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书峰 作品数:57 被引量:296 H指数:11 供职机构: 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艺术 更多>>
国内瑶族传统音乐文化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3 2015年 21世纪以前,瑶族传统音乐研究以自律性的本体分析研究为主,兼有少部分结合社会、历史、文化语境的综合性研究。进入新世纪之后,由于受到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渗透和影响,瑶族音乐研究体现出鲜明的跨学科性。然而在实际的研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在瑶族音乐形态的描述与分析时,还明显带有受到以西方古典音乐和汉族传统音乐为中心的分析评价观念影响的痕迹;目前的研究多以共时性的个案考察为主,较多关注到当下的音乐表演活动,缺乏对其发展变迁轨迹的历时性观照与审视;针对瑶族传统乐器的乐器学、乐律学、音乐声学方面的问题关注者较少;有关瑶族跨界音乐文化的比较研究力度不够,亟待针对中国与缅、老、泰、法、美等国瑶族音乐展开综合比较研究。 赵书峰仪式音乐的结构主义与符号学阐释 '互文性'(又称'文本间性'),作为一种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思潮中产生的文本理论,它涵盖了文学艺术中不少重大问题,如文学的意义生成问题,文本的阅读与阐释问题,文本与文化表意实践之间的关系问题等等.本文欲结合互文性和符号学... 赵书峰关键词:仪式音乐 结构主义 符号学 文本分类 文献传递 增强保护观念 敢于面对问题——以我国传统音乐类“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为例 被引量:11 2013年 作为一位中国传统音乐研究者,在面对研究对象时,会坚持一种公正、科学、实事求是的考察研究态度。因为,学术研究不是以功利主义为目的的,否则就背离了学术研究的初衷与诚信原则,也没有任何的价值与意义,甚至会对研究对象的保护与传承问题带来误导,同时也是广大学界同仁所痛斥的。然而,在笔者的多次田野考察中,会经常遇到一些问题:当地的文化管理部门, 赵书峰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 音乐类 实事求是 功利主义 诚信原则 湖南瑶传道教仪式的音乐民族志考察与研究——以蓝山县汇源瑶族乡湘蓝村大团沅组“还家愿”仪式音乐为例 被引量:1 2010年 湖南瑶族道教仪式音乐在继承中国传统道教仪式及其音乐整体性特征的同时,又糅合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元素。如法事中的"挂三盏灯"、"还催春愿"等仪式及其音乐活动,则体现了典型的瑶文化特色。而且,这也是瑶传道教与汉族传统道教相比所具有的独特的个性化、民族化特征。 赵书峰关键词:仪式音乐 读《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三卷)》有感 被引量:3 2012年 结合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学的研究现状,针对新出版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一书所体现的学术意义、研究方法等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可以看出这是一部对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学术著作,对本学科的研究具有拓荒性的学术意义。不足之处是在音乐分类问题上,还没有针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自身的特点找到一个更为科学合理的分类方法,同时对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反应有点迟缓。 赵书峰关键词:民族音乐学 冀北丰宁“吵子会”音乐历史与发展语境研究 2017年 "吵子会"作为中国北方的一种区域性民间乐种,同时也属于一种跨族群(满、蒙、汉)的传统音乐文化。"礼乐相须以为用"的用乐规则在丰宁"吵子会"的文化象征语境中得以鲜明的表达。丰宁"吵子会"乐班的文化身份与"非遗"申报之争都是基于分享国家社会文化资源竞争背景下的产物。丰宁县各个村寨浓厚的民间祭祀仪式氛围为"吵子会"音乐的生存、发展与传承培育了十分肥沃的民俗文化土壤。即,有庙就有会,有庙就有戏台(戏楼),为神唱戏,人神共享的民俗仪式文化语境是丰宁"吵子会"传承与发展的一种最为重要的内在驱动力。 赵书峰关键词:满族 文化身份 再议民族音乐学的田野考察 被引量:11 2015年 民族音乐学的田野考察工作是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双向互动的过程(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互主体性),同时也是为了通过对地方性知识的学习与了解获得对异文化社会结构、亲属关系,民俗信仰等文化系统的一种认识过程。田野工作不但要对研究对象进行共时性的研究,而且要以历时性的学术理念走向一种"历史的田野"(即历史民族音乐学性质的田野考察工作),并在实践中要始终有一种问题意识存在。最后作者针对民族音乐学的田野考察技巧与方法,与田野实践中的注意事项,结合本人的亲身体会进行了详细的总结与梳理。 赵书峰关键词:民族音乐学 田野考察 当下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现状评析——以博士学位论文选题为例 被引量:16 2014年 本文以近年来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方向的博士论文选题为切入点,检视、回顾当下学科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性研究思路。 赵书峰关键词:学位论文选题 仪式音乐文本的互文性与符号学阐释 被引量:23 2013年 “互文性”(又称“文本间性”)与符号学研究是西方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思潮中产生的文艺学理论,国际上近年来已将其广泛运用于包括音乐在内的文化研究中。如美国天普大学学者Michael L.Klein著《西方艺术音乐的互文性》(Intertextuality in Western Art Music),作者运用巴赫金、朱丽娅·克里斯蒂娃、罗兰·巴特、哈罗德·布鲁姆等学者的“互文性”理论, 赵书峰关键词:仪式音乐 文本间性 互文性 西方艺术音乐 2016“中国·绵阳·茂县古羌城民族音乐学者学术沙龙”述评 2017年 首届2016“中国·绵阳·茂县古羌城民族音乐学者学术沙龙”是由来自于湖南长沙第一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的张应华教授、西南大学音乐学院的胡晓东副教授、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王先艳博士、云南艺术学院学报编辑部的赵培波先生,以及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赵书峰教授五位学者共同发起的.本届沙龙重点针对当下中国民族音乐学的最新研究议题,结合实地田野考察与方法论展开了深度的互动交流. 赵书峰关键词:民族音乐学 学术沙龙 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