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玉英

作品数:212 被引量:3,085H指数:3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9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7篇医药卫生
  • 10篇生物学
  • 7篇理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89篇学成
  • 89篇化学成分
  • 34篇黄酮
  • 26篇中药
  • 26篇活性
  • 25篇三萜
  • 24篇化学成分研究
  • 19篇皂苷
  • 19篇柴胡
  • 18篇植物
  • 18篇酮类
  • 17篇皂甙
  • 16篇药理
  • 16篇化合物
  • 16篇黄酮类
  • 14篇类化
  • 14篇类化合物
  • 11篇生物活性
  • 9篇药理活性
  • 9篇夏枯草

机构

  • 130篇北京大学
  • 74篇北京医科大学
  • 11篇北京微量化学...
  • 7篇新疆医科大学
  • 6篇三峡大学
  • 5篇南开大学
  • 5篇中国中医研究...
  • 4篇包头医学院
  • 4篇香港浸会大学
  • 3篇江西师范大学
  • 3篇天津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中医科学...
  • 3篇中国药品生物...
  • 3篇青海师范大学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三峡学院
  • 2篇皖南医学院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210篇赵玉英
  • 68篇梁鸿
  • 48篇王邠
  • 36篇张庆英
  • 31篇张如意
  • 22篇邹坤
  • 15篇白焱晶
  • 14篇蔡少青
  • 12篇王璇
  • 11篇陈虎彪
  • 10篇王祝举
  • 10篇屠鹏飞
  • 9篇程铁明
  • 9篇郑俊华
  • 8篇涂光忠
  • 8篇乔梁
  • 8篇刘毅
  • 7篇刘沁舡
  • 7篇成军
  • 6篇海力茜

