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继军

作品数:7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会议论文
  • 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狼疮
  • 5篇系统性红斑
  • 5篇系统性红斑狼...
  • 5篇红斑
  • 5篇红斑狼疮
  • 3篇活动性
  • 3篇基因
  • 2篇相关基因
  • 2篇活动性系统性...
  • 1篇单个核细胞
  • 1篇单抗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类
  • 1篇遗传易感
  • 1篇遗传易感性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
  • 1篇胰岛素抵抗
  • 1篇易感

机构

  • 7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7篇赵继军
  • 5篇古洁若
  • 4篇潘云峰
  • 4篇陆才生
  • 3篇黄建林
  • 3篇金欧
  • 2篇李天旺
  • 2篇李美荣
  • 2篇吴玉琼
  • 1篇余步云
  • 1篇戈兰
  • 1篇魏秋静
  • 1篇廖泽涛
  • 1篇林育梅
  • 1篇方霖楷
  • 1篇许漫龙
  • 1篇王新卫

传媒

  • 2篇第15次全国...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中华风湿病学...
  • 1篇国际内科学杂...

年份

  • 2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自噬及相关基因研究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观察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自噬现象并检测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方法以初诊及新发作的活动性SLE患者20例为病例组,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10例和健康志愿者10名分别作为对照组。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PBMC,并利用贴壁法除去单核细胞。运用透射电镜(TEM)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半定量反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实时定量RT—PCR检测各组PBMC中Beclinl、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APLC3)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TEM发现活动性SLE患者PBMC中存在自噬现象;Beclinl和MAPLC3mRNA在活动性SLE患者表达量均增高,且分别较RA组和健康对照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活动性SLE患者外周血PBMC存在自噬现象,且细胞白噬相关基因表达较健康对照组和RA组增强,这可能与SLE的发生、发展相关。
赵继军李美荣陆才生古洁若潘云峰余步云
关键词:红斑狼疮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微管相关蛋白质类BECLINL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生活质量调查问卷的应用价值
许漫龙金欧吴玉琼赵继军黄建林李天旺潘云峰廖泽涛古洁若
DNA免疫吸附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观察
吴玉琼赵继军金欧潘云峰李天旺黄建林林育梅
利妥昔单抗治疗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金欧戈兰潘云峰黄建林赵继军方霖楷古洁若
滋阴降火汤防治活动性狼疮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研究
2009年
目的:我们既往的研究发现滋阴降火汤配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能显著减轻激素所致的医源性Cushing综合征且不影响疗效,本研究在此基础上继续探讨滋阴降火汤对活动性狼疮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40例活动性SLE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及中药治疗组,对照组采用标准激素疗程,合并内脏损害者同时加用细胞毒药物;中药治疗组则在标准激素疗程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滋阴降火汤。分别测定治疗前、治疗后8周对照组及中药治疗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和空腹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CAM-1,sICAM-1)及leptin水平。结果:中药治疗组与对照组间年龄、平均病程、治疗前狼疮活动程度、HOMA-IR和空腹血清sICAM-1及leptin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8周后,中药治疗组血清HOMA-IR显著低于单纯激素治疗组(p<0.05),中药治疗组空腹血清sICAM-1及lepti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结论:滋阴降火汤可能通过抑制血浆soluble ICAM-1(sICAM-1)及leptin水平防治SLE患者胰岛素抵抗。
赵继军李美荣陆才生古洁若
关键词:SICAM-1LEPTIN
人系统性红斑狼疮遗传易感性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8年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遗传易感性在疾病发生中起重要作用。人类基因组研究显示约50多个基因座(loci)与SLE有关,独立队列研究证实至少有9个区域有明显相关性,包括lq23、lq31-32、lq41-42、2q35-37、4p16-15.2、6p21-11、11p13、12q24及16q12-13。对具体患者,多个不同位点的基因组合可引起疾病表型的多样性。近期研究进一步证实,遗传因素在决定疾病易感性及临床表型时起作用,不同种族、地域人群中所涉及的相关基因有所差异。
赵继军陆才生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遗传易感性候选基因
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自噬及相关基因表达研究
赵继军陆才生古洁若王新卫魏秋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