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素萍

作品数:12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南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中华医学基金会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6篇鼻咽
  • 4篇鼻咽癌
  • 3篇手术
  • 3篇肿瘤
  • 3篇细胞
  • 3篇癌细胞
  • 3篇鼻咽癌细胞
  • 2篇咽肿瘤
  • 2篇鼻咽肿瘤
  • 1篇单纯放疗
  • 1篇蛋白
  • 1篇蛋白产物
  • 1篇端粒
  • 1篇端粒酶
  • 1篇端粒酶活性
  • 1篇多聚
  • 1篇多聚酶
  • 1篇多聚酶链反应
  • 1篇休克
  • 1篇休克综合征

机构

  • 12篇湖南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常德市第一人...

作者

  • 12篇赵素萍
  • 9篇肖健云
  • 9篇陶正德
  • 6篇田勇泉
  • 2篇刘季威
  • 2篇罗均利
  • 1篇刘志雄
  • 1篇赵长青
  • 1篇王行炜
  • 1篇李泽卿
  • 1篇陈湘晖
  • 1篇周顺华
  • 1篇王承龙
  • 1篇赖金平
  • 1篇沈明
  • 1篇金欧

传媒

  • 6篇中国耳鼻咽喉...
  • 3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中国激光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国际耳鼻咽喉...