传媒

  • 51篇中国中药杂志
  • 22篇药学学报
  • 21篇Journa...
  • 16篇中草药
  • 10篇国外医药(植...
  • 9篇北京医科大学...
  • 8篇北京大学学报...
  • 8篇天然产物研究...
  • 5篇中国药学杂志
  • 4篇药物分析杂志
  • 4篇Acta B...
  • 4篇西北药学杂志
  • 3篇中国实验方剂...
  • 3篇实用医学进修...
  • 2篇高等学校化学...
  • 2篇中国药事
  • 2篇化学学报
  • 2篇首都医学院学...
  • 2篇第八届全国中...
  • 2篇第八届全国中...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13篇2009
  • 14篇2008
  • 9篇2007
  • 9篇2006
  • 16篇2005
  • 13篇2004
  • 9篇2003
  • 14篇2002
  • 16篇2001
  • 17篇2000
  • 14篇1999
  • 10篇1998
  • 11篇1997
2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蓝刺头属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0
1999年
综述了蓝刺头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方面的研究进展。
刘玥果德安赵玉英
关键词:化学成分药理活性植物药
胀果甘草化学成分的研究(Ⅰ)被引量:24
1990年
从甘肃产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分离出9个化合物。其中5个三萜类化合物:甘草次酸甲酯(A,methyl glycyrrhetate)、甘草次酸乙酰化物(B,glycyrrhetic acid acetate)、甘草次酸(C,glycyrrhetinic acid)乌拉尔甘草皂甙乙(I,uralsaponin B)和甘草酸(J,glycyrrhizic acid);4个黄酮类化合物:甘草甙元(D,liquiritigenin)、异甘草甙元(E,isoliquiritigenin)、甘草甙(F,liquiritin)、和异甘草甙(G,isoliquiritin)。化合物A、B、G和I为首次从胀果甘草中得到。
赵玉英张如意刘鸣
关键词:胀果甘草甘草化学成分
Antioxidant Constituents from G. inflata Bat Root被引量:5
1996年
Continuing the previous report(1),seventeen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roots and rhizoma of Glycyrrhiza inflata Bat. On the basis of spectroscopic methods five of them were identified as sucrose(1),4’,5,7-trihydroxy-8-prenyl-flavonc(2),liquiritigenin(3),formononetin(4),and glabrone(5)(1),(4)and(5)were obtained from this plant for the first time. Their antioxidant activities were observed in three oxidizing systems in vitro.(2),(3)and(5)showed remarkable activities in scavenging(5 exhibited good activity in inhibiting hemolysis induced by H_2O_2(3)and(5)displayed higher inhibitory action on (HpD + hv)-induced hemolysis than som typical antioxidants.
邹坤赵玉英傅乃武乔梁张如意
关键词:ANTIOXIDANT
酸枣仁皂苷E的结构鉴定被引量:36
2003年
目的 研究酸枣仁 (ZiziphusjujubaMillvar.spinosa)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各种色谱方法分离酸枣仁的化学成分 ,用波谱 (IR ,UV ,MS ,NMR)方法鉴定结构。结果 从酸枣的干燥种子中分离得到 7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酸枣仁皂苷E(1,jujubosideE) ,酸枣仁皂苷B(2 ,jujubosideB)及酸枣仁皂苷A(3,jujubosideA) ,白桦酯酸 (4,betulicacid) ,硬脂酸 (5 ,stearicacid) ,蔗糖 (6 ,sucrose)和肌苷 (7,inosine)。结论 化合物 1为新化合物 ,5 ,6和 7为首次从酸枣仁中获得。
白焱晶程功陶晶王邠赵玉英刘毅马立斌涂光忠
关键词:酸枣仁三萜皂苷
荚果蕨贯众化学成分的研究被引量:26
2003年
杨岚赵玉英屠呦呦
关键词:化学成分
杨梅叶蚊母树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研究杨梅叶蚊母树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等色谱技术分离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及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中分离鉴定了8个酚类化合物,分别为4-羟基-2-甲氧基苯酚1-O-β-D-(6′-O-没食子酰基)葡萄糖苷(1),4-羟基-3-甲氧基苯酚1-O--βD-(6′-O-没食子酰基)葡萄糖苷(2),3,4,5-三甲氧基苯酚1-O--βD-(6′-O-没食子酰基)葡萄糖苷(3),1,2,3,4,6-五-O-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苷(4),没食子酸甲酯(5),没食子酸乙酯(6),3,4-二羟基苯甲酸(7),没食子酸(8)。结论:8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正确归属了化合物1的13C-NMR数据。
蔡报彬王邠梁鸿赵玉英
关键词:金缕梅科酚类成分
醉鱼草苯乙醇苷成分抗中脑神经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
目的:探讨醉鱼草苯乙醇苷成分抗由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1-methyl-4-phylpyridiniumion,MPP+)所致的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的机制。方法:采用14-16日龄胎鼠,进行原代中脑神经细胞培养,...
李艳云蒲小平赵玉英张礼和
关键词:苯乙醇苷MPP+凋亡
文献传递
补阳还五汤中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分离与结构鉴定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的抗血栓有效部位及其活性成分.方法用多种色谱、核磁共振波谱和单晶X-衍射方法对补阳还五汤水煎液的生物碱类化合物进行了系统的分离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并鉴定了4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分别为N-(3′-马来酰亚胺)-5-羟甲基-2-吡咯甲醛(Ⅰ)、4-氨甲酰基-2-吡咯甲酸(Ⅱ)、N-(1′-D-去氧木糖醇基)-6,7-二甲基-1,4-二氢-2,3-喹喔啉二酮(Ⅲ)及2,3,4,9-四氢-1H-吡啶骈[3,4-b]吲哚-3-羧酸(Ⅳ).结论以上化合物均首次从补阳还五汤中分离得到且化合物Ⅰ~Ⅲ为新化合物.
吴军屠鹏飞赵玉英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生物碱
黄芩中主要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分析被引量:34
2009年
目的:建立黄芩中主要黄酮类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含量测定方法,并研究产地、生长年限、采收期、栽培和加工方法等对主要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Thermo ODS-2 Hypersil色谱柱(4.6 mm×250mm,5μm),以乙腈-0.1%磷酸水-四氢呋喃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4 nm,流速1.00 mL.min-1,柱温26℃,进样量20μL。结果:6个主要黄酮,黄芩苷(1)、千层纸素A苷(2)、汉黄芩苷(3)、黄芩素(4)、汉黄芩素(5)和千层纸素A(6),分别在选定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3),平均加样回收率介于96.6%~103.0%,RSD均小于5.0%(n=9)。结果:不同产区黄芩质量差异很大。传统道地和传统非道地黄芩药材中黄酮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但现在道地与非道地、传统道地与现在道地黄芩药材之间化合物1,2以及6个黄酮含量之和存在较显著差异;生长年限对药材质量影响不是特别显著,但一、二年生药材中的黄酮含量稍高;春季采收比秋季采收的黄芩黄酮含量高;野生与栽培药材中的黄酮含量除化合物3,6外,其他没有显著性差异;与药材比较商品饮片中黄酮苷的含量较低,而黄酮苷元的含量则较高。结论:本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黄芩药材质量检测的方法。
周锡钦张庆英梁鸿蒋亚杰王璇王邠赵玉英
关键词:黄芩黄酮HPLC-DAD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Angelica sinensis被引量:27
2004年
Aim To investigate the active constituents responsible for the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of 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 Methods Chromatography was used toisolate chemical components, and spectroscopy was used to identify their structures. Results Sevencompounds were isolated and their structures were identified as ferulic acid (1), conife-rylferukte(2) , bis (2-ethylhexyl) phthalate (3), dibutyl phthalate (4), lignoceric acid (5), palmitic acid(6), and Z-6, 7-cis-dihydroxyligustilide (7) Conclusion Bis (2-ethylhexyl) phthalate and dibutylphthalate were obtained from Angelica sinensis for the first time.
路新华张金娟梁鸿赵玉英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