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雪芹
-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1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科学事业费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槲皮素和姜黄素对脓毒症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 马莉陈爱荣张蓓张虹甄玲玲贾雪芹张彤哲秦静安宏
- 脓毒症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是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脓毒症发生、发展过程中炎症反应,国内外做了一些相关研究,均是针对单一环节进行干预。因此,还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中药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将其引入脓毒症研...
- 关键词:
- 关键词:脓毒症槲皮素姜黄素重症监护病房病理学检查
- 冠心病患者凝血与纤溶指标变化及其预后研究
-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急性期凝血与纤溶功能改变及其预后。方法用酶联免疫法 (ELISA)及化学比色法等定量分析110例冠心病不同分型患者入院即刻及治疗14天后血浆vWF、PAF、 t-PA等肢其它相关指标改变,并分...
- 贾雪芹秦静张凌薛莉花陈天铎
- 文献传递
- 冠心病急性期凝血与纤溶参数的变化及其药物干预效果评价被引量:14
- 2012年
-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急性期凝血与纤溶指标变化规律及药物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检测110例冠心病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5例,缺血性心肌病(ICM)25例]入院即刻及治疗14d后的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等凝血、纤溶指标变化,以19例健康体检者的检测指标作为对照。同时采用随机、双盲方法,观察给予常规治疗(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或联用氯吡格雷治疗14d后AMI及UAP患者血浆中vwF、PAF、t—PA等凝血、纤溶指标变化。结果AMI及UAP患者入院时血浆vwF、PAF(mol/L)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vwF:(202.31±27.38)%、(188.65±31.08)%比(120.37±18.79)%:PAF:50.64±13.25、48.87±13.24比15.43±9.27,均P〈O.05],t—PA(~g/L)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3.52±1.57、4.03±2.04比9.54±1.32,均P〈O.01);治疗14d后AMI及UAP患者血浆vwF、PAF、t—PA、纤维蛋白原(Fib,g/L)、D-二聚体(mg/L)水平接近健康对照组[vwF:(116.56±26.10)%、(111.28±22.31)%比(120.37±18.79)%;PAF:17.48±9.16、16.23±9.17比15.43±9.27;t—PA:7.91±2.42、9.01±2.01比9.54±1.32;Fib:3.64±0.53、2.74±0.72比2.92±0.91;D一二聚体:0.370±0.150、0.288±0.169比0.255±0.109,均P〉O.05];ICM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vwF、PAF、t—PA、Fib、D-二聚体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EvWF:(124.14±21.17)%、(119.44±26.28)%比(120.37±18.79)%;PAF:15.69±7.14、14.84±9.16比15.43±9.27;t-PA:8.62±2.24、8.07±2.51比9.54±1.32;Fib:3.24±0.74、3.04±0.77比2.92±0.91;D-二聚体:0.257±0.132、0.268±0.117比0�
- 贾雪芹董晨明秦静张凌
- 关键词:凝血纤溶冠心病
- 冠心病患者凝血与纤溶参数变化及药物干预效果评价
- 贾雪芹秦静张凌薛莉花杨兰
- 课题选择110例不同分型的冠心病患者,对凝血和纤溶指标变化进行研究,并设正常对照组,旨在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早期预测并评估预后。病例选择按照国际心脏病学会和WHO建议的冠心病诊断标准,排除外伤、感染、恶性肿瘤、血液病、结缔组...
- 关键词:
- 关键词:冠心病凝血参数药物干预
- 与结核杆菌感染相关白塞病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 探讨与结核杆菌感染相关白塞病(BD)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确诊且资料完整的36例BD合并结核杆菌感染(TB/BD)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同期非结核杆菌感染(NTB)的BD(NTB/BD)患者407例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指标、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TB/BD组患者发病年龄[(31.2±11.9)岁]高于NTB/BD组[(24.2±9.8)岁,P〈0.05].TB/BD组关节炎、发热及IgG升高的患者比例高于NTB/BD组,肺动脉瘤及肺动静脉血栓、四肢血管炎患者比例低于NTB/BD组(P〈0.05),而两组间其余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B/BD组接受〈1 mg·kg^-1·d^-1泼尼松治疗患者比例高于NTB/BD组,接受≥1 mg·kg^-1·d^-1泼尼松治疗患者比例低于NTB/BD组(P〈0.05).TB/BD组经治疗后35例(97.22%)患者病情好转,仅有1例(2.78%)出现肺结核复发;NTB/BD组经治疗后386例(94.84%)病情好转,21例(5.16%)出现病情反复,两组患者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结核杆菌感染相关的BD发病较晚,较易出现关节受累和发热,较少出现四肢血管炎、肺动脉瘤及肺动静脉血栓,其IgG水平多升高,糖皮质激素治疗强度较低.
- 刘媛媛朵瑞雪朱蓉贾雪芹沈海丽
- 关键词:白塞病结核杆菌
-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 贾雪芹刘媛媛张莉王轶