年份

  • 4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4
  • 1篇1992
  • 2篇199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头颈部血管肉瘤被引量:1
1992年
本文对头颈部血管肉瘤这一少见病的发病、年龄与性别、部位、临床表现、转移、病理、治疗与预后等作了系统综述,并对此病的病因及组织来源等进行文献复习。为临床加深对该病的认识提供参考。
周顺华赵素萍陶正德
关键词:血管肉瘤头颈部血管内皮瘤血管内皮肉瘤单纯放疗分化程度
鼻咽上皮癌变过程中超微结构的观察被引量:1
1991年
本文对正常鼻咽上皮,及其单纯增生或化生、异型增生或化生,以及鼻咽癌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发现从正常鼻咽上皮到癌变,细胞的异型性逐渐显著,分化程度逐渐下降。单纯增生或化生鼻咽上皮与正常者比较变化显著。提示对于异型增生或化生中癌变可能性较大者,需考虑抗癌治疗。表明对异型增生或化生根据癌变可能性的大小进行分类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赵素萍彭勇炎陶正德肖健云
关键词:鼻咽上皮癌变超微结构
人鼻咽癌中CD_(44V6)蛋白产物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7
1999年
目的:探讨转移相关基因CD44V6蛋白产物在人鼻咽癌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与颈淋巴结转移和其它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73例低分化鼻咽癌和12例慢性鼻咽炎上皮进行蛋白产物的检测。结果:CD44V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慢性鼻咽炎组中为5/12(41.7%),在鼻咽癌组中58/73(79.5%),两组比率有明显差异性,颈淋巴结转移组CD44V6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结论:5例(41.7%)慢性鼻咽炎上皮蛋白表达均在基底层。CD44V6蛋白表达升高可能在鼻咽癌的发生过程中起一定作用。并与颈淋巴结转移有关,但与周围组织浸润无关。
刘志雄田勇泉肖健云赵素萍赖金平金欧沈明
关键词:CD44V6淋巴结转移鼻咽癌
喉癌Nd∶YAG激光微创治疗及其对SIL-2R,IL-2和NK的影响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探讨应用Nd∶YAG激光 ,经纤维喉镜微创治疗喉原位癌 (Tis)和T1期声门癌的疗效及其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 34例Tis和T1期声带癌患者接受表面麻醉 ,Nd∶YAG激光经纤维喉镜引导 ,对喉肿瘤进行汽化切割治疗。治疗前后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3H TdR掺入法和1 2 5 Ⅰ UdR释放法检测患者外周血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 ,白细胞介素 2 (IL 2 )水平和自然杀伤细胞 (NK)活性。结果  34例Tis和T1期声门癌患者中 33例存活。已随访 3~ 7年者 2 7例 ,4例复发 ,治愈率 85 2 %。治疗后嗓音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74 1%患者恢复到接近正常 ;SIL 2R水平明显下降 (P <0 0 0 1) ,而IL 2水平和NK活性明显上升 (P <0 0 0 1)。结论 表面麻醉经纤维喉镜Nd∶YAG激光汽化切割治疗 ,对Tis、T1期声门癌和部分喉复发癌疗效好 ,简便 ,安全 ,微创 。
赖金平陶正德肖健云陈湘晖赵素萍田勇泉
关键词:纤维喉镜ND:YAG激光微创治疗喉癌
联合手术治疗萎缩性鼻炎合并慢性泪囊炎48例报告
1994年
联合手术治疗萎缩性鼻炎合并慢性泪囊炎48例报告张憨来,罗新店,赵素萍,陶正德我们对48例萎缩性鼻炎合并慢性泪囊炎的病例,采用泪囊鼻腔吻合中造骨孔所凿出的骨质行鼻腔粘骨膜下填塞术(简称联合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
张憨来罗新店赵素萍陶正德
关键词:萎缩性鼻炎泪囊炎外科手术
大鼠鼻粘膜肽能神经末梢分布的研究被引量:1
1996年
用免疫组化技术(ABC法)系统研究了大鼠鼻粘膜9种肽能神经末梢分布的特征,这9种神经肽分别是P物质(substanceP,SP),神经激肽A(neurokininA,NKA),神经激肽B(neurokininB,NKB),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gene-relatedpeptide,CGRP),血管活性肠多肽(vasoactiveintestinalpolypeptide,VIP),神经肽Y(neuropeptideY,NPY),甘丙肽(galanin,GAL),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OM)及神经降压素(neurotensin,NT),同时选择与鼻粘膜神经肽(NP)作用密切相关的三叉神经节(TG)细胞进行上述NP的定位。用重组PSP65质粒(400SOMcDNA)制备SOMmRNA单链探针,以地高辛精标记,在鼻粘膜及TG细胞进行SOMmRNA的原位杂交组化研究。结果提示大鼠鼻粘膜有丰富的肽能神经末梢;TG细胞含有多种NP并且可以合成SOM。该研究结果对重新认识鼻粘膜神经分布规律有一定意义。
赵长青陶正德肖健云赵素萍杨东晓
关键词:鼻粘膜神经肽免疫组织化学
鼻咽癌细胞中MDM2基因的扩增与表达及其与p53的表达、EB病毒潜伏感染、细胞增生的关系(英文)被引量:3
1999年
目的:明确鼻咽癌(NPC)细胞中小鼠双微粒体基因(MDM2)的扩增与表达情况及其作用。方法:应用斑点杂交、半定量逆转录一多聚酶链反应技术、原位杂交、免疫组化分别对NPC、慢性鼻咽炎症粘膜CINE)进行MDM2基因扩增与表达的检测;运用免疫组化、PCR分别对NPC、CINE中p53表达、PCNA和Ki67指数、EB病毒DNA进行检测;同时分析MDMZ的过表达与p53表达、PCNA和Ki67指数、EB病毒潜伏感染、NPC各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3.1%的NPC有MDM2基因的扩增,30.8%有MDM2mRNA高表达,30.4%有MDM2蛋白的过表达;MDM2的过表达与p53表达(p<0.05)、NPC颈淋巴结转移相关(p<O.05),而与EBV潜伏感染,PCNA和Ki67指数、NPC的T分期、NPC病人的年龄、性别、EBVCA-IgA滴度无关。结论:MDM2基因在NPC组织中的主要活化方式是过表达而不是扩增;MDM2基因可能通过与p53相互作用而NPC的发生和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罗均利肖健云田勇泉赵素萍刘季威陶正德
关键词:P53鼻咽癌EB病毒细胞增生
鼻腔填塞后并发中毒性休克综合征(附2例报告)被引量:4
2000年
目的 分析鼻腔填塞术后引起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的病因 ,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 对 2例鼻腔填塞术后所致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本症由葡萄球菌感染并由其产生的毒素Ⅰ所致。常见症状为高热、腹痛、腹泻、低血压及多器官受累等临床中毒症状。本征罕见 ,临床表现不典型 ,且起病急 ,中毒症状重 ,死亡率高 ,治疗关键在于早期诊断。结论 鼻腔填塞前应严格消毒 ,且填塞物不宜久置 ,一旦发现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的症状 ,应立即取出纱条 ,足量应用有效抗生素 ,纠正休克 ,对症及支持治疗。
贺建桥赵素萍
关键词:鼻腔填塞术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手术后并发症
EB病毒特异性DNA酶的纯化制备被引量:7
2000年
目的 纯化EB病毒特异性DNA酶 (EBV -DNase)为鼻咽癌血清学诊断方法—血清EBV -DNase抗体的检测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多重纤维素柱层析对用联合化学诱导的方法制备的EBV -DNase粗提物进行纯化。结果 在SDS -PAGE检测中 ,从粗提物到纯化终产物 ,蛋白质带逐渐减少直至单一条带 ,其分子量为 52kD ,其对应的每毫克蛋白质酶单位分别为 5.4 6 ,4 9.19,134.86 ,391.2 5,96 7.78。酶纯化倍数为 177.2。结论 纤维素柱层析方法较满意地将EBV -DNase从粗提物中分离纯化 ,得到理想的纯化产物 ,为鼻咽癌血清EBV
李泽卿田勇泉肖健云赵素萍陶正德
关键词:DNA酶鼻咽肿瘤
鼻咽癌细胞株γ射线照射后端粒酶活性及各组分表达的研究被引量:4
2000年
目的 探讨γ射线照射鼻咽癌细胞株HNE1后 ,端粒酶活性改变情况以及与端粒酶各组分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 HNE1在γ射线照射前和照射后不同时间 ,利用RT-PCR方法检测端粒酶亚单位人端粒酶RNA (humantelomeraseRNA ,hTR)、人端粒酶相关蛋白 (humantelomerase -associated 1,TP1)和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humantelomerasereversetranscriptase,hTERT)基因表达情况 ,以及用TelomerasePCR -ELISA方法检测端粒酶的活性。结果 HNE1在γ射线照射后端粒酶各组分中 ,hTR和TP1mRNA改变不明显 ,而hTERTmRNA逐渐降低 ,端粒酶的活性也逐渐降低。结论 HNE1经γ射线照射后 ,hTERTmRNA表达逐渐下降 ,端粒酶活性亦逐渐降低 ,hTERTmRNA改变与端粒酶活性改变呈一致性 ,提示hTERTmRNA的表达可能在调节端粒酶活性中起关键作用。
王行炜肖健云赵素萍田勇泉赖金平王承龙
关键词:鼻咽肿瘤端粒酶Γ射线照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