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丕显
- 作品数:24 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术中粘膜下注射白细胞介素-2及术后灌注吡柔比星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附206例临床分析)
- 2007年
- 目的评价术中粘膜下注射白细胞介素-2配合术后膀胱内灌注吡柔比星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6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36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170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均于术中粘膜下注射白细胞介素-2 100万IU,于手术后2周开始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每次30 mg,每周1次共12次,以后每2周1次共6次,以后每月1次共6次,第二年重复,第三年每月一次。定期膀胱镜检查随访。结果粘膜下注射后,发热79例,全身关节痛及不适57例;膀胱灌注后42例出现尿路刺激症状,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术后平均随访60个月,肿瘤复发35例(17.0%)。结论术中粘膜下注射白细胞介素-2术后配合膀胱内灌注吡柔比星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效果明确,疗效满意,患者耐受性好,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 陈辉崔岩乔忠杰徐万海赵丕显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吡柔比星
- 偶发肾癌的临床和预后分析
- 2007年
- 目的探讨和分析偶发肾癌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偶发性肾癌101例,非偶发肾癌131例,对两组肿瘤的分期、分级和预后进行比较。结果偶发性肾癌的病理分期明显低于非偶发组(P<0.01);肿瘤病理分级和组织类型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5、10年生存率为86.40%、71.75%、67.28%,明显高于非偶发性肾癌组(P<0.05)。结论偶发肾癌多低分期,术后生存率较非偶发肾癌高;病理分级低、肿瘤小、早期发现和及早的根治性切除是偶发肾癌预后好的主要原因。
- 崔岩陈辉乔忠杰赵丕显
- 关键词:肾肿瘤偶发预后
- 青年肾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青年肾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我院1993至2004年收治的年龄小于40岁可手术的肾癌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并且随机抽取70例同时期中老年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肿瘤的分期、分级和预后进行比较。结果:青年组患者的病理分期高于中老年组(P<0.05);肿瘤病理分级和组织类型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5年生存率为70%,58%,低于中老年肾癌组(P<0.05)。结论:青年肾癌症状隐匿,早期发现困难,确诊时临床分期较晚,恶性程度较高,预后相对不良。提高对青年肾癌认识,早发现、早期诊治尤为重要。
- 崔岩陈辉丁德鑫赵丕显
- 关键词:肾肿瘤青年预后
- 术前动脉化疗对膀胱癌p53和PCNA表达的影响
- 2004年
- [目的]探讨术前动脉化疗对膀胱癌p5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将50例膀胱癌患者在动脉化疗前后分别采集肿瘤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测定p53和PCNA的表达,并对化疗后膀胱癌组织进行电镜超微结构观察及5年生存率随访。[结果]动脉化疗后膀胱癌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18%(9/50),明显低于化疗前的46%(23/5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动脉化疗后膀胱癌PCNA标记指数为20(10/50),明显低于化疗前的38(19/5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电镜超微结构观察到动脉化疗后的癌细胞有明显受损改变;经随访行术前动脉化疗配合手术的患者,5年生存率为84%,5年复发率为21%。[结论]术前动脉化疗可以明显降低膀胱癌p53和PCNA表达,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
- 徐万海李长福王巍任明华陈辉王晓民赵丕显
- 关键词:动脉化疗膀胱肿瘤P53增殖细胞核抗原
- 原发性输尿管癌(附14例报告)
- 1999年
- 目的:分析原发性输尿管癌14例。临床表现主要以血尿和腰痛为主,主要诊断方法为排泄性尿路造影、膀胱镜检查及逆行输尿管插管造影。治疗方法以患侧肾、输尿管切除及膀胱袖状切除为主。对分级、分期低及输尿管下1/3段肿瘤可行保守治疗。放疗、化疗可作为辅助治疗。结论:必须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提高早期确诊能力,应用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生存率。
