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全国

作品数:11 被引量:155H指数:6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开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5篇锆石
  • 4篇年代学
  • 4篇盆地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地质
  • 2篇地质意义
  • 2篇岩石
  • 2篇松辽盆地
  • 2篇同位素
  • 2篇中生代
  • 2篇锆石U-PB
  • 2篇锆石U-PB...
  • 2篇基底
  • 2篇成矿
  • 2篇赤柏松
  • 1篇地球深部
  • 1篇定年
  • 1篇定年法
  • 1篇断块

机构

  • 8篇吉林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华北石油管理...
  • 1篇吉林省国土资...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华北油田
  • 1篇青海油田

作者

  • 11篇赵全国
  • 6篇裴福萍
  • 6篇许文良
  • 5篇杨德彬
  • 2篇于洋
  • 2篇王宏语
  • 1篇孙丰月
  • 1篇靳克
  • 1篇高福红
  • 1篇王培福
  • 1篇穆太升
  • 1篇赵为永
  • 1篇邓军
  • 1篇赵志录
  • 1篇胡彦忠
  • 1篇范思琦
  • 1篇金巍
  • 1篇孙黎
  • 1篇柳小明
  • 1篇叶松青

传媒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石油物探
  • 1篇新疆石油天然...
  • 1篇2007'全...

