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表达间的关系。方法 分析 5 5例手术病理证实进展期胃癌的气钡双重造影和其中 3 2例的CT表现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测定切除标本中肿瘤组织VEGF及PCNA的表达结果。结果 5 5例进展期胃癌组织VEGF及PC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65 .5 %和81.8%。双重造影肿瘤范围≥ 4区或CT示纵向直径≥ 5cm、胃窦癌伴有幽门梗阻、肿瘤与周围结构分界不清组VEGF的阳性表达率显著增高 (P <0 .0 5 )。PCNA的阳性表达率与X线表现之间无统计学显著意义。胃壁增厚的程度与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从细胞分子水平证明 ,气钡双重造影肿瘤范围≥ 4区、胃窦癌伴有幽门梗阻以及CT示肿瘤纵向直径≥ 5cm、与周围结构分界不清的进展期胃癌其恶性程度更大 ,提示预后较差。
- 李耀东郭顺林赵鹏普王文辉张皓
-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增殖细胞核抗原
- 肾细胞癌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的研究
- 赵鹏普周怀琪聂芳雷军强陈勇
- 该课题对120例肾细胞癌发病率进行了统计研究:年龄在45岁以上肾细胞癌的发病率明显升高,52-56岁的肾细胞癌患者占19.17%,57-61岁的患者占23.33%,62-67岁的患者占16.67%,52-66岁的患者占6...
- 关键词:
- 关键词:肾细胞癌影像诊断
- 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骨改变
- 2003年
- 赵鹏普雷军强
- 关键词:X线表现病理甲状旁腺功能低下骨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