- 李长福乔忠杰严秋哲赵丕显
- 关键词:原发性输尿管癌肿瘤排泄性尿路造影早期确诊膀胱镜检查
- 动脉插管化疗配合膀胱灌注治疗复发性、多发性、表浅性膀胱癌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探讨腹壁下动脉插管化疗(inferior-epigastric artery chemotherapy,IAC)配合吡柔比星(THP)膀胱灌注治疗复发性、多发性和表浅性膀胱癌的疗效。方法:对12例复发性、多发性和表浅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术后行腹壁下动脉插管化疗3个疗程后,开始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每次30 mg,每周1次共12次,以后每2周1次共6次,以后每月1次共6次,第二年重复,第三年每月一次。定期膀胱镜检查,进行随访。结果:12例复发性、多发性、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术后随访时间24-48个月,肿瘤复发1例,复发率8.3%。不良反应主要为术后小膀胱,尿路刺激症状和尿常规异常。结论:腹壁下动脉插管化疗配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复发性、多发性和表浅性膀胱癌的效果明确,疗效满意,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陈辉崔岩乔忠杰徐万海赵丕显
- 关键词:腹壁下动脉插管化疗吡柔比星膀胱灌注
- 动脉化疗配合手术治疗膀胱癌的效果被引量:10
- 2003年
- 目的 评价动脉灌注化疗配合膀胱部分切除治疗膀胱癌的临床效果。 方法 膀胱癌患者 171例 ,均行膀胱部分切除 ,随机分 2组 :(1)术前动脉灌注化疗组 78例 ,行化疗前后进行膀胱镜观察 ;5 8例术后行病理形态学观察 ;12例术后行电镜超微结构观察 ;35例采用流式细胞术 (FCM )行肿瘤细胞核DNA含量测定。 (2 )术后动脉灌注化疗组 93例。膀胱癌单纯手术者 35例 ,测定DNA含量作为对照。所有病例随访 5年。 结果 术前灌注化疗 78例膀胱镜检查者 ,肿瘤消失 9例 ,肿瘤缩小≥ 5 0 % 4 9例 ,有效率 74 .3% (5 8/78)。 5 8例病理形态学观察 ,有效率 75 .9% (4 4 /5 8)。 12例电镜观察见肿瘤细胞明显受损。DNA含量测定 ,通过DNA指数 (DI)、增殖指数 (PI)、S期比率 (SFR)、异倍体率 4项指标的测定进行对比 ,在Ⅱ、Ⅲ级膀胱癌中 ,行动脉化疗与否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171例经动脉灌注化疗配合手术的病例 5年生存率 84 .2 % (14 4 /171) ,复发率 9.3% (16 /171)。 结论 动脉灌注化疗对膀胱癌有明显降级、降期、缩小病灶的作用 ,可降低复发率 ,提高生存率。
- 赵丕显陈辉赵玉兰耿敬株王小民李长福徐万海乔忠杰
- 关键词:动脉化疗膀胱癌外科手术
- 小儿肾胚瘤的外科治疗
- 1993年
- 本文报道2组(各50例)用不同方法治疗肾胚瘤。随访结果表明,外科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必须重视术前检查及手术的每一个环节,联合放、化疗亦是不可缺少的治疗措施,对于Ⅲ~Ⅳ期者尤为重要。
- 毛富祥江启俊赵丕显马玉琳
- 关键词:胚胎瘤外科手术生存率肾肿瘤
- 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膀胱白斑(附14例报告)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膀胱白斑的诊断和治疗,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膀胱白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组14例随访3个月~3年,症状消失,无复发及恶变。结论膀胱镜检查加活组织检查对膀胱白斑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经尿道电切术是治疗膀胱白斑的有效方法。
- 朱汝健孙方浒汪官富俞洪元王天济赵丕显
- 关键词:膀胱白斑经尿道电切术
- 动脉插管化疗配合术中黏膜注射IL-2、术后膀胱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多发、复发性膀胱癌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腹壁下动脉插管化疗配合术中黏膜注射IL-2、术后膀胱灌注吡柔比星治疗非肌层浸润、多发、复发性膀胱癌的疗效。方法对23例非肌层浸润、多发、复发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术中黏膜注射IL-2,术后进行腹壁下动脉插管化疗3个疗程后,开始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每次30 mg,每周1次共12次,以后每2周1次(共6次),以后每月1次(共6次);第2年重复;第3年,每月1次。术后每3个月复查膀胱镜,定期随访。结果23例非肌层浸润、多发、复发性膀胱癌患者,术后随访24~48个月,肿瘤复发3例,复发率为13%。术后不良反应为尿路刺激症状和膀胱容量小。结论腹壁下动脉插管化疗配合术中黏膜注射IL-2、术后膀胱灌注吡柔比星治疗非肌层浸润、多发、复发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明确,疗效满意。
- 丁德鑫陈辉乔忠杰赵丕显
- 关键词:腹壁下动脉插管化疗膀胱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