年份

  • 3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通化赤柏松镁铁—超镁铁质岩石的形成时代与地球化学特征及对成矿作用的制约
本文对吉林省东南部通化地区赤柏松Ⅰ号岩体中镁铁—超镁铁质岩石进行了详细的年代学、岩石学、矿物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确定了赤柏松Ⅰ号岩体的形成时代,探讨了赤柏松镁铁—超镁铁质岩石的岩浆源区及性质,查明了赤柏松镁铁—超镁铁质...
赵全国
关键词:岩石学成矿作用
文献传递
齐9-欢50复杂断块油藏数值模拟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复杂断块油藏油水关系复杂,储量富集程度差异高,储层物性、原油性质及油层产能差别大,因此开发此类油藏比较困难。目前,齐9-欢50断块面临的难题是:层间、层内非均质性严重,开采不均衡;井况差,井网完善程度低;地层能量低,压降大。根据中高含水复杂断块油藏特点,对该断块沙三段进行了油藏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初始化拟合和生产历史拟合,弄清了地下油、水运动和剩余油分布规律,提出了合理的调整方案,为高效开发该油田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
杨双赵为永赵全国
关键词:断块油藏数值模拟剩余油分布
陆相盆地破碎断块区储层预测方法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陆相盆地破碎断块区具有砂体单层厚度薄、横向连续性差、地震反射紊乱等特征,采用常规的储层预测方法很难得到好的预测效果。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储层预测综合方法研究:①采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方法和相干体技术建立高精度地层约束模型;②采用地质约束的测井归一化处理、多道记录自相关统计、精确的井震标定等手段建立精确的测井约束模型;③利用沉积相约束反演过程,地质因素约束储层解释过程,使预测结果更符合地质规律。利用以上方法在东濮凹陷某三维地震工区进行了储层预测,预测的砂体分布趋势与沉积微相的解释结果相关程度较高,符合该区的地质规律。
王宏语樊太亮武艳赵全国陈杲李尧
关键词:储层预测相干体技术沉积相反演
吉林南部晚三叠世蚂蚁河岩体的成因: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证据被引量:26
2008年
蚂蚁河岩体主要由辉长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构成。辉长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中的锆石呈自形晶,发育细微振荡生长环带,显示高的Th/U值(0.14~2.56),表明了锆石的岩浆成因。锆石LA-ICP-MSU-Pb定年结果表明,辉长闪长岩中锆石206Pb/238U年龄集中于219~227Ma,其加权平均年龄为(224±4)Ma(n=8);二长花岗岩中锆石年龄为217~241Ma,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226±3)Ma(n=19)。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蚂蚁河岩体具有双峰式岩石组合特征,辉长闪长岩具有较低的SiO2,较高的TiO2、MgO和CaO,以及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和轻稀土元素(LREEs),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s)特征,其87Sr/86Sr初始值和εNd(t)值分别为0.7037和3.45~3.82。上述特征暗示岩浆起源于亏损岩石圈地幔;相反,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具有较高的SiO2,较低的TiO2、MgO和CaO,以及强烈富集Rb、Th、U,亏损Nb、Ta、P、Ti、Ba、Sr的地球化学属性,其87Sr/86Sr初始值和εNd(t)值分别为0.7053~0.7058和-0.73~-3.40,暗示了岩浆的壳源成因。蚂蚁河岩体双峰式岩石组合的存在反映了伸展的构造背景,结合区域构造研究成果,其成因应与扬子和华北克拉通之间俯冲碰撞后的伸展环境有关,华北克拉通东部中生代岩石圈减薄或破坏始于晚三叠世,减薄或破坏空间范围应包括吉南地区。
裴福萍许文良于洋赵全国杨德彬
关键词: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
地球深部力-电-磁联合效应对成矿系统制约-以夹皮沟和威海成矿区为例
孙忠实邓军王培福赵志录金巍胡彦忠孙丰月刘永江孙黎范思琦赵全国穆太升叶松青白岩
成系统元素的共生是以矿种磁性规律和相同或相近似的比重而组合与分布的。将电、磁学理论与地球环境电场和地球环境磁场相联系,提出了物理学成矿理论。是深部地球构造动力-地球环境电力一地球环境磁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地球深部成矿系统元...
关键词:
松辽盆地基底岩石的时代构成——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证据
<正>松辽盆地位于兴蒙造山带的东段,西邻大兴安岭,东接佳木斯-兴凯地块。已有的钻遇盆地基底的钻孔岩心显示,盆地基底主要由中深程度的变质岩及花岗岩类组成,其中中深程度变质岩主要由矽线石榴片麻岩、花岗片麻岩、黑云母片麻岩、绿...
裴福萍许文良杨德彬赵全国高福红
文献传递
吉林通化赤柏松辉长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26
2005年
应用高精度的SHRIMP锆石U-Pb定年法,对出露于吉林省南部通化地区的赤柏松Ⅰ号辉长岩进行了锆石SHRIMPU-Pb定年.锆石的阴极发光图象显示,赤柏松Ⅰ号基性岩体中的锆石具有两种类型,即自形-半自形、条纹状吸收者和浑圆状、环带明显者.测年结果表明,通化赤柏松基性岩体形成于早白垩世—134±7Ma.而2497±13,787±35,321±10,217±11Ma谐和年龄碎屑锆石的存在,暗示通化地区可能是扬子陆块与华北陆块中生代早期汇聚的部位,它们是岩浆上升过程中的捕获锆石.通化地区早白垩世基性岩墙群的存在,代表该区早白垩世时期已经处于强烈的岩石圈伸展环境.该期岩浆作用的产生和岩石圈伸展应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相联系.
裴福萍许文良杨德彬赵全国
关键词:锆石SHRIMPU-PB定年赤柏松辉长岩地质意义定年法
吉南-辽南中生代侵入岩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对华北克拉通岩石圈破坏时空范围的制约*
吉南-辽南地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属于华北克拉通的东北部,北部为兴蒙造山带,东南接朝鲜半岛,郯庐断裂呈北东向经过本区的西北部。区内发育太古代-古元古代的表壳岩和TTG岩系以及古生代以来的沉积岩和侵入岩。本文简要论述了区内广泛...
裴福萍许文良杨德彬赵全国于洋
关键词:中生代侵入岩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
文献传递
瞬时子波吸收分析技术在复杂地区的应用——以吐哈盆地鄯勒地区为例被引量:9
2007年
由于储层孔隙中充满了气体,地震波高频能量将会很快衰减(气体介质纵波衰减速度相当快),因此,地震波传播过程中高频能量衰减规律可应用于储层含气性检测。为了确保提取地震信息的准确性,首先对地震资料进行高分辨率、高信噪比和高保真处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基于子波能量的吸收分析,求取能时变、空变地震子波,再求取瞬时子波能量衰减的垂向分布规律,消除强反射的干扰,以便在叠后资料中准确分析出含气储层的吸收异常。指出吐哈盆地鄯勒地区E sh气储层为砂砾岩,J2x2油储层之下发育多套特殊地层——煤层,这些层位在地震剖面上均表现为强反射,在瞬时子波吸收剖面上表现为强吸收,这样储层含油气引起的强吸收与煤层的强吸收混在了一起,但由于受油气引起的强吸收的影响,煤层的强吸收在含油气段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使得含气层、含油层和含煤层的强吸收仍存在差异,例如E sh层含气部位强吸收存在时窗往上漂移,位置高于砂砾岩地层的地震同相轴,J2x2油层的强吸收较煤层的强吸收弱,故可以通过这种差异来识别油气层。
王宏语赵全国
关键词:油气层
松辽盆地基底变质岩中锆石U-Pb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75
2006年
为了确定松辽盆地基底变质岩的形成时代,对位于盆地南部基底中的6个变质岩和一个火山角砾岩中的变花岗岩角砾进行了锆石LA-ICP-MSU-Pb定年.松辽盆地南部基底变质岩包括变辉长岩(L45-1)、斜长角闪岩(SN117)、变流纹质凝灰岩(G190)、绢云片岩(N103)、绿泥片岩(T5-1)、黑云母阳起石石英片岩(Y205)和变花岗岩(角砾)(L44-1).锆石阴极发光(CL)图像显示,变辉长岩和变花岗岩(角砾)中锆石均具有岩浆成因的核和变质的增生边,其核部定年结果分别为(1808±21)和(1873±13)Ma;斜长角闪岩和绿泥片岩中的锆石具有生长环带,显示基性火成岩中锆石的特征,其定年结果分别为(274±3.4)和(264±3.2)Ma;变流纹质凝灰岩和绢云片岩中的锆石均具有典型岩浆生长环带,样品G190和N103的定年结果分别为(424±4.5)和(287±5.1)Ma;黑云母阳起石石英片岩(Y205)中多数锆石呈浑圆状,且吸收程度不同,暗示其原岩应为沉积岩,其定年结果显示多组谐和年龄,包括(427±3.1),(455±12),(696±13),(1384±62),(1649±36),(1778±18),(2450±9),(2579±10),(2793±4)和(2953±14)Ma.以上定年结果表明,松辽盆地南部存在前寒武纪结晶基底(1808~1873Ma),其存在可能与构造推覆作用有关;同时,盆地基底中还存在早古生代(424~490Ma)和晚古生代(264~292Ma)岩浆作用.上述认识与基底中黑云母阳起石石英片岩中碎屑锆石的定年结果相吻合.
裴福萍许文良杨德彬赵全国柳小明胡兆初
关键词:松辽盆地基底变质岩锆石年代学地质意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