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永亮

作品数:8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7篇酸酯
  • 7篇羟基
  • 7篇羟基丁酸
  • 7篇微球
  • 7篇聚3-羟基丁...
  • 3篇蛋白
  • 3篇牛血清白蛋白
  • 2篇聚乙二醇
  • 2篇二醇
  • 2篇3-羟基丁酸
  • 2篇BSA
  • 1篇制备及特性
  • 1篇体外
  • 1篇体外释放
  • 1篇添加剂
  • 1篇通透性
  • 1篇组织相容性
  • 1篇微胶囊
  • 1篇聚羟基丁酸酯
  • 1篇控释

机构

  • 8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8篇赵永亮
  • 7篇田丰
  • 6篇刘长军
  • 6篇李钒
  • 3篇邢楠
  • 1篇杨健
  • 1篇陶静
  • 1篇刘圣军
  • 1篇陈世谦

传媒

  • 2篇现代化工
  • 1篇化学学报
  • 1篇功能材料
  • 1篇2006全国...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牛血清白蛋白-聚3-羟基丁酸酯微球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应用复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了聚3-羟基丁酸酯(PHB)微球,采用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和扫描电镜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制备成空白微球和载药微球后,PHB的结晶度降低,且载药微球中PHB结晶度的降低较空白微球更加明显...
赵永亮田丰李钒刘长军邢楠
关键词:聚3-羟基丁酸酯
文献传递
添加剂对聚3-羟基丁酸酯微球性质的影响
采用复乳化-溶剂蒸发技术制备聚3-羟基丁酸酯(PHB)微球,对比考察了在微球基材中引入聚乙二醇(PEG)、聚羟基丁酸酯-羟基戊酸酯共聚物(PHBV)、聚乳酸(PLA)、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和壳聚糖(CTS)等...
李钒田丰刘长军赵永亮
关键词:聚3-羟基丁酸酯微球添加剂
牛血清白蛋白-聚3-羟基丁酸酯微球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应用复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了聚3-羟基丁酸酯(PHB)微球,采用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和扫描电镜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制备成空白微球和载药微球后,PHB的结晶度降低,且载药微球中PHB结晶度的降低较空白微球更加明显;所考察影响包封率的3个因素中,油水体积比的影响是最为明显的,油相的比例越大,包封率就越高,油水体积比为1∶40时包封率最高,达到79.5%;第一水相的体积对微球的表面形态影响很大,第一水相的比例越大,会在微球的表面留下更多的孔隙结构。
赵永亮田丰李钒刘长军邢楠
关键词:3-羟基丁酸酯微球
复乳化-溶剂蒸发法聚3-羟基丁酸酯成球行为的研究
复乳化-溶剂蒸发技术制备聚3-羟基丁酸酯(PHB)徽球,当二次乳化完成后,由于溶剂具有较强的挥发性,液滴收缩成球的过程仅有10-20min,实验观察十分困难,因此针对该成球阶段的研究报道较少.本文利用盖玻片与带圆形凹槽的...
田丰刘长军李钒赵永亮
关键词:微球
文献传递
聚3-羟基丁酸酯-聚乙二醇共混改性微球的制备
2006年
以聚3-羟基丁酸酯(PHB)和聚乙二醇(PEG)共混物为原料,采用复乳化-溶剂蒸发技术制备微球。通过FTIR、DSC和SEM等手段研究了在微球基材中引入PEG对最终微球组成、结构以及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该工艺可以在微球的基材中引入PEG,从而降低PHB结晶相的规整度;随着PEG/PHB质量比变化,微球结构和表面形貌差别明显,最优质量比为1∶4时,微球的得率达到36.1%,微球表面呈多孔状态,内部为微球嵌套结构,预期可以达到较好的控释效果。
李钒田丰刘长军赵永亮
关键词:聚3-羟基丁酸酯聚乙二醇微球
海藻酸钙-壳聚糖微胶囊组成对BSA通透性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8
2007年
对海藻酸钙-壳聚糖微胶囊的牛血清白蛋白(BSA)双向通透性能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初步研究,并初步考察了微胶囊的组成成分及海藻酸钠、壳聚糖的溶液浓度对BSA通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海藻酸钙-壳聚糖微胶囊在pH1.5~2.0时通透性减弱,pH6.8时通透性增强,且海藻酸钙微胶囊通透性大于海藻酸钙-壳聚糖微胶囊;海藻酸钙-壳聚糖微胶囊中壳聚糖浓度越小,通透性越好;海藻酸钠浓度的影响不显著.
邢楠田丰刘圣军杨健陈世谦赵永亮
关键词:微胶囊通透性
制备工艺对BSA-PHB/PEG微球性能的影响
2007年
以聚3-羟基丁酸酯(PHB)和聚乙二醇(PEG)共混物为原料,引入牛血清白蛋白(BSA)作为模型药物,采用复乳化溶剂蒸发法制备包埋BSA的PHB/PEG微球,研究了制备工艺对微球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较优化的微球制备工艺为:W1/O=1/5,O/W2=1/5,聚合物浓度为4%w/v,配比m(PI-IB):m(PEG)=4:1;该工艺所得微球的平均粒径在10μm左右,BSA突释率为17.8%,30d的累积溶出量达70%左右,释放特性比较理想.
李钒田丰陶静刘长军赵永亮
关键词:聚3-羟基丁酸酯聚乙二醇微球
聚羟基丁酸酯控释微球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近年来,由微生物细胞内提取的聚3-羟基丁酸酯(PHB)生物材料在药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其原因之一是在制备过程中,不存在单体与引发剂等有害物质,因此,它比其他人工合成可降解聚酯类材料,如:聚乳酸(PLA)、聚乙醇酸(PG...
赵永亮
关键词:聚3-羟基丁酸酯微球体外释放组织相